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你读了多少本呢?
又是一年读书日,你还记得上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书里的那些经典片段吗,我们到底该怎样读书呢?
读书,思想上要有意识,行动上要有支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曾感慨道:“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各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读书是一种爱好,应当是心底由然地对知识的渴望,是由内心深处产生的主动需要,而非被迫式地接受。
有些人老是说喜欢读书,却老是不翻书,有些人总爱说我喜欢看书,但太忙没时间了。可能有些人真的是爱好读书、思想上也有主动读书的意识,但实际行动上却跟不上、没有坚持更没有表现,那所谓的读书仅仅是空想。
现在很多人宁愿在手机上刷各种文章、短视频,也不愿意拿起书本,我们用手机看文章,是快速阅读,阅读节奏可以达到一目十行,平均下来一篇文章最多耗时一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一直处于浮躁状态,随时接受着外界的干扰。
而拿起书本读书,就会大不一样。虽然最初也可能沉不下心来,但如果坚持15分钟以上,大脑就会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甚至遗忘外界的存在。当你沉浸在书本里时,完全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内心深处会体验到高度的充实与快乐,就好像在喧嚣的场合里开了一个四面隔音的雅间,心理学把这种状态称为“心流模式”,它本身就是一种提升幸福感的途径。
读书,多些深阅读,少些浅阅读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普及的年代,人们习惯于在手机上进行信息获取、即时通讯和电子阅读,不少人觉得每天阅读朋友圈里的爆款文章、浏览一些新闻资讯就完成了一天的阅读任务,仿佛我们一天浏览的文章、资讯越多,我们的阅读时间就越久,我们掌握的知识就越多。但是,碎片化的浅阅读是一种浏览式、扫描式、“水过地皮湿”的阅读,它会直接阻隔断人们对文字的深层次思考。
读书要注重“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说白了就是要深度阅读,读书要慢慢地来,要多思考。深度阅读是一种知识上的再创造,是发现自己,醒悟心性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阅读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已,而是为了思考。
别忘了你我如今的理解、思辨能力,是从一本本书中来的,从一片片有深度的文章中来的,所以我们才能在互联网中游刃有余,发现彼此,相互交流、学习。只有沉浸于“深阅读”,才能细细品味“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愁;体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未酬;才能拒绝浮光掠影、拒绝一知半解、拒绝囫囵吞枣,才能细致辨析,深入思考,回首历史长河,触摸时代脉搏,凝聚深入骨髓的文化软实力,为创业创新集聚知识与智慧。
读书,不能仅仅是“读过书”,还要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读书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必须要思考。如果不思考,只是一味地读,和经常骑车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书是要记笔记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认识的,若读了以后跟作者的认识完全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读完书以后要和人交流,当你的思想与其他的思想碰撞后,会不知不觉地加进你的思考。
思考最终是要从书本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要联系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刺激我们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我们去思考、去解释,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印证。对书本理论学得越多、理解得越深,你就能在观察周围的生活时有更深的理解,跟没有读过那么多理论的同龄人比起来,对生活的解释就不一样。
反过来说,你对日常生活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积累了很多心得,回过头来再读那些理论著作,你的理解同没有对生活做细致思考的人的理解就有很大的不同,它也会帮助你读懂很多书,帮助你和一些书产生共鸣。
读书,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读书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家作品。人有个性差异,喜好也就有所不同。不论哪一种类型,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当你拿到一本书阅读时,能够很快进入文字,并产生联想、想象甚至创作的冲动欲,就可以断言:这书是适合你的佳作。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佳作,不妨去读那些历经沧桑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述过他的读书故事,推荐过很多经典著作,这份习近平推荐的书单,你读过几本呢?
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清楚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不只是用来读书的,更是用来提醒其他364天别忘记阅读。
|素材来源:学校共青团(ID:tzyx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