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年会——中美省州大学校长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在江苏省教育厅支持下,由常熟理工学院联合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共同承办。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徐永吉,中国驻美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杨新育,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沈健,贵州、广东、上海、四川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领导,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副主席泰瑞·布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总校长、前州长汤米·汤普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校长施密特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印凯,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李苏菲,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宗根,米勒斯维尔大学校长丹尼尔·乌巴共同主持。我校校长江作军作大会主旨报告。
安延在开幕式欢迎词中表示,中美省州大学在扩大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推动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美学分互认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为中美高校开展深层次、宽领域、实质性的交流搭建了平台。
泰瑞·布朗副主席在讲话中表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推动中美大学生双向流动和中美教育合作,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将继续支持构建双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省州大学交流合作,为培养全球化公民努力。
在开幕式上,徐永吉高度赞扬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为中美省州高校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以及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做出的努力。中美高校秉持开放包容理念,通过省州大学合作服务中美地方社会发展,让项目成为深化中美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桥梁和纽带。
杨新育在讲话中指出,中美省州大学构建与社会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关系,通过联合培养、来华留学、师资培训等促进中美高校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成为带动中美城市间合作,推动中美经贸文化合作的典范。
开幕式后,围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持续促进中美省州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中美两国民间教育交流的影响力”的主题,沈健、汤米·汤普森、江作军、詹姆斯·施密特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沈健在报告中表示,江苏教育将继续支持和参与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希望中美高校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共同应对新挑战、探索新途径、造福于双方的学生和学者。
汤米·汤普森在发言中讲到,教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大学互联互通,彼此传播文化和思想,“威斯康星理念”在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中升华,铸造长久的友谊。
江作军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省州大学合作》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从联合管理、课程体系、学分互认、学生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常熟理工学院中美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从国际专业认证、国际化师资队伍、科研合作平台、省州人文交流等方面分享了常熟理工学院中美省州大学合作的创新实践。报告还分析了新形势下中美人文交流和省州大学合作的优势与机遇,以及对于未来提升中美省州大学合作水平,开拓中美省州大学合作新局,进而推动“在地国际化”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詹姆斯·施密特鼓励中美大学生深入社区学习,开展跨文化交流,把跨文化教育融入校园中,期待与中国院校建立长期合作,给世界带来更多的价值,通过共同努力来创造一个更加和平与繁荣的世界。
在主题研讨环节,围绕“新冠疫情背景下通过创新思维和信息技术等方法稳固和开拓中美高校间合作”和“通过教育合作促进地方经济与人文交流合作”两个主题,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林生,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江苏大学副校长赵玉涛,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海南大学副校长叶光亮,北亚利桑那大学校长何塞·路易斯·克鲁兹·里维拉,特洛伊大学副校长兰斯·塔图姆,塞勒姆州立大学副校长朱莉·惠特洛等高校领导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并提出构建立体平台、开展教师培训、建立优势学科联盟、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国际课程质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等建议,为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和促进地方经济与人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本次研讨会采用了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举行,通过网络直播进行中美嘉宾互动。中美大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共计300多人参加会议。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美学院及相关二级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百年瞬间 丨 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聚焦常理工】要闻回顾(10月18日~10月24日)
来源 / 新闻网
编辑 / 王顺然
审核 /徐娇娇吴涛
欢迎投稿,邮箱cslgx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