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历史的现场,风雨激荡的年代,有一抹红,它如一束火光,指引着彷徨中前进的文化艺术。古老的中国大地上隐约闪烁着一束崭新的阳光,那是革命与探求真理的方向。
在南艺109周年校庆之际,让我们一同追寻先辈们的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感悟伟大精神。
1923
韩乐然:
中国美术界第一位党员
1923年,25岁的韩乐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光辉半生。
韩乐然以少将指导员的身份在晋东南前线考察
韩乐然自幼酷爱绘画,于1920年考入上海美专,开始接受美术专业教育。1923年,韩乐然到苏州一带写生,并将写生作品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不久,他组织成立了“青年画会”,开展进步的美术活动。1924年被派回东北工作,先到奉天创办了私立美术学校,以教授美术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之后,韩乐然前往法国、英国、瑞士、荷兰和意大利写生、绘画。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日本投降后,投身于敦煌艺术的挖掘、保护工作,后在新疆考察佛洞壁画,决心建立一个西北艺术博物馆。他将传统文化与艺术相结合,把绘画与考古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摄影、绘画作品。1947年一场空难让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长辞于世。
骑象佛与猴子献果图(克孜尔38窟)韩乐然 油画临摹
他是中国第一位朝鲜族中共党员,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位中共党员,是我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人民艺术家。韩乐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热烈,一生为了完成党和组织交予的任务奔波在祖国的河山,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不息。
1934
黄镇:
用漫画记录长征精神的外交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突破重重封锁,历尽千辛万苦,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这项创举被世人传颂至今,但鲜少有人知道,他们中间还有一位勇士,用“画笔”将这个奇迹记录了下来。
而这位记录者,就是黄镇(1909—1989),他1925年2月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0年到冯玉祥部队当兵,1934年他矢志不渝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开始长征。
1927年黄镇(左)与同学在上海美专合影
所谓“画笔”,其实是黄镇在如此艰苦的长征途中,用锅灰做墨汁或用铅笔和一些杂色纸将许多长征的场面、英雄的事迹以漫画、速写的方式勾画了下来。其中有24张拍成照片。1938年,由肖华带到上海,钱杏邨以《西行漫画》的书名印行。1962年7月再版,更名为《长征画集》,并先后出了英、法、日等外文版。
《西行漫画》封面
这份豁达乐观的革命精神,从他学艺时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上海美专的教育下延续了黄镇终生。他将理想信念用“画笔”镌刻得愈加深邃夺目。
《大草地宿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镇依旧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殚精竭虑,奋斗了27个春秋,多次被任命首任大使和完成特殊外交使命的大使或外交官。
1935
许幸之:
丹青报国 赤子之心
1935 年初,许幸之接受了中共地下组织的委托,导演了一部反映爱国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故事片《风云儿女》。影片原故事由田汉所写,由吴印咸摄影,聂耳作曲,并且在1949年,《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依旧是展现抗日救亡题材的佳作。
影片《风云儿女》剧照
许幸之,1904年4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绘画,1920年9月至1923年,入上海美专与东方艺术研究所深造,他的绘画作品获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赞赏。1934年曾在上海举办“许幸文、吴印咸绘画摄影展览会”,引起强烈反响。许幸文加入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用艺术去表达家国情怀种子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
许幸之与吴印咸
1950年,许幸之调到北京工作,担任文化部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编导,创作了许多传世精品。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坚持艺术创作,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1935
李宗津:
风云变幻中的艺术坚守
相信你一定在语文课本中见过这样一张配图,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泸定桥桥头。这是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著名画家李宗津的油画《飞夺泸定桥》正是描绘了此次战役,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后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李宗津(1916-1977),1937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李毅土、颜文梁等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先后任职于北平艺专、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被徐悲鸿称为“中国第一肖像画家”。曾作为唯一的画家代表,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除了《东方红》、《飞夺泸定桥》等著名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外,李宗津的人物画多表现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关注和歌颂那个时代最普通人的品质与精,留下画笔与时代交错的珍贵写照。
