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杨刚,男,博士,教授。十三届苏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常熟市基层委员会副主委。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9-2008.9于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2012年于葡萄牙阿维罗大学从事动力型锂电池安全性能合作项目研究,2011.9、2013.8分别于德国Munester大学、英国Aston大学学术访问交流。在常熟理工学院工作期间主持校级精品课程群项目一项,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多人获得校、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其中四名硕士毕业生已于德国Munester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意大利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科研上主要从事二次锂电池材料、氧化物超级电容等新型能源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整合了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团队,组建了导电功能材料课题组。近几年来,相关工作在Adv.Funct.Mater.、网址未加载mun.、J.Mater.Chem.、J.Electrochem.So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二区以上49篇,被引用10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成果转化1项。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企业项目等十余项。2010年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11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013年获评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15年主持申报并获得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2015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组建团队 抱团成长
“一支筷子一拗就断,一把筷子很难被折”,这个常识成为杨刚老师个人成长设计的座右铭。个人之与社会和集体,就如沧海之一粟,天地一蜉蝣。杨刚的聪明在于:他不愿意花一分钟去埋怨环境和境遇,他的黑边眼镜后面的黑眼珠总是闪着愉快而坚定的光:一个地方办不成的事情,争取多个地方的合作办成;一个人办不成的事,几个人联手办,事在人为。他说:“一个人的精力以及每个学校的科研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让自己投身团队中,优势互补,才能推进团队及个人的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换句话说,团队的成员本身就是不可忽略的资源,因为他们有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有自己工作以及读书时候的合作平台。”
有了这个理念,杨刚老师在个人奋斗的同时,时刻关注着身边的同事,条件成熟的时候,就结成合作伙伴,一个,两个,三个----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杨刚老师认为,“团队组合是水到渠成的事,缘分和努力各占一半,最忌讳行政命令”,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戏剧性画面在以前运动的年代会出现,但是教学和科研领域,团队组合是走心走情和走运的事,不能搞运动。杨刚老师认为只要有了科研的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用心努力,优秀团队的产生只是时间问题。
问及带领团队的方法,杨老师这样说:“做好团队建设,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协调:一方面团队要为每个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也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去适应团队的发展。”新加入团队的年轻教师,杨老师都会根据他们的研究基础,引导他们作出调整,也鼓励年轻老师转变研究方向,把博士时期做的工作作为“土壤”,与现在的研究方向相互融和,形成自身特有的方向,以适应常熟理工这片新的土壤。“迈出第一步是很艰难的,但是一旦迈出去了,路就宽了。”杨老师微笑着说,他举重若轻的话语里,却能品味出意味深长的经验和体会。
团队粘合度要保持住,还得管理有方,杨刚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思想,良好的组内氛围。不惟成绩论,不惟成果论,尊重每个学生,每位老师的价值选择,做好幕后指导和支持。”一句话,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杜绝急功近利。而事实上按照这样的思路,杨刚老师的实验室里面佳绩不断,人才辈出:学生有出国深造的,有读博的,同时也有本科生毕业之后在五百强企业做实验室管理,做实验器材采购的,但是无论什么选择,都是在同行里有着优秀的表现。这是杨老师所津津乐道,最自豪的事情。
沉潜蓄势 厚积薄发
竹子用三年的时间去扎根,每一年只长几厘米,但是扎根之后,后期的成长速度是很惊人的的。杨老师认为,科研亦是遵循这一规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资源里,科研工作者是选择发表一些质量不高的文章,追求量的积累,还是选择潜心研究,沉潜蓄势,厚积薄发,发表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对学科发展有一定推动意义的高质量文章。他这样说道:“我们宁愿抓住实验过程中一个现象,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挖掘它的本质,发一篇高质量文章,也决不发一堆低水平文章。”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是“骄傲”的,他坚持宁缺毋滥。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沉下心,专注研究、勇攀科研高峰。截止2015年8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杨刚老师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2篇论文被ESI选为高被引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某一科学家、机构、国家/地区以及期刊在特定学科领域和年限中的被引频次排名在世界前1%的论文,此类论文通常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其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大量关注的体现)。