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于2008年,2021年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同年,与盐南高新区共建西伏河人工智能学院、西伏河人工智能学院产业研究院。目前,信息工程学院已发展成为专业设置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学科实力较强的工科学院。
学院现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
学院建有江苏省多源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关键技术省级科研平台、盐城市光纤传感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多源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
院长寄语
王如刚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慎思笃行,臻于至善。诚挚、热情地欢迎有志于信息技术的青年加入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这个大家庭,以踏实勤奋、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将校训“笃学格致、厚德重行”作为我们一生做事的座右铭,以探索、研究为已任,献身于自己的专业,贡献于国家和社会,贡献于学术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专业介绍
1、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和宽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面向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产业需求,具备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规划设计、系统集成、测试、应用系统开发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才干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具备激光技术、光学设计、光纤通信、光电子学、光电图像处理、信息光学领域内基础理论、必备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领域中信息光学系统、激光技术与应用装置设计及制造方法,具有研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培养)
本专业自1997年开始本科招生,2019年与江苏云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3+1”嵌入式培养模式,学生前六个学期在校完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其中有部分实践环节由企业工程师指导;第七、八学期到合作企业由企业使用行业最新技术、师资承担企业项目授课、实训实习、企业开发实战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完成。企业工程师所承担教学学时数不低于专业培养方案总教学学时的25%。
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培养)
本专业自2011年开始本科招生,2016年与江苏锐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3+1”嵌入式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校完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其中有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由企业工程师指导;第四年学生到企业基地由企业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企业项目授课、实训实习、企业开发实战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构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知识和能力相融合、素质和能力并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嵌入式培养)
本专业自2014年开始本科招生,2019年与南京联迪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合开展“3+1”嵌入式培养模式,前三学年学生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其中有部分理论和实践环节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第四学年学生在企业培训基地学习,由企业师资承担与行业技能要求密切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以及由企业真实案例驱动的实践环节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在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企业师资承担的教学学时数占培养方案中总教学学时的比例达25%,“交叉递进式”工程应用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融合的高级应用型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
本专业自2020年开始本科招生,培养适合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人工智能专业基础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础,具备较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AI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实践能力,具备分析、解决复杂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工程思维、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管理能力,能在未来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2、学科优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别于1997年、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21年,学院获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两大学科均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江苏省及盐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瞄准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强化学科方向特色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全面提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推动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和多学科协同发展新格局,为区域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盐城市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政产学研式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拓展与大中型企业共建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基地,采用聘请产业教授、双导师制等措施实现与行业的无缝衔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3、特色课程
按照当前信息技术工程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信息技术产业实际,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校企合作增设《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13门企业课程,构建起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相符的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专业课程为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的课程,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专业选修课为案例教学课程。
4、就业方向
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力量之一。江苏是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江苏在巩固产业规模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总值和影响力全国领先。盐城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2021年盐城及其周边地区规模以上信息技术企业1000余家,正处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企业紧缺人才超2万人。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两大学科毕业生均能在专业科研机构、教育、高新企业、金融、互联网、事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智能人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软硬件开发应用工作,也可在智能科学与其他交叉学科相结合的领域发展。
三、学院特色
1、名师荟萃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双创计划”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4人。
企业兼职教师10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6人,聘请硕士生兼职教师18人,省产业教授2人,专业拥有高学历、结构层次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育人特色
