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院 介 绍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五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项目)、新能源汽车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首批),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第二期优势学科,所属机械工程学科是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
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工程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公路学会物流与运输分会理事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动力与传动专委会、动力电池专委会主任单位。
现有教职工1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教授32人,副教授51人,具有博士学位101人,有海外经历者占35%。国家级高级人才4名,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1名,“江苏产业教授”16人,省级人才60余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院在读本科学生1850余名,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750余名。
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等五个教学机构,以及智能拖拉机与工程机械研究所、轮胎与车用橡胶制品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安全研究所、智能车辆感知与线控技术研究所、车辆驱动与控制研究所、交通大数据与车联网研究所、智能网联交通与物流研究所、智能交通管理研究所、先进交通技术研究所、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研究所、先进燃烧与排放控制研究所、燃料电池发动机研究所等13个内设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
学院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条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实验室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1200多台套,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
学院与上汽集团、北汽集团、潍柴集团、悦达集团、中集车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南京汽车集团、中国重汽集团、徐工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中国一拖集团、一汽锡柴、风神轮胎、常柴集团、中电海康、苏州海格、江苏罡阳集团、江苏超力集团、江苏好孩子集团、建华集团、苏交科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与盐城悦达共建研究院。悦达集团、上汽华域、中集(车辆)集团、坤泰车辆(常州)、南京聚隆等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学金150万元。学院现有37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6名企业专家获聘江苏产业教授。
招 生 专 业 介 绍
01
车辆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9年,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全国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后改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全国第四个获得车辆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专业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首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2019年)。专业建设有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等一批国家级教学平台及项目。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科研条件:
本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等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学生培养:
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未来汽车创新大赛、中日韩创新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等国际、国家赛事中均取得佳绩。近五年,获得校大学生科研立项218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实践课题13项,省级、国家级学生竞赛获奖91人次,主持承担校级课外科研项目140项,发表科技论文30篇,申请专利16件。
同时,车辆工程专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卓越人才、精英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2019年获批江苏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和“三全育人”研究生导师团队,积极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协同、贯通与融合,构建育人新格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平台资源:
本专业师资队伍强,科研条件优良,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先进技术、汽车零部件设计方法与理论、先进发动机与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总成设计与产品开发等方面特色鲜明,科研经费充足。
学习深造机会多:
本专业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等9所国际知名大学签订了国际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聘请多名美国、德国、英国、加大拿等国际知名大学教授来本学院开设全英文课程。2020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智能电动车辆及控制系统”,每年可在车辆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选拔多名博士和硕士赴加拿大、美国、英国知名高校联合和培养,享受公派出国待遇。
学生就业、考研情况:
本专业坚持高质量人才培养要求,办学60年来,培养了近1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涌现出了曾经或正担任国内行政管理部门领导、高等院校领导及行业领军企业主要领导职务的杰出校友,在汽车、交通、装备等领域遍布全球的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
本专业毕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行业涉及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程机械、轨道车辆等企业和科研院所,毕业生就职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汽车、北京汽车、蔚来汽车、东风汽车、常柴股份、潍柴动力等国内行业领军大型企业,优秀毕业生考入清华、同济、北理工等名校及国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02
交通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交通工程专业创建于1998年,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本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于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正在等待教育部公布结果;根据《2021年中国大学评价》,本专业排名位于全国前10%~20%。专业所在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2021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级榜单。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交通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生参加交通科技大赛获奖
专业围绕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安全与大数据、交通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以交通运输综合规划、交通安全节能与环保、交通信息与控制为主攻方向,以道路-交通-环境协调发展为主线的专业特色。
近年来,专业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相关项目,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培养。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等比赛中获奖,并有多名同学获得国家级和江苏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资助。专业注重教学及科研设备的投入,先后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共建有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英国德比大学共建有中英智能网联与交通大数据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专业内设有先进交通技术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学生就业、考研情况:
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以上,就业单位主要面向中铁建设集团、苏交科集团、中设设计集团、苏州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大型研究院及建设企业;学生每年考研录取率大于30%,录取高校主要有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03
交通运输专业
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创办于2001年,200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国招生,2020年本专业获批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评审,是江苏大学“三全育人”示范专业。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2021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级榜单。
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面向我国交通运输国家战略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专业为目标,坚持与学科发展特色相适应的“厚基础、勇实践、能创新、会合作、宽口径”的育人理念,培养能在道路交通、汽车运用、物流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分析决策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专业坚持“教学科研相长,理论实践相融”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完善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交通运输专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认证和“三全育人”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同时还建有“智能网联交通”微专业。通过微专业的学习,能够进行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评估和可研分析,具备在自动驾驶、智慧道路、网联交通等领域从事研究或工作的能力。
