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十二月啦,
本周气温会骤降,
大家要注意添衣哦~
小苏为你带来新一期的一周新闻啦!
苏科要闻
校党委召开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11月28日下午,校第三届党委巡察工作动员会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召开。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庆奎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永平宣读了《中共苏州科技大学第三届党委第一轮校内巡察工作巡察组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会议由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施亚东主持。
张庆奎在讲话中强调,学校首轮巡察工作是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推动巡视工作向学校基层延伸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障学校健康稳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巡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巡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推动我校巡察工作取得实效。他就组织开展好第一轮巡察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校内巡察的政治自觉;要明确巡察任务,坚决将校内巡察要求落到实处;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校内巡察工作扎实开展。
施亚东就巡察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精心组织,提前做好巡察准备的各项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用足用活各种巡察方式;三是要深入分析,严肃提出巡察**意见;四是要严守纪律规矩,认真完成好校党委交给的巡察任务,确保高质量全覆盖的校党委巡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巡察办和巡察组全体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教学单位书记、院长、办公室主任,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图片:杨向新文字:党委宣传部 )
姚惠芬艺术刺绣展暨姚惠芬艺术刺绣研讨会举行
11月30日上午,“不同而和,返本开新”——姚惠芬艺术刺绣展在我校石湖校区图书馆九楼文化艺术展区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苏州科技大学与姚慧芬艺术刺绣研究所共同举办。
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庆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复、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邬建安、苏州市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张岚、苏州市高新区文化局副局长夏剑华、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燕芳、姚惠芬的老师——苏州刺绣研究所苏绣工艺大师牟志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产学处处长秦怀宇,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传媒艺术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崔冀文主持。
开幕式上,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伍立峰教授、著名刺绣艺术家姚惠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宏复、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燕芳分别致辞,校党委书记张庆奎宣布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了姚惠芬的中国水墨写意刺绣创作《董建华肖像》《素描少女肖像》《写意牡丹、写意花鸟系列》,以及近年开始尝试的传统苏绣与实验艺术结合的新作《骷髅幻戏图》《马远水图》系列(作为主要作品参加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等一批具有高度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刺绣作品。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周。
姚惠芬,我校兼职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姑苏文化产业领军重点人才;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艺术总监。
30日下午,相关专家还就刺绣艺术的发展进行了研讨。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围绕着刺绣艺术和苏绣的未来,对姚惠芬刺绣艺术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和姚惠芬老师一同探讨了刺绣艺术当前面临的危机和未来发展的契机。
光明日报:苏州科技大学:文化融校提升发展软实力
近日,苏州科技大学公布了2018校园文化精品培育名录库入库项目,此次全校共有19项文化精品入库。
“打造一所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文化是核心支撑。苏州科技大学以文化融校战略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为广大师生构筑起了一座座精神家园、文化乐园和学术花园。”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庆奎告诉记者。通过“校园文化精品培育名录库”建设,建成一批体现学校传统与特色、继承与发展,融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艺术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校园文化精品。(图文:党委宣传部)
苏州科技大学第四次海内外校友工作研讨会举行
11月24日至26日,我校第四次海内外校友工作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凝心聚力 集思广益 开拓进取 书写苏州科技大学美好新篇章”。校长陈永平、副校长崔志明、副校长张新亚、部分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与全国31个地方校友会以及北美、河北等校友会筹备组共计130余位校友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真主持。
广西校友会会长,87级房管专业陈秋明对全体参会校友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会议听取了校友总会关于2016年以来在组织构架、品牌校友活动、校友支持母校建设、校友工作信息化平台等多方面的工作总结。校领导向汪妹玲、薛斌校友颁发了校友工作突出贡献奖,向荣获年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向两年来成立、换届的浙江、云南等地校友会颁发了会长聘书,并向2020年度承办第五次校友工作研讨会的苏州校友会颁发了流动杯。
在专题分享中,与会校友听取了上海、常熟校友会成功的运作经验,以及各地校友创新创新的成果分享。随后,校友代表畅所欲言,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友与母校携手共赢等方面建言献策。
陈永平代表学校党政、校友总会对校友们的赴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广西校友会为本次研讨会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凝聚校友力量,服务校友事业,共促学校发展一直是学校与广大校友的共识和愿望,也是举办研讨会的初衷。他强调,要实现学校党代会确定的事业发展目标,尤其需要做好校友工作,赢得广大校友强有力的支持。他希望,下一步校友工作要从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高度出发,提高认识,尽快解决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挖掘资源,吸纳更多校友参与学校建设;加强创新,校友工作要逐渐从面的拓展迈向质的提升,服务广大校友,服务学校发展。 校友工作研讨会是我校校友总会一大特色活动。2012年以来,每两年由一个地方校友会承办,旨在提高凝聚力,加强各地校友会的联系,探讨适合我校校情的,促进校友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路。(图文:发展规划处)
北京高校工会来我校开展工作交流
11月27日下午,北京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邱爱军率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刘杉杉、中国人民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玲玲、中国农业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海涛、北京工业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张运菊等一行8人来我校开展工会工作调研和交流。校党委副书记王荣庆、校工会主席马晓燕,校工会副主席尤来菊和部分分工会主席出席了会议。
王荣庆对北京市教育工会和北京高校工会领导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马晓燕主席表示,工会工作要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工会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在落实教代会职权、维护教职工权益、精准服务职工、满足教职工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实现服务教职工能力水平的提升、教工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维权与维稳工作水平的提升,发挥好工会缓冲器、稳定器、推进器的作用。
北京市教育工会副主席邱爱军感谢我校工会的热情接待和诚恳交流。她表示,苏州科技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学校工会在发挥教代会作用、维护职工权益、精准服务教工、活跃教工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很有借鉴意义。
会后,与会人员在图书馆九楼艺术区参观了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图片:杨向新 文字:马晓燕)