1937
刘岘:
刀笔合一的“啄木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值刘岘从日本留学回国,见祖国百废待兴,刘岘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刘岘,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1931年转学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32年开始学习木刻创作,当时新兴版画运动,刘岘创作了第一幅木刻版画《马克思像》,时年17岁。从那时起,他将马克思主义用另一种方式传播,红色信仰的种子在他的心里不断壮大。
《马克思侧影》,10 × 13cm,木口木刻,1932年
在延安边区,刘岘挥刀创作出30余幅木刻,他手拓了几十幅送呈毛主席审阅,不久主席为他题词:“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刘岘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他坚持木刻,任中国人民印刷厂主任技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
《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沐浴着党的信仰之光,无论何时,无论多大的惊涛骇浪,刘岘从未放下手中的刻刀,握刀向木60年,淡泊名利,全身心倾注创作,身为中共党员,就像众多革命英雄中的一颗星星,没有轰轰烈烈,大红大紫,只有甘愿付出,辛勤劳动,这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38
俞创硕:
见证历史的爱国战地记者
1938年《良友》画报首次以朱德将军为封面,刊登了一期八路军特辑。全国人民第一次看到了八路军英勇抗敌的勃勃英姿和辉煌战绩。中华民族第一次露出了抗战必胜的笑脸,俞创硕成为第一个用相机记录报道八路军浴血奋战的中国摄影记者。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俞创硕(1911-1991),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美专的生活对他以后的摄影事业有很大的影响。毕业后俞创硕立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开始了漫长而极富传奇的战地摄影生涯。
他先后在《良友画报》、《申报》、《解封日报》担任摄影记者,亲历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南昌反攻战等多场战役,给朱德、邓小平、林彪、周恩来、刘伯承、马歇尔、董必武、叶剑英等一众民族英雄留下珍贵影像。冒着战火记录下一次次历史进程的关键时刻,被誉为抗日英雄记者。
1939
吴印咸:
中国摄影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提到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除了毛泽东的祭文《纪念白求恩》,很多人的脑海中还会浮现一张照片《白求恩大夫》。这幅照片拍摄于1939年,是著名摄影艺术家吴印咸的代表作品之一。破旧的屋檐下,白求恩大夫镇定地进行着抢救工作。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白求恩这位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
《白求恩大夫》吴印咸摄
吴印咸(1900-1994),1920年9月考入上海美专西画科,在校就读期间他用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下了一台勃朗宁方匣式旧照相机,没想到一下子就迷上了摄影,就此开始了他与世纪同行的光影人生。
吴印咸拍摄电影《风云儿女》时工作照
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中,吴印咸任摄影队队长和电影团的负责人。他奔赴抗日战场,留存下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珍贵革命史料。1954年吴印咸接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任厂长期间,东影制作了《中华儿女》、《赵一曼》、《白毛女》等优秀影片。古稀之年的吴印咸还完成《摄影构图》、《摄影用光》、《风光摄影》等百万余字的著作,是中国摄影界当之无愧的先驱。
1940
李增援:
不朽的灵魂,不朽的歌
“烧饼要用热火烤嗳,军队要靠老百姓帮。”这首《黄桥烧饼歌》被载入《抗日战争歌曲》和中国革命音乐史。
这首歌的词作者李增援(1913-1941),于1940年创作这首歌曲,他是共产党员,也是新四军文艺工作者。1933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在校期间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党的活动。集编、导、演、舞台设计于一体,1940年他创作的《红鼻子参军》《黄桥烧饼歌》等作品在军民中传唱,为党和部队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共产主义事业。
1941年李增援为掩护重伤员转移而英勇牺牲,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半个多世纪后,他的档案才被昔日老师谢海燕从上海美专的资料库中开封,人们才了解到这样一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1942
沙飞:
八路军第一位专职战地摄影记者
1942年3月,《晋察冀画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份以刊载新闻照片为主的大型摄影画报的创刊,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办的第一个革命的摄影画报。而此刊物的创办者沙飞,为那个彷徨中前进的年代,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
《晋察冀画报》封面
回溯中国红色摄影史,沙飞无疑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1912年出生在广州一户商人家庭,幼年就读于广州。1933年3月30日,沙飞与妻子王辉登记结婚。他们没有举办婚宴,而是带着新买的相机去各地旅行。
