●人物简介●
何亮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9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任博士班班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百人百年·青春思政课”主讲人。
先后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校“十大杰出青年学生”、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文体先进个人”。
专业学习领域的佼佼者,累计发表科研论文20篇,拥有公开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0项。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百度奖学金、人民出版奖学金获得者。
研究生创新创业带头人,担任省紫金科创基金项目、省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负责人,累计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20项,在2021年作为唯一的青年学生代表受国家科技部邀请赴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发言。
南京零淇玖科技有限公司CEO,其团队成果“江苏省地下水水位红线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地下水管理示范样板工程,获水利行业部门的推广应用。
成立“小桔灯”爱心服务团,疫情期间首批返校的防疫志愿者,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优秀事迹被主流媒体报道。
何亮还是地科院排球队队长兼教练、留学生帮扶大使、辅导新生高数的超级大神……一手数不过来的马甲背后,是一个谦逊、热情又智慧的灵魂。
回望一路,“厚生”精神始终根植在他心间,伴他踏过足下千里。
PART ONE
科研:不仅要顶天,也要立地
对于专业提升,何亮认为:科研成果一定要多元化,不仅会写论文,也要学会写发明专利;不仅会开发软件系统及申请软件著作权,也要与行业部门合作,获取同行认可。
何亮的导师陈锁忠教授在他进南师读研的第一天就告诉他:科学研究不仅要顶天,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也要立地,在田野中书写青春答卷,把论文真正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于民生工程事业中。
何亮说,指导了很多学弟学妹参加大创计划,他每次都会首先问“你为什么做科研?”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动机、搞科研的态度、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等一系列问题。他谈到,有的同学是听说搞科研对今后考研有很大帮助,可以发表论文、参加比赛、获得成果,为体现专业能力助力加分;也有的同学是看到很多同学都在申报科研项目,感觉既高大上又很神秘,并没来得及认真思考,就想凑个热闹;还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纯粹地喜欢科研。
而他一路科研走来,最深的感悟就是,用最简单的心对待科研,不要让科研背负太多沉重的期待,不然反而会牵绊科研路上的脚步。他希望每一个参与科研的同学都是源自内心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
何亮认为,在大学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基本学业问题。搞科研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必不可少。如果不能明确二者孰轻孰重,就会舍本逐末,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决定投入搞科研之前,需要先对自己现阶段的学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规划。
PART TWO
创业:CEO的自我修养
何亮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主营业务是视觉平面设计和计算机系统开发,当时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的大力支持。
何亮说,公司给很多高校和大型企业设计过展板喷绘和PPT,多个作品在国内和国际重大赛事上亮相,自己曾担任多个设计网站首席签约设计师和国内多项重大设计赛制特邀评委。
当年,何亮创办公司的契机之一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鼓励加油;现在,他们也都在为了共同的梦想奋力打拼。何亮认为,有一个非常棒的团队至关重要;同样拥有一个好的管理者也特别重要,要对队友有信心,要对大局有把握。
创业初期的艰难令何亮印象深刻。他回忆道,当时每个人手上都堆积了很多项目,每天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因为频繁熬夜,他的免疫力急剧下降,扁桃体三天两头发炎,需要去医院挂水。小伙伴们在群里面发消息告诉他:“亮哥,你好好休息,剩下来的全部交给我们。”后来何亮才知道,小伙伴们做了两个通宵才完成了那个项目。他深受感动。
PART THREE
竞赛:走出舒适圈,永远在路上
何亮是个不折不扣的竞赛达人:第六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创青春”速度中国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亚邦农化杯”江苏省化学化工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设计大赛一等奖;“智汇容城”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句容市边城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美国威斯康辛大学“Cartography Design Workshop”唯一最佳艺术设计奖;连续两年“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他参加的竞赛横跨多领域,并不拘泥于自身专业,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3个、省级奖项7个。
当被问及“不断挑战自我的动力源头是什么”,何亮说,自己本硕博专业都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但喜欢挑战不同的领域,想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生。因此陆续又尝试了化学化工、美术设计、心理教育等其他专业领域。
他说,既然做了就要争取做好,不辜负自己的每一份努力。年轻就应该大胆试错。只有不断累积经验,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PART FOUR
公益:自助助人的双向奔赴
谈起做公益,何亮说,“志愿服务是自助助人的双向奔赴”;发扬奉献精神、服务社会、助人为乐是志愿服务的应有之义;在为他人服务当中遇到和经历的人与事,也会对应地引发思考、促进成长,使志愿者受益。
