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星空】赵燕青:我的墨韵人生

常熟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理工星空】赵燕青:我的墨韵人生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赵燕青,男,中共党员。1977年生于江苏江阴,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江苏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事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常熟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作品曾入选江苏美协新人新作展,入选首、第二、第三届“徐悲鸿奖”中国画作品展;曾参加江苏当代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全国高名家作品邀请展、首届“徐悲鸿奖”中国画作品提名展等。

少小相识,结缘半生

赵燕青老师从儿时开始便与画结缘,至此笔耕不辍。赵老师的国画之路由一本教材插画启蒙。幼时的赵燕青老师文静不好动,偏爱临摹小学课本上的插画。父母见此大力支持并送他到镇里的文化站系统学习。凭借着美术特长,他一路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美术师范专业。在其他同学迷茫尚未确定方向时,赵老师已然发现自己对国画偏爱。

本科毕业后,赵燕青老师来到常熟理工学院从教美术,期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赦老师门下,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真正进入国画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之中。研究生期间,无差别的学习各种画种,在通而广的基础上,赵燕青老师发现自己更青睐于山水与花鸟题材类的国画创作。求学的丰富经历也让赵老师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美术教师的身份,不仅让赵燕青老师在国画的研究创作之路上继续前行,更使他在国画研究上的收获得以传播,口碑载道。

常熟理工学院

探源寻踪,厚积薄发

当谈到对于国画研究上进益有何想法时,赵燕青老师云淡风轻地说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在画上表达出不同的感触。有的人在小有所得时便不再前行,有些则希望能够越过那道瓶颈,找到新境界。赵老师认为自己不应该在有些成绩的时候就停下来,总想再看看,再试试,想要融入现代人的感触,想要画真正成为赵燕青的画。赵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满足现状,于画道上孜孜以求的人物。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赵燕青老师认为艺术的一切都来自真实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真实、顺应心境的变化才是解决瓶颈的关键。他认为唐宋名画之所以是唐宋作品,是因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用笔习惯。相同的山水,相同的花鸟因为时代环境变迁,作画的人不同而产生变化。山是山,也不是山,光有技法是不行的,画印刻得是物,也是情。若想要画得好,首先要做到胸中有数。经过实地探访,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心情地观察山水花鸟变化,入心才能顺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生阅历的累积需要时间,技巧的掌握也需千锤万凿,不断地研习,深厚地积累才能下笔有神。

回忆读研时期,导师刘赦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都要拿得起,在旁通各类画风的基础上寻找到自己喜爱并且擅长的种类。“我喜欢花鸟山水。五日一树,十日一山,慢磨的功夫里画出我的景。在读研期间遇上了非典,当时学校要封校了,师兄师姐们匆匆作画,简单低调地处理了自己的毕业作品。我想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好好在家练习作画,努力提升自己。南艺附近的古林公园便是我时常揣摩的地方。”长期的静心练习才能有所进益。画境上的长进不能靠一时的灵光来实现,顿悟的基础必然是量的积累,赵老师从最初期跟随导师的脚步,继承导师的技法,到如今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多年踏实积累,用心揣摩研习的结果,也是自己追求突破的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

寻径相问,好意相顾

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那么,有什么好建议能和非专业或是初学者分享?赵燕青老师以二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分享一条实用性的建议——临摹。现在国画的学习通常都从图谱临摹开始打基础,例如著名的《芥子园画谱》,这样的印刷本虽然对于如何画线条有所帮助,但对如何用墨,如何布局,如何体现深浅明暗变化,如何呈现画面走向还是乏善可陈。

赵燕青老师向我们分享自己心得体会:将大师的原作,分拆归类,用来教授学生。临摹原作、揣摩大师的笔法用意,立于巨人肩膀学习,必定有所收益。对于初学者来说,绘画也是没有捷径可寻的,徒手一画的轻松是通过千万次练习而来,持之以恒地练习,伴随着人生的经验和阅历的提升,自然有所得。

赵燕青老师以画表世界、踏实以求学、悦然以求新,虽只是纸与笔,却有墨蕴千万姿态、画显百样人生。

常熟理工学院

薛羽/报道 迎春/编辑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常熟理工学院-【理工星空】赵燕青:我的墨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