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发表3篇SCI论文
专业、综测排名双第一
获得校一等奖学金
手捧多个数学建模奖项
已成功推免至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
你没看错
这位同学就在我们身边!
他就是2018级海洋科学专业的周书逸
每一位科研“大佬”,
都从“小白”开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一时,周书逸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懵懂迷茫,虽然在学习上勤奋努力,但对海洋科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还完全摸不着头脑。一转眼来到大一下学期,站在转专业的岔路口,他开始纠结是否要转去别的专业寻找出路。那时,一位学长的话给了他启发——“无论在哪个专业,只要做到最好都是一样的。”当时,他的综测和专业排名都位列专业第二。权衡了自己的成绩排名和对未来的规划,周书逸决定留下。而他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决定,奠定了他之后的学术道路。
周书逸在大一就开始接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小白”,他的任务是编程、画图、下载数据、验证模式结果等。这些看似“打杂”的小事,做起来其实很耗时间。有时算一些数据需要很长时间,但算出结果才发现自己算错了,反复两到三次才能算对,十分考验耐心。但每每看到阶段性的小成果,甚至只是一幅图画得不错,都能让他感到欣喜与欣慰。试错的同时也是成长,在这些基础工作中,周书逸渐渐体会到科研过程的坎坷和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
平日的科研过程中,他主动阅读文献、熟悉编程,一点一滴都在慢慢积淀,为他后来自己主持科研项目打下了基础。“探海问底,谋海济国”的信念感也从那时埋下了种子,他对海洋科学的使命感也在一篇篇文献、一次次实践中逐渐升温。
从“打杂”到核心工作,
科研路上渐渐“开窍”
在一次大创项目中,周书逸遇见了董昌明教授。董教授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方法研究海洋学”的概念,周书逸一下子就被这个新颖的概念吸引住了,畅想着“或许会成为今后解决一些海洋问题的新途径”。大二时,他正式加入董昌明教授的“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研究团队。
彼时他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备,距离做科研的水准还远远不够。但董老师有着极高的错误容忍度,不厌其烦地指导。即便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仍会抽出晚餐时间和大家讨论研究课题。“董老师虽然会批评我们,但是都会给我们时间一点点改正”,周书逸说。
在实验室学习研究期间,周书逸对科学研究逐渐“开了窍”。凭着一腔孤勇和导师的循循善诱,他从“打杂”一步步做到了改代码、调参数的核心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北极海冰变化对中国西南地区气候的影响》(王锦老师指导)《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智能监测预警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基于海洋大数据的时空融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海洋动力参数估算和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数据驱动的江苏省近海人工智能波浪预报系统》(后三项为董昌明教授指导)等科研项目工作。
3篇SCI论文见刊,
渐入佳境“停不下来”
大三刚开学,周书逸便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ConvLSTM-Based Wave Forecasts in the South and East China Seas》,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他是谨小慎微又忐忑煎熬的。幸运的是,导师和学长学姐们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第一次写论文,很多步骤和细节他都不甚了解,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董老师都会帮忙指导修改。就这样,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组会,讨论科研进程、汇报进度。历经无数次修改,这篇一作论文终于在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顺利发表。在这项研究中,他利用ConvLSTM算法,对中国近海二维波浪场进行智能预测,论证了ConvLSTM算法在波高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并讨论了输入数据时间步长以及数据量对预报准确性的影响。该方法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极大节省了计算资源。
从课题组每位老师、学长学姐的身上,周书逸培养起对海洋科学的兴趣,一步一步发掘自己的科研潜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篇SCI论文顺利见刊后,周书逸士气大振,不仅对科研更加有激情,心态上也坦然轻松许多。轻装上阵反而更能所向披靡,周书逸将科研方向聚焦于人工智能海洋要素预报,在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发表了第二篇一作SCI论文《Improving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Forecasts Using a Joint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研究采用结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进行海浪有效波高的预测。之后,又发表了SCI论《Bidirectional Modeling of Surface Winds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in the Caribbean Sea》(第三作者)。
从焦虑迷茫蜕变到游刃有余,从懵懂迷茫到找到方向意义,周书逸付出的不是短短几个昼夜,而是365个连星星都困了的夜晚。
优异的科研成果为他送来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推免offer,当年播种下的一颗小种子,在这个秋天结成果实,将他领进最高学府的大门,为他铸造了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过程即意义,试错后终有所得
回顾他的大学生活,我们能看见稀松平常的日子,作为自己口中“普通人”的周书逸,在科研之外也喜欢待在宿舍里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会在期末考试前通宵复习。而更多时候,他留给时光的,是追不上的背影。大学三年,他的综测和专业排名总排名均为专业第一名(GPA:4.05/5),还获得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江苏省五一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三等奖等。不管是学科竞赛还是科研,比起结果,他更注重体验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不断尝试,是试错后的终有所得。
与大家眼中踏实稳重的印象有所不同,周书逸其实更像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航海家。虽然大一时对未知的前景毫无把握,但他果断机智,先人一步走上赛道,在机遇和挑战都来临时他也不曾慌乱,因为早已做好应对的准备。
周书逸选择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对于未来除了期待之外,更多的是从容淡定。经过之前的科研项目的学习与实践,他对海洋科学的专业领域了解更加深入,现阶段他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老师合作一起做业务化波浪预报,让科研成果走出论文的平面空间,真正和国家预报体系结合,“希望可以让研究成果给予我国的波浪预报体系做出实质性的改进。”
作为即将毕业的学长,他想告诉学弟学妹们:“没有一个人的路可以被复刻,好看的结果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趁着现在年轻还有试错空间,勇敢地做自己,坚定地去尝试去挑战,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文字:张亦宁陈怡
图片由本人提供
编辑:潘薇西
责编:丁涵泳
审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