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住在学校苍梧校区附近,对咱们学校十分熟悉。家里除了我,还有4人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王静怡在学校近期举办的第二十二期“宁校有约”座谈会期间,在校长宁晓明向8位新生介绍学校近30年来的发展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道。
据了解,王静怡的父亲、小姨、小姨夫以及舅舅,都是从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毕业的,王静怡的父亲是1995级中文系毕业生;小姨与小姨夫是2001级中文系毕业生;舅舅是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2010级的毕业生;而王静怡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时隔26年之后,也跟随着家里长辈的步伐,来到了江苏海洋大学,成为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213班的新生。
“我的父亲、小姨、小姨夫和舅舅都是江苏海洋大学的毕业生,从小就是听着家人讲着江苏海洋大学的故事长大的,对江苏海洋大学有着浓厚的感情。”父亲时常提起从前在江苏海洋大学的趣事,1995年父亲入校那年,全校只有这一个中文班,父亲酷爱文学,文笔极佳,是校内大名鼎鼎的才子。王静怡提到,“在大学毕业时,父亲曾有机会留校任教,但由于照顾家庭的需要,最终没能留在学校,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我真正能与江苏海洋大学结缘,是在中考后填报志愿时。”当父亲仔细翻阅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时,了解到可以通过3+4高等职业教育直升大学,面对众多的院校选择,最终选择了江苏海洋大学。“其实可以走3+4的学校有很多,但父亲的眼里和心里只有‘江苏海洋大学’,再想起自己当年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更是看到学校近些年快速的发展,他认定自己的母校就是最好的选择。”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王静怡的小姨、小姨夫和舅舅都表示,“静怡也在江苏海洋大学读书,咱们家和江苏海洋大学真是太有缘了。”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新生的开学时间推迟到了10月6日,王静怡在父亲的陪伴下一起到宋跳校区报到,眼看着女儿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心中不禁回想起自己入学时的模样,“那时候学校各方面的条件远没有现在完善,但在大学期间度过的四年是非常宝贵和终生难忘的。”父亲在校门口嘱咐我说:“咱们家两代人,已经有四个人从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了,现在你也到了这所学校上学,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传承,一定要珍惜这四年的时光,好好读书。”
10月11日新生典礼,王静怡回到了自小就熟悉的苍梧校区,“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来校园里玩耍,或是在操场上散步,或是在操场旁的健身器材锻炼,现在又回到‘老地方’,有种熟悉但又充满新鲜的感觉。”
新生开学已经快要一个月了,王静怡发现,虽然校园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地方,但身份的转变让她有了全新的体验,大一忙碌的课程学习和丰富课外活动让王静怡的校园生活十分充实。“现在回家,一家人在饭桌上再聊起学校的新的发展、变化等话题,我不仅是听众,也是权威‘发言人’了。”除了学习专业课,她还参加了校团委和新媒体,活跃于学校的各个校区。受到父亲和小姨爱读书的潜移默化影响,她从小就对文学十分感兴趣,早在2019年,就在杂志《灌河》上发表了文章,2020年,又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二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王静怡笑道,“在校的一个月,我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对未来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考取中文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文字:康颖 高曦薇 陈莹
实习编辑:周佳缘
美编设计:尹晓冉 姚业源
编辑:孙晓娥
审核:陈晓艳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