何亮特别强调,在不同的公益活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会深刻体会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遇事时应对能力的差异性。作为志愿者,要学会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之后再迁移到今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用心对待他人。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何亮第一时间成为返校防疫志愿者;今年暑假,南京疫情再次爆发,何亮感动于看到了更多大学生的加入。仙林核酸检测青年志愿者群里一句句战疫誓言,“我报名”“我愿意”“我可以”;社区监测点招募令发出不满1小时,60余名大学生就已经加入接龙队伍,“仙林小学还缺人吗?我可以的”“哪里缺人,我都行,时间我都可以”“还有哪些点位,我也可以报名”。
何亮说,大家从自身做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了奉献社会当中,践行着7月1日在党旗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谆谆誓言——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在校,我们是学生,在家,我们是孩子;接受了国家、社会、家庭太多的庇护和温暖,离开羽翼要学会独立担当,在疾风骤雨中接受淬炼,勇敢成长。百年前的‘五四精神’传承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愿我们做新时代的英雄梦,关键时刻逆行而上。”
PART FIVE
生活: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何亮还是一个“资深排球迷”。他一直特别喜欢排球,最崇拜的体育明星是惠若琪和张常宁。当年考入南师的愿望之一就是可以和她们打一场排球赛,如今这个愿望早已实现——在2018年,身兼地科院排球队队长及教练的他,将一支无人问津的排球队打造成了与中国女排国家队员同场竞技、连续三年蝉联校排球联赛总冠军的球队。
何亮谈道,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爱上排球,爱上运动,爱上“女排精神”。他说:“很多人都会问女排精神是什么?是爱国精神?是顽强拼搏精神?是团队协作精神?当然这些都是。但是我最喜欢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夺冠后,郎平教练的一句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这句话也成为他每次迎难而上的强大动力。
除了排球,何亮还喜欢游泳、健身、滑雪、潜水等运动,兴趣非常广泛。他把这些归结为“自律”,认为一个人做到自律,需要付出汗水,需要不断去挑战和突破自己。许多时候人们总以为自律的人生很难,但最后才发现,不自律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烦恼和痛苦。
他提到网上有这样一个热议的问题——“我们每天自律,认真学习,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你总得给自己选择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总得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某种意义,总得告诉你自己要做点什么。”何亮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找太多的外力来束缚或鞭策自己;自律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成什么样的事、要过怎样的一生,进而努力去实现它。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优秀!
●彩蛋●
NNU:谢谢何亮同学的经验分享,相信学弟学妹们都能从中获益匪浅。之前何亮提到了用最简单的心去对待科研、兴趣应该源于内心的热爱等等,那么,如何解决小南狮们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问题呢?
何亮答
①最高效但难度最大的方法就是转专业。
在学校培养方案允许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转专业要求当前专业成绩突出,且转专业需要从头开始学习所转专业的课程内容,重新熟悉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活本身是一种新的挑战。
②克服厌倦心理,找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点。
放下偏见和厌恶感,主动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不要在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的喜恶与专业的好坏,学习知识如同和知识交心,需要充足的耐心。“既来之,则安之。”每个专业都有自己吸引人的独特之处,其学科魅力难以言明,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发掘专业中自己感兴趣的突破点。做到这一点需要对专业有真正的了解和深入的钻研:
第一,主动去搜索专业相关的知识,了解其前沿研究方向,在b站、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寻找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资料,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
第二,在课堂上紧跟老师步调学好专业知识,每一堂课都是在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主动向老师咨询问题、搜集资料或者协助老师完成相关科研项目。
第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专业课学习后,业余时间可以用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那个学科方向,当今互联网无限且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足够支撑起一个学生的深度自学,充分利用网络及学校现有的资源,同样能在之前不感兴趣的所学专业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往期回顾
研究生教育之星 | 用热血与执着培育英才——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校园卡使用指南
我校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文案 | 陈思遥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谢温锦
为优秀学长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