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们和现在的你们,总以为专业选择还很遥远,总以为时间还长。2022年6月,当真的站在了人生的那个分岔路口,你们心中是否已有答案了?相信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会是你们的不二选择。
让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同学、家长朋友们,一起来了解盐工电气工程学院。
一
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是盐城工学院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二级学院,其前身电气工程系创办于1988年,1997年本科招生,2000年成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08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电气工程学院办公楼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27人、硕士导师15人,兼职硕士导师11人。特聘教授2人,兼职教授12人。现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6人。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智能装备与系统等5个专业,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举办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产教融合性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是省一流本科专业、省“卓越计划”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省一流本科专业。拥有能源动力(电气类)专业硕士学位点,工程科学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000人,研究生近180人。
2019年9月,与地方政府、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新能源学院。新能源学院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省重点产业学院。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优质化培养,连续五年每年均有超过百人赴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高校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高校深造,考研录取率达30%,年度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广泛分布在沿海地区华能、国电、大唐、中电投等国内电力行业企业。
二
专业介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国家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具有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施工试验、产品制造测试、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专业方向综合实验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城市供用电、工业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楼宇自动化、电气与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自动控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工作,也可在各级电力公司、发电厂、中型厂矿、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及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工作,也可从事新能源发电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电力变换、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
2.自动化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了解自动化相关领域的行业进展,能在新能源、现代智能装备和仪器仪表等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系统研发或运行、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与自动化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控制和智能建筑信息管理基础知识与理论,具备较强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智能化、建筑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安装、维护、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电气控制与PLC、建筑公共安全技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房屋建筑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行业的设计院、建筑电气安装公司、楼宇自动化设备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大型酒店、体育中心、写字楼、智能大厦、房地产公司等单位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管理等工作,同时也可在建筑设备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产品设计制造、运行与管理工作,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并网技术。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风力发电企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传统的火力发电企业、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以及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施工单位、科研院所,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5.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
要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文化素养优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劲,富有现代科学意识和国际化视野,以服务苏北地区尤其新能源、汽车等智能装备系统领域为目标,培养能够从事数字化装备、“互联网+制造”、新一代智能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相关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集成融合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程序设计、智能化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双语)、智能感知技术、通信及网络技术、装备控制技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智能决策理论与方法、智能系统概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智能系统建模与优化、新能源装备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智能装备与系统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施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装备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新能源产业中有关智能装备系统的设计、运行、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由中英双方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工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施工试验、产品制造测试、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中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从事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等工作,或到各类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施工单位等承担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调试等工作,以及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
三
学院特色
1.产教融合,多维协同育人
学院全方位培养教学团队和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多维协同育人,形成“能力导向、跨界培养”的特色,实现专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科技创新的“同频共振”。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技术成果、创新要素和地方资源有机对接,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任盐城市市长曹路宝
与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
为新能源学院、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共享江苏金风科技国家级实验实践平台,入驻我校的华能集团海上风电技术中心和国家电投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面向师生开放,专业实践平台优势明显。
成立盐城工学院大丰新能源产业学院,与大丰风电产业园共建实习基地,坚持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并重,以科研支撑教学,面向新能源产业,每年完成各专业生产实习累计达400余人次。
大丰风电产业园实习
2.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科学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学院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拥有能源动力(电气类)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与企业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7个。
围绕新能源合作企业的关键技术,与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金风科技集团、华北电力大学等加强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完善课程设置,推进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
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重点教材4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1项;在江苏省微课比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获得一、二等奖十余项。
4.坚持实践育人,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技能竞赛,以国家、省、校级科技竞赛为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学生科技实践技能的培养。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37项,其中获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国家级19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项,创意类项目4项。
学科竞赛成果
四
学院招生电话与官微二维码
招生咨询电话:15720796971
招生咨询QQ群号:366204322
学院官微二维码:
“经”世致用,“管”奏华章 |济管理学院欢
学校网址:http://www.ycit.edu.cn或http://www.ycit.cn
招生咨询网址:http://zjb.ycit.cn(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招生咨询邮箱:zsk@ycit.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515-8829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