1933年,沙飞与妻子在南京市中央游泳场
正是这台相机,让沙飞对摄影产生兴趣,他的镜头由家人逐渐转向劳苦大众。为了更好的学习摄影,1936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同年10月8日,沙飞拍摄了鲁迅在上海全国木刻展览会上与青年木刻家亲切交谈的场景,被认为是鲁迅最后的留影,几日后又拍摄了鲁迅遗容及葬礼。为了发表作品,他第一次使用“沙飞”为笔名,其含义是“我要像一粒沙子,在祖国的天空自由飞舞”。
过唐河 120师奉命挺进冀中 1939 河北唐县沙飞摄
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沙飞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战全面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采访了刚刚结束“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115师。1937年12月沙飞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八路军中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1946年,沙飞在(右上)张家口主持摄影工作会议
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日的生动场面。同时,他也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摄影人才,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先驱。
1945
郑景康:
照片记录祖国繁荣的摄影大师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斗,1925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的郑景康用相机作为战斗的武器,拍摄了一批又一批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和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活动的照片。1945年,郑景康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上海美专学习期间,郑景康开始从事摄影活动,慢慢从绘画转向摄影。经周恩来、叶剑英的介绍,郑景康奔赴延安。在延安,郑景康不仅记录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参与重要活动的场景,而且拍摄了许多反映延安经济、文化建设、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照片。
其中,郑景康拍摄的毛主席戴着八角帽的照片充分展现了毛主席的非凡气度,这张照片为将来在开国大典上悬挂的毛主席像做了重要贡献。
1949
董希文:
独树一帜的油画大师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一位青年画家用画笔记录下这场盛大庆典,油画巨作《开国大典》就此诞生。
这位画家就是董希文(1914—1973)。他于1933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深造。1949年董希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创作了如《北平解放》、《解放区生产自救》等优秀作品。
1951年在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之际董希文临危受命,创作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画面打破常规将群众与领导人置于同一画面,将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个真正泱泱大国的气象。
1957
赵丹:
民国时期著名男演员
也许有很多人忘不了《十字街头》中的失业大学生老赵,忘不了《马路天使》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淳厚质朴、又总是自作聪明的吹鼓手小陈,忘不了这位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男演员——赵丹。
1931年8月,赵丹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受业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诸乐三等名师门下,于1933年6月上海美专新制第十二届毕业。
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了美专剧团活动,上海美专庆祝建校二十周年时赵丹与同学成家和(刘海粟第二任夫人)等主演了左联剧作家董每戡创作的三幕话剧《C夫人肖像》,并以此获得了1932年舞台最佳演员称号,因此加入明星电影公司。1931至1933年赵丹还参加了新地剧社和拓声剧社,并积极参与“左翼剧联”的活动,深入工厂、市井、学校,演出抗日救亡剧目。
活跃在荧幕前的三十多年里,赵丹塑造了李时珍、聂耳、林则徐、许云峰等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代表了中国50至6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水平。1995年赵丹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赵丹还完成了《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等著作,大量书画作品受到中国书画界的珍视,《赵丹书画选》相继问世。
从历史到当下,南艺人初心如一。
那一个个闪烁着光辉的名字,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更激励着全体南艺师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期责编-
文案:王兆慧子 相子璇池凌子
排版:相子璇 池凌子
内容来源:《百年南艺校史钩沉》
出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1.我的南艺,109岁生日快乐!
2.艺术思政课《音乐中的百年党史》网络直播预告
3.大雪 |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
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让我们点亮1912个赞和在看,让世界看见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