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懒人经济”“宅经济”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除了经常使用外卖软件和购物软件,高校甚至还出现了跑腿服务的软件,大学生连买水果、生活用品都要花钱请人送到寝室。高校渐起的“懒人经济”,真的说明大学生变懒了吗?
高校渐起 “懒人经济”
老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告诫年轻人凡事要亲力亲为。而现实中,这个道理正在被颠覆。在今天的大学校园,“懒人经济”“宅经济”已经风行。吃饭不去食堂排队,选择点外卖;买东西不愿下楼,花钱请人送上门——这些新型消费模式催生了新的服务链,有的学生可以在寝室里待好几天不出去,有的学生则以替人跑腿小赚一笔。
“在一些手机软件上,提供的赏金足够,就能找到人把要买的东西送到寝室。还有一些可以直接购买物品的微信群,‘水果群’、‘面包群’、‘黄焖鸡米饭群’……太多了,简直数不过来,真是懒到家了。”现在的大学生变懒了吗?
有需求就有市场,市场还会创造更大的需求,所谓“懒人经济”无外乎是供需关系的朴素表达。校园的特殊环境、学生的社会身份,与“懒人”这样带有强烈道德暗示的标签放在一起,就会让很多人担忧“大学生变懒了”。校园生活较之其他社会生活是最为方便的。很多人毕业后怀念校园的美好,就是因为校园生活极大的便利性。就在凡事都方便的校园,还有“懒人经济”,难怪让人不解。
宅生活催生跑腿需求
有人认为高校“懒人经济”予以学生方便的同时,揭示了如今大学生存在的不少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宅在宿舍,享受上门服务。” 北京交通大学一位温姓辅导员表示,“有些人长期宅在宿舍,整日与手机、电脑为伴,生活不规律,精神面貌不佳。”
2017年4月21日,北京交通大学南门附近,由于快递电动车无法进入校园,一名学生隔着铁门取外卖。潘心怡 摄
在该辅导员看来,“懒人经济”、“宅经济”在高校日渐流行,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度高,新兴的购物方式在大学能很快流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没能适应“放养”的生活方式,沉迷于网络,缺乏自律。
同济大学一名张姓学生谈起自己的一位同学,十分惋惜,“大一时成天宅在宿舍打游戏,也不跟人交流,饿了就叫外卖,最后被学校劝退,如今被家里人送去当兵了。”
有专家分析,大学生的许多跑腿需求实际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的延伸,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精神状态和社交能力,值得警惕。
管理不该“一刀切”
校园很方便,并不意味着校园就不能更方便。身处校园,学生最基本的社会分工是课程学习和科研创新。一些“懒人经济”的消费者并不是真的懒,而是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紧迫的学习和科研中去。
对于校园秩序和学生道德,太多人寄予了传统的想象,十年寒窗、雪地夜读、废寝忘食等成语,无一不表达了对学生“苦”、“勤”、“累”的期许。正因如此,很多学生毕业后,虽然感到校园生活有值得留恋之处,却认为离开校园伴随着身心的解脱。
社会分工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校园当然也不例外。现代大学设计了完善的后勤与行政系统,让教师和学生从烦琐的生活和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这就是社会分工的体现。
种种案例表明,校园是社会创新的试验场。近年来,很多创新的经济模式都诞生于校园,进而影响全社会。当前最火的一款餐饮外卖平台,就诞生于上海一所知名大学的学生宿舍,当时还是学生的平台创始人通过校园“懒人经济”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可以看到,很多创新都从大学校园发端,学生的需求反映了大众的需求,学生的市场带动了庞大的社会市场,“懒人经济”自然也不例外。
对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而言,首先应破除价值观上的成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迎接学生的大胆尝试。要知道,校园里每一个“懒人”的背后,可能有10个以上的勤快人为他默默服务,而那一个懒得上食堂、去商店的“懒人”也可能是创业小有所成的人。
作为亚文化的“懒人经济”
“懒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懒人经济”流行于部分年轻人中间;作为拥抱互联网的“数字原生代”,当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更加开放、包容,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带来便利的“懒人经济”,自然会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他人跑腿,为他人排忧解难,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劳动,另外一些人才有可能偷懒,成为“懒人”。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一些新兴职业不断出现。从这个角度说,“懒人经济”也具有正向功能,没有必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懒人经济”作为一种工具并没有原罪,关键在于是谁利用它、如何利用它。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5月8日(作者:王钟的)、中国新闻网,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