第十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苏召开
2018年11月17日,由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主办、苏州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170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11月17日上午,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讨论要点,随后各专家组在召集人的主持下进行了热烈讨论。议题涵盖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政策、土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调整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和《专业学位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
11月17日下午,大会开幕式在苏州石湖金陵花园酒店报告厅举行,由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毛小勇教授主持,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吴健荣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组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教授致开幕辞。开幕式之后,同济大学赵宪忠教授、同济大学张伟平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朱丽华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刘卫东教授应邀分别做了题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若干问题思考”、“ 职业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西北地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构建学研用工程实践培养模式成就新时代土木工程技术人才”的主题报告。随后举行了大会闭幕式,赵宪忠教授代表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做了总结讲话,并提出各高校应重点加强指导工作。(图文:土木学院)
我校学子在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佳绩
11月28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承办的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经过一天激烈的角逐,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功落下帷幕,我校郝燕妮同学以《遇见——声音的力量》为题斩获特等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1611张东、政师1611李子佳同学荣获二等奖,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王可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图片:数理学院 文字:王军)
“新时代,青年说”2018新生演讲比赛决赛完美收官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缅怀党的光辉历史,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 11月28日下午,由校语委、校团委、校学生工作部(处)主办,校语言文字社团联盟、校社团联合会承办的“新时代,青年说”2018级新生演讲比赛决赛在石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
比赛开始之前,我校石湖诗社为大赛带来了题目为《新时代,青年说》的精彩朗诵。此次大赛共分为主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两个部分。来自二级学院的16位选手,经过初赛、复赛最终站在决赛的舞台。最终,人文学院冯盈然荣获一等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游云帆、国际教育学院王悦荣获二等奖,传媒学院徐莹、土木工程学院陶然、天平学院杨光升荣获三等奖,国际教育学院王悦获最具风采魅力奖,以及王凯、贺晓轩、方政、程颖、刘朝程、于娇龙、任娇、李瑞、徐超、徐一鸣10位学生获优秀奖。(图片:杨向新 文字:语委 )
我校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11月22日—11月24日,江苏省高等学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讨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总结了2018年全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彰了一批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我校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升用户服务水平。紧紧围绕“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标体系”,努力落实各项具体任务,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我校联合三家通信运营商(移动,电信和联通)对全校宿舍有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升 WiFi和4G网络质量;启动部署网上办事大厅、设置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今年正式开启动校园网络IPv4向IPv6过渡,初步实现了为师生提供IPv6上网服务;网络安全方面,更新了WAF产品,新配备了堡垒机,备份一机和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为师生应用网络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这些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在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文:信息建设与管理中心)
苏科大合唱团与指挥家叶聪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合作《海上丝路通南洋》音乐会
11月24日晚,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海上丝路通南洋》音乐会在苏州人民大会堂精彩上演。苏科大合唱团首次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叶聪,笛箫埙演奏家张维良、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男高音歌唱家韩蓬同台演出。音乐会上演了刘湲、罗伟伦、张维良等作曲家的大型交响音诗《海路》等经典曲目。为苏州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中西对话、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高品质演出。
作为音乐会压轴大戏的《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是作曲家、我校刘湲教授与诗人王乙宴应邀为新加坡国家大剧院——滨海艺术中心开幕式而创作的一部大型华乐交响史诗,叙述了七百多年前发生在海上丝绸之路南洋段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皇帝之女卜鲁罕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与文化交融,将一幅古代中国的盛世画卷以及一段惊险浪漫的南洋之旅在观众面前铺陈开来。
我校教师参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
11月11日-21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在苏州进行,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勇教授、罗超副教授作为苏州本地专家全程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由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PSC)、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以“遗产保护、功能活化与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工作坊共邀请了9位国际技术专家,4位国内特邀点评专家、3位国内技术专家,2位苏州本地专家以及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
闭幕式上,专家们就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从“制度的创新性”、“价值的整体性”、“文化的在地性”、“保护的科学性”、“传承的融合性”、“利用的共享性”等六个方面达成共识,发布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苏州共识》。(图片:建筑与环境规划学院 文字:罗超 )
我校学子在省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佳绩
11月23日至25日,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创新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物理学会、常熟理工学院承办的江苏省高校第十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徐庆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对于本项省级A类赛事在全省学科竞赛中起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主办方继续扩大竞赛规模,进一步推动全省高校间的交流及物理教学和实验的改革。
我校数理学院共有10项作品参赛,全部获奖。
教务处和数理学院领导对本届竞赛高度重视,参赛队伍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在半年多的准备过程中对创意、设计、论文撰写、作品制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反复斟酌和探讨,最终获得佳绩。(图片:数理 文字:王军 )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素材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新闻网
封面摄影:范慧敏
排版:邵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