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侧记 |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河海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侧记 |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河海大学

五年来,河海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校园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河海大学

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省部级以上表彰;多名师生获评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1个学院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4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培育项目,7个院系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2个工作室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注重体系建设:全面构建思政工作“大格局”

学校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化组织引领,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会议精神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组织召开党委常委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年度工作会议、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工作会、党务行政例会等,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部署。

河海大学

2016年12月12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相关文件精神并对全校学习贯彻工作提出意见,逐条对照31号文,梳理我校存在问题,提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2016年12月23日,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2017年4月7日,学校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推出《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此后,又相继出台了《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院(系)建设标准(试行)》《河海大学“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河海大学

与此同时,学校按照“大思政”格局建设思路,一方面积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成立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处各负其责、二级单位贯彻实施”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协调和督查。成立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并明确职责。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研究一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参加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分管负责同志每学期到堂听思想政治理论课。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紧紧抓住育人工作的政治标准,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备“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一流人才,制定了《河海大学关于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办法(试行)》,构建了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清单,分年度建立台账,逐项推进,狠抓落实,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教育部“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突破、打造亮点、形成品牌。牵头制定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构建“三全育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新模式及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光明日报、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等10余家媒体对我校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进行宣传报道。

河海大学

注重能力建设:选优建强思政工作“大队伍”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紧紧围绕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以师生互动成长为主线,盘活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存量”,提升思想引领要素配置“增量”,有效影响思想“变量”,形成“以教师队伍育人为主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育人为支撑、管理服务队伍育人为保障”的结构体系,打造培养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在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工作岗位,将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出台19项制度不断完善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设计“理论学习-立项研究-技能培训-教学实践-精品工程”五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及个人职业规划工作,推进辅导员职务职级职称“三线”晋升,构建目标明确、层次鲜明、路径清晰、行之有效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保障机制。先后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0强、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构建了“思想铸魂、价值导向、党建引领、师德为先”四位一体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明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配强专职工作力量。建立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融会贯通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印发《河海大学教师师德手册》,形成“学校-部门-学院-教师”四级协作联动工作模式,开展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学术道德、科研经费管理等专题培训,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制定《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实施全国思政课影响力人物培育方案,制定师资引进和培养规划,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完善思政课教师评聘办法,实行思政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建好思政课教育与研究中心,设立首席教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五年来,多个团队或教师获得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江苏省十佳导师团队、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河海大学

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中,出台《关于健全教师党支部作用发挥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9项基层组织制度,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定期轮训,打造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论坛,出台《进一步加强在专任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实施意见》,组织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实践,加大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教育考察和社会实践等,不断强化对优秀青年教师、海外归国教师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选优配强二级党组织书记,定期举办河海大学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机制,实现“双带头人”选配的全覆盖,近五年来,获评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3名教师党支部书记新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支部书记增至20多人,4人获评江苏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注重内涵建设:有效锚准思政工作“大目标”

整体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抓手,系统设计理想信念、学风锻造、实践育人、助学励志、文化审美、健心强体、双创能力、就业提升、特色品牌、队伍强能“十大计划”,不断创新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河海大学

深耕思政课堂教育“主渠道”,开展思政课教师与学院系部、学科专业、专业教师、教师党支部“四结对”工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实施中班化教学,小班化研讨,探索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思政课程的过程化管理。打通主题教育、国防教育、实践教育、典礼教育“多渠道”,挖掘用好三峡工程等“大国重器”育人富矿,协同河海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河海大学易班发展中心、河海学工新媒体矩阵等学生思政工作平台,重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大国工匠精神教育、伟大抗疫精神宣传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教育无形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深化学生社团改革,学校党委出台《河海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方案》,将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和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党建规划中进行统筹谋划,促进社团发展“三引领”,打造社团工作“三平台”,更好服务青年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坚持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学生,坚持辅导员常态化驻扎社区,建成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大厅,设立社区党员服务站、心理生涯指导站和学生成长体验空间,推动育人力量下沉。近五年来,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研究生党员标兵、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河海大学