题为Preparation of Fe3O4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and improved capacitance as a supercapacitor的论文发表于Nanoscale(《纳米材料》,影响因子为7.39,SCI一区刊物);题为The doping effect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MnxM1-xPO4(M=Mg, V, Fe, Co, Gd),的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PowerSources(《能源与燃料》,影响因子为6.21,SCI一区刊物)。值得关注的是,这两项工作均由本校本科生参与完成(两名同学分别考取东南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不要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做出高被引的论文,把担心的时间更多投入研究本身,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在前面”,杨刚老师以许多例子证实和鼓励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不要为了一时的任务而匆促发表低质量的成果。他很理解制度考核下教师的心理负担,但是他深信合作与专注地奋斗才是破解困局的出路。
作为团队带头人,无论每天多忙,杨刚老师都要到实验室看看,在他看来,做好科研,必须深入一线,亲自动手摸索,理论上不断更新领域内的尖端的学术前沿,在实践中坚持在实验室亲自摸索,很多的科研灵感就是在实验摸索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目前,杨老师正在进行一个关于薄膜锂电池的项目,这是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现的,发现后不断验证,不断深究,慢慢发现了它的科研价值,对该项目的研究已经开展了两年多,预计成果会很可喜。
作为团队领头羊,杨刚绝对不是那种鼻孔朝天的指挥员,更多时候,他更像个战士。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说杨刚老师的成长有前辈同行的帮助,那么今天他所在团队也是幸运的,因为杨刚老师以身作则地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许多刚进来的年轻人少走很多弯路,可以更高效地直奔目标,和谐的小环境让博士们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
强化优秀 成就优秀
说到人才培养,大家都认为本科生起点比较低,很难出成绩。但是杨刚老师不这么认为。事实证明他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生优秀者很多。那究竟是如何影响学生,让他们将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呢?杨刚老师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导师要相信学生是优秀的,不断强化,学生就可以慢慢接近你的期待,逐渐变得优秀。究竟如何引导学生自信的走近科研,杨老师也有自己的秘诀。
对于进实验室的低年级学生,杨老师先把他们分到小组里去观察,了解,讨论,慢慢接触科研,挖掘科研兴趣,同时推荐他们阅读英文文献。万事开头难,第一篇也许需要一周的时间,一个个单词的查,但是两篇三篇之后,就可以很顺的读完了。杨老师认为,本科生不惧怕英文文献,能阅读英文文献,能从文献中提炼观点,是非常难却又非常重要的一关,他经常用同组里高年级甚至研究生的例子鼓励、帮助本科生度过这一关,这也许就是他的实验室里考上985、211高校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吧。杨刚老师经常对学生强调“勤能补拙”,他说,“只要将课余时间都用在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做实验上,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将应用型人才曲解为职业能力,而杨刚老师则提出“无基础,无应用”,比起职业能力的“投其所好”,他更加注重对本科生基础能力及本身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杨刚老师说:“应用型人才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指拥有技术能力。”
作为研究生的导师的他提倡“因人施教”。与每位研究生的初次谈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读研的目标是什么?”有人回答为了去更高学府深造,有人回答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杨老师对待他们的回答都表示尊重,并极力支持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他常说:“问题已经帮你们分析好了,接下来时间你们自己安排。”收放结合,是杨老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他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自我学习,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每个学生。
至情至性 简单纯粹
作为学院的副院长、班级的班主任以及一个科研团队的领头人,杨刚老师身上的责任很大。但他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清晰的目标使他的工作和生活忙碌但却简单,他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杨老师说,他一直以一个传统学者生活方式要求自己。生活非常单调而充实,每天回到家他会梳理一下一天的工作,吃完晚饭散散步,他就在电脑前查阅资料,整理数据。他很喜欢这样简单的生活,享受这样的状态。
他团队的研究生这样评价他:“杨老师就像一辆高速运行的列车,我们都是乘客,在车上生活、学习、休息,体验速度的快感,体验奋斗的快乐。所以,一个如此出色的人偏偏还那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去努力呢?”杨老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感染着他的学生,这种无言的教学深刻地诠释了榜样的作用,于学生及他身边的年轻教师而言,杨老师就是榜样。也只有这样一位在科研方面严谨,对于学生宽容、尊重学生意见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零差评”老师吧。
生活中,杨刚老师待人亲和、平易近人,有着健康、年轻的心态。他喜欢打羽毛球,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锻炼身体。他主张劳逸结合,经常约学生一起去打球,并且热情地指导他们,为他们争取打球场地。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使杨老师有更充沛的精力、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这个很好玩,我们可以玩一玩。”在实验室,遇到他感兴趣的部分,他就会咧嘴开心地对学生们这样说。杨刚老师就这样,以轻松的心态沉浸在科研的世界之中,乐此不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一位“零差评”的老师,叫学生不能不爱……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星空】
“高被引”教科研团队如何炼成的
文字:吕玉 顾小庆 黄红燕
编辑:钱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