紧密对接长三角及江苏地区汽车电子产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产业对特色人才需求,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知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能力导向、跨界融合”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新四军铁军精神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将铁军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培养“特别能吃苦,特别有韧劲,特别讲奉献”的高素质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从实践教学目标导向、组织管理、资源优化、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重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本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能力导向,面向电子信息相关企业生产实际,构建“层次化、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导向,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将实践教学依次分成“基础训练-技能实训-创新培养-综合实践”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具体课程模块,在合作企业或者实训基地完成。
3、校地融合
与地方政府、企业实施共建,共享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实验平台,协同育人模式优势明显。
信息工程学院与盐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立起政校企紧密协同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共建西伏河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政校企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依托现代产业学院,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共建专业协议,以学生为中心协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将信息技术产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突出能力导向,创新教育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四、人才培养
NO.1
考研就业
学院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积极做好考研服务指导,从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报考动员、备考辅导、复试调剂等方面形成合力,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走好考研路、共圆考研梦。2022年信息学院298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取研究生同学88人,29人考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普本录取率为30.9%,其中普本软件工程专业报考录取率62.5%,物联网工程专业报考录取率44.1%,均创学院历史新高。
NO.2
学科竞赛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2020年,信息学院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年内累计获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自学院成立起,连续数年承办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软硬件维护设计等校级学科竞赛,承办网页设计与制作竞赛、动画设计竞赛等校级挑战杯竞赛,为在校学生提供锻炼能力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充分挖掘产教融合合作成果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项目、竞赛、实训为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近几年来,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2021”等大赛中获奖近40项,发表论文和授权专利36项。
NO.3
“携手志愿,用心服务”社会实践
D计算机213班的黄鹏阳同学刚放下期末的重担,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母校高中,向学弟学妹们充分介绍盐工校园特色、学科竞赛、教风学风等,让学弟学妹们充分感受到盐工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帮助学弟学妹树立起更加清晰的大学梦,坚定了奋斗目标。
新年过后,新冠疫情再次在苏州蔓延开来,B物联网201班的李莎曼同学,在亲眼见证了故乡陷入危机之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次的抗疫志愿者活动。
NO.4
迎新晚会
流光溢彩迎新夜,心心连新齐飞扬,为迎接2021级新生,在12月19日晚,信息工程学院在北校区五四报告厅举办了以“不忘初心,计往开来”为主题的迎新晚会。
NO.5慰问考研学子
学院党委副书记戴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源和170多名考研学子共度中秋佳节。
五、学姐学长寄语
陈郁炜
B软件181班长
校保卫处“盐工卫士”指导员、国防协会政治教导员、信息学院学生会主席、江苏省选调生
2018.09-2022.03 共获得1次校级一等奖学金,5次三等奖学金
2018.11江苏省消防运动会学生男子组第三名
2019.06盐城工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
2019.06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2019.09优秀助训教官
2019.10校级三好学生
2019.11盐城市高校消防宣传大使
2019.12优秀“盐工卫士”
2020.05盐城工学院十佳青年志愿者
2020.11优秀“盐工卫士”
2020.12江苏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短视频大赛二等奖
2021.022021年通州区“青马工程”返乡大学生专题培训班结业证书
2021.02南通通州区共青团“雁归智谷”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实习大学生
2021.03盐城工学院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招生宣传先进个人
2021.05盐城工学院“反诈宣传员”
2021.05 盐城工学院“百佳青年”
2021.05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1.05 挑战杯红色专项江苏省三等奖
2021.09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021.11盐城工学院2020至2021年度校级“十佳”会长
2022.05 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寄语:
做任何事情,不管有多难,即使失败了,也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胆量去勇敢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乏方法,缺乏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也不要在事情进行中瞻前顾后,唯有如此,才一切皆有可能。
刘金柱
D计算机181
副班长、大学生创业协会会长
2018.09-2022.03 共获得4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
2018-2019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2021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干部 ICE优秀奖,蓝桥杯优秀奖
盐城工学院第十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
2019 年度中国移动校园最佳实践奖,美团校园大使
2018 年校园社团文化优秀学生社团会员
盐城工学院第一届销售比赛二等奖
娃哈哈营销教育实践基地盐城市场第一名
2022年考取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寄语: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不是内卷和内耗,而是提醒和砥砺,选择决定未来,用奋斗塑造自我,人生将更为开阔。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脱颖而出芬芳四溢,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
王悦
B软件181班
中共预备党员、班级团支书兼生活委员
曾获六次校级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优秀共青团干部,两次优秀班干,2020年盐城工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蓝桥杯省赛三等奖,“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英译汉)二等奖等。
寄语:
学弟学妹们,进入大学,意味着人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希望大家恪守“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的校训,做一名优秀的“盐粒子”,现在你以母校为荣,将来母校以你为荣!
六、学院招生电话与官微二维码
招生咨询电话: 18262388367,陈老师
学院网站:https://xinxi.ycit.edu.cn
学院微信公众号:gh_773fbf24fa9d
▼往期精彩回顾▼
“机”不可失,“械”手未来 | 机械工程学院、优集学院欢迎你
来源丨信息工程学院
视频丨谷小川、刘涛
编辑丨周悦
责编丨廖御强
审核丨江莹
统筹丨刘荣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