与此同时,着力发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文化支撑。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夯实人文精神。开设“新素养公开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政课堂,提高课堂吸引力。实施“经典重温”“文脉传承”等育人项目,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举办京剧、昆曲等专场演出,依托“博雅讲堂”开展讲述非遗故事、锡剧专家讲座等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高水平艺术团建设为牵引,强化弦乐团、民族乐团、国学社、相声社建设,提高师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讲结合、学研结合、学用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落地落细。将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内生动力,用学习成果指导学校改革实践,用实践收获检验学习成效。利用Web3D和VR等新一代虚拟仿真技术,开设线上“虚拟仿真”课程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组织师生党支部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建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开辟新闻速递、我为师生办实事、专题党课、理论声音等多个子栏目,推出“河海红色故事”系列文章;《人民日报》报道“音乐党史”,新华社报道书记校长党课、咏诵党课、博士生实境课堂,《光明日报》发表张闻天陈列馆专题文章,《中国教育报》和《新华日报》发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署名文章,策划新华社“红色专号”、南京地铁红色专列、《南京红色100》启动会等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拍摄《训江蹈海 红色脊梁》严恺专题片,入选教育部红色故事展播,拍摄《红帽子大学》纪录片,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13次获得教育部网站和简报报道。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编演原创话剧《马克思》,举办“思想巨人伟大旗帜”读书交流会等,坚定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骨干赴井冈山、西柏坡、嘉兴等实地学习。注重红色文化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祖国,我想对你说”爱国主题采访,让学生重温红色历史记忆。举行“践行十九大,唱响新时代”红歌大赛,在学生中传递“红色正能量”。注重特色文化浸润,发扬水利精神。坚持“水文化”引领,打造“水韵论坛”“水木年华”生态景观设计大赛特色文化品牌,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采取讲座学习和圆桌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核心竞争力。创作《禹·志》《大河我们不能逝去的梦》《向河海报到》等“水文化”特色节目。将“河长制”、长江大保护、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等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专题,组建专业团队调研河湖治理、推广治水技术、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为建设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注重创新建设:有力彰显思政工作“大智慧”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不断研究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办法,突出时代性、精准性、实效性,确保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创新科研育人新路径。紧密结合习近平治水新思路,面向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发挥科研育人作用,以引领水科学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己任,系统谋划、凝练优势、精准发力,发挥学校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优势特色,实施多学科群联动,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强化特色优势提升,围绕流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行业技术难题攻关等,成立水科学研究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黄河、淮河、太湖等流域研究中心,讲好河湖治理的中国经验。聚焦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主持编制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成立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打造河湖健康高端智库。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奖励。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创新联合培养育人新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创建的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被用于38所高校、59个水利类专业认证,同时指导60多所高校水利类专业改革与建设,引领我国水利类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与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市水利厅局、大型设计院和工程局等单位共建300多个研究生培养基地,1987位行业专家受聘担任基地研究生导师,牵头制定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构建“三全育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新模式及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专业认证与专业建设等方面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水战略联盟,建设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创建“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基金,学校承担的几内亚“国之重器”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培训项目成为积极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典型案例,获得几内亚总统的高度赞誉。与三峡集团、中国电建等合作开展海外本土化人才培养,实施澜湄合作以及西非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2000余名,中央电视台对学校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人才作了报道。

创新网络思政新途径。整合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加强对校内各类网站、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及时创作和推送微观点、微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进一步加强校园各级、各类微信公众号管理,增强易班、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用学生喜欢的“网言网语”宣传思想、传播新闻、引领风尚。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文大赛和网络育人优秀作品展示等网络育人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牢牢掌握网络思政的主导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构建师生同向发力的网络话语体系,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建设特色网络文化工作室,依托精品慕课等建立“云思政”资源库,培育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面向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河海大学

END

素材:河海大学官网

编辑:小海螺记者曾兰茜;张然、柏蓉

推荐阅读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河海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侧记 |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