近年来专业在研纵向科研项目(主持)共计30余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部级10项、市厅级16项。本专业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中国大学交通运输创客比赛、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大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专业内设有智能网联交通与物流研究所、交通大数据与车联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为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学生就业、考研情况: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薪酬高、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人均实际月收入均高于学生预期。根据《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在全国高校55个本科主要专业中,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排名第二。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与自学能力,就业单位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院所,汽车制造企业的采购与物流部门、综合物流与国际物流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检测与保险企业等。自2020年以来,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5%~44%之间,录取高校主要为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04
车辆工程
(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专业简介:
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江苏大学与教育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框架内合作举办的双学位项目,是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按照1+2.5+0.5模式(简称“车辆工程121双学位项目”)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的双向交流项目,本专业自2017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累计招收150余名学生。
北亚利桑那大学始建于1899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州立公立大学,其中工程学院专业通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ABET)且为优秀学院,全美排名42名,连续5年位列全美最优秀工程学院之一。
修课安排:
本专业学生学制为4年,学生第一学年在江苏大学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并取得托福成绩(70分以上)或雅思成绩(5.5以上),第二学年开始到北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习并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回江苏大学完成学业。学生可同时获得江苏大学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证书。
首届“121双学位项目”毕业生14人获得“双学位”,8名学生直接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波士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国际名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5名学生考取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录取通知书
密歇根大学
录取通知书
2022年迎来第二届“121双学位项目”毕业生,其中1名学生直接攻读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4名学生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名校的硕士研究生offer,5名学生被中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纽约大学
录取通知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录取通知书
项目优势:
(1)学位优势: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四年内同时获得中美两国大学本科学位。
(2)深造优势:学生毕业后课继续留美工作或申请攻读美国名校硕士研究生。
(3)费用优势:1.5年按照江苏大学学生收费,美方课程学费优惠,比四年自费留学方式更节约费用。
(4)保障优势:江苏大学、教育部中教国际、合作美方对学生全程管理,顺利完成学业保障机制强。
05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全国最早特设的同类专业之一,旨在支撑国家“双碳”战略,迎合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本专业主要依托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建设,是国内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之一,是原国家教委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委员单位,其所在的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目前是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发展历史
本专业所在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单位。专业目前具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与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与工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先进燃烧与排放控制、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三个研究所,为本科生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了平台和基地保障。本专业方向现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力量强的专任教师队伍,目前有专职教师3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及以上24人,具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的专任教师比例超过80%,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新能源汽车
优势学科
江苏省
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以突出专业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为导向,定位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新能源汽车匹配技术、发动机智能控制技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设计理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纯电动汽车整车匹配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方向。专业课程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融合为一体,应用范围广;学生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自主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专业系统学习,旨在培养掌握新能源汽车工程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创新实践能力、领军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管理及服务等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汽车动力与传动总成教学平台
燃料电池整车
测试教学平台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检测虚拟仿真平台
开沃“蓝鲸号”无人驾驶教学试验车
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下“低碳环保与新型动力”技术,在先进混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智能控制技术、动力总成系统设计、内燃动力清洁燃烧与排放控制等方面特色鲜明。近5年,专业骨干教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等科研项目;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3人,“江苏产业教授”10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承担省级一流课程1门,《内燃机学》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全校唯一)。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创新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3人获得国家A类赛事一等奖,国家级大创2项、40余人次获批省级学科赛事奖项。
全国优秀教材
二等奖
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本专业与诸多海外TOP200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联合培养协议,通过短期交流、国际会议、国际竞赛、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了赴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共建“中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共建“中加汽车与智能系统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签订《3+2本硕联合培养协议》和《双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微纳集成中心签订《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近5年,专业骨干教师承担“江苏大学赞比亚农机培训”、“中非友谊政府奖学金项目农机培训”等国际化工作,累积邀请海外学者报告20余次。
本专业依托动力系建设,学生考研录取率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左右进入国外高校和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重点大学深造。本专业方向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工作区域集中于江、浙、沪等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毕业生就业行业涉及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动力系统等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蔚来、博世、潍柴动力等。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具备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研力量、一流的专业学科基础,将突出“新工科”和“OBE”新理念,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构建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布局。立足高远,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在动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积极为本专业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建设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往期推荐
学院揭秘 |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1,6,301,1902……这串神秘数字的真相是?
克服社恐,这个帅气的小伙经历了什么?
编辑 |朱叶
审核 |马超
来源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