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神韵 陶师遗风
一部永不完稿的诗集
2021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先生,弘扬行知文化,南京晓庄学院联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紫牛号“每日读陶语”。由南京晓庄学院学者推荐分享、优秀学子朗读,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的“行知语录”,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校概况。
【行知语录】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我们中国现在正是国民革命的势力高涨之秋。惟既有国民政治上的革命,同时还须有教育上的革命。政治与教育原是不能分离的,二者能同时并进,同时革新,国民革命才有基础和成功的希望。
本校是于本年三月开学,当时宁地战事风云正急,三路交通,俱已断绝。而各同学冒危险,自上海、镇江,安徽、浙江、江西相继前来,本校遂得于枪林弹雨中如期开学。自开校迄今,屡经战事及其他变故,故现在设备及其他一切,俱觉不很完备。
本校的办法,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本校全部生活,是“教学做”。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每天早晨五时有一个十分钟至十五分钟的寅会,筹划每天应进行的工作,是取一日之计在于寅的意义。寅会毕,即武术。本校无体操课,即以武术代。上午大部分时间阅书。所阅之书,一为学校规定者;一为随各个人自己性之所好者。下午工作有农事及简单仪器制造、到民间去等。晚上有平民夜校及做笔记、日记等。这是本校全部大概的生活。
现在有一点我们应当注意的,就是以前的教育,都是像拉东洋车一样。自各国回来的留学生,都把他们在外国学来的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不问适合国情与否,只以为这是文明国里的时髦物品,都装在东洋车里拉过来,再硬灌在天真烂漫的儿童的心坎里,这样儿童们都给他弄得不死不活了,中国也就给他做得奄奄一息了!我从前也是把外国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的东洋车夫之一,不过我现在觉到这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我们现在要在中国实际生活上面找问题,在此问题上,一面实行工作,一面极力谋改进和解决。本校全体指导员及同学,都是抱有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毅然决然的跑到这个荒僻的乡下来。我们认定必须这样,将来中国的新教育才能产生呢!……(载《陶行知全集》第二卷)
【朗读者: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师学院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大一甘巧】
【感悟分享】
人们通过晓庄的实验,看到了中国新教育的一线曙光
【分享者: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单云】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先生亲自创办并主持教育实验的经典,是陶先生实践教育革命的一个试点学校。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在南京市郊区劳山脚下一块荒地上,举行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首届开学典礼。晓庄师范招生考试科目亦令人耳目一新,考生不仅要考国文、常识测验,还要考演说辩论和劳动。考劳动是旧学校从未有的科目。晓庄师范从开办起,就冲破旧传统教育的束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陶先生将近代欧美国家先进教育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并实际运用到了教学之中。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办学的总目标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五个要项,即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味。为了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学校以教学做合一为方法,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以“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全部课程以“教学做”命名。
陶先生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教育实验,像一个石头丢进一潭死水之中,激起一轮轮涟漪。人们通过晓庄的实验,看到了中国新教育的一线曙光。
【分享者小传】
单云,女,博士,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导,1973年生,江苏兴化人,2004年至今在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从事物理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功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光电性质表征及其能源与生物传感应用。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编“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物理化学。目前已发表SCI收录论文三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紫牛新闻链接
END
2021.10.12
邂逅第一次线下课堂
2021.10.11
来了!!一周新闻速读
2021.10.09
我校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2021.10.07
招新!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通讯社等你加入!
大学生通讯社荣誉出品
转自 | 紫牛新闻
编辑| 夏浩瑞
责编 | 赵偲妤 刘诺楠
审核|刘凯
扫码关注我们
@南京晓庄学院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