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里话千秋,粉末烬中断是非。
在南师,从学生的上课体验和教学需求的考量出发,有不少坚持用板书教学的老先生们。钱小云老师的认真严谨,吴金华老师的一笔不苟,骆冬青老师的豪放恣肆,王新琪老师的铁划鹰钩……
板书教学是南师大的教学传统,更是学生和老师的情怀所系,一笔一划中,是教学相长的世代精神。简单的板书后面还有怎样的故事呢?走!跟着官微菌一起去看看吧!
潘晟老师 《历史文选》
时钟刚刚过七点半,潘晟老师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
“三月丁卯手杀万顷于都城系表于斧言父冤状欲之江外杀于万顷同谋陷其父者……”不多时,黑板上便已久写满了今天课上要讲的内容。
“为了训练同学们认字读和读懂史料的能力,我每次课程都选择适当的文献,抄写黑板,让学生上来进行繁简字转换和句读,然后我详细讲解所选史料,从文字、句读,到史料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等。”
潘晟老师讲解文选
潘晟老师刚开《历史文选》这门课的时候,选择的就是板书教学。他觉得,将文选内容打在ppt上,一来会遮挡黑板,板书空间太小,达不到教学要求;二来不便于学生的书写,看一眼写一行,远没有直接对着写来的速度快。
同学们在黑板上进行繁简转换
官微菌悄悄说一句,其实潘老师的板书,早已经记录在隔壁白老师的手机里啦!
白老师的朋友圈
吴新江老师 《实用文言写作初步》
谈起自己板书教学的过程,文学院吴新江老师充满感慨与满足。吴老师1987年从南师大中文系毕业,在南师任教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间,他一直坚持粉笔板书,漂亮的字体更是让学生赞叹不已。
吴新江老师的板书
让吴老师选择使用板书教学的契机有很多。首先是他从小就对书法充满兴趣。小时候大哥教他写字的时候就告诉他,写字没什么难的,横平竖直,写整齐干净就好了。上了学之后,因为自己写字的用心和认真,也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工作教书以后,他意识到写粉笔字和写钢笔字毛笔字一样,都是需要锻炼的。再加上教的科目一直都是文字学,从上古字体字形到近代字体字形都会有所涉猎,板书也成了重要的教学手段。
当然,吴老师最终选择板书教学,还和恩师们的影响密切相关。过去南师的教室连电视机都很少,更不用说音响投影仪等设备了。一直到吴老师毕业,只有大教室里才配上电视机和麦克风。但是许多老师都不喜欢也不习惯用这些设备,所以基本上还是依赖板书来授课。有些老先生的板书特别好,甚至可以说是有艺术水准的。“我的老师吴金华先生,写的字又快又漂亮,基本上一节课要把一整块黑板写满,有时候还要擦掉再写一次。老先生们的精神就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看着老师们写字是开心的,于是我也很乐意自己在黑板上写字教学,也算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板书授课时,同学们遇到繁简转换的问题时,老师会停下来讲解一番,加深同学们的印象。碰上需要使用完整材料时,老师都会提前进教室,先在黑板上写好授课内容,避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让授课更加连贯。
吴新江老师提前进教室写授课内容
吴老师板书使用的字体也有一番说法。他平时对胡小石字体钻研得最多。胡小石先生(1888-1962)是南大中文系当年的“三老”之一,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值得一提得是,南京三处著名地点都为胡先生手书,一为梅园新村的“中共代表团原址”铜牌,二是“南京博物院”院名,三为鼓楼的“曙光电影院”。
胡小石先生题南京博物院
吴新江老师选择胡小石字体,从气质上说,是因为胡先生的字正好是他喜欢的风格。“传统的写字是形而下,而书法是形而上。让书法成为形而上的是那些我们所说的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东西。胡先生是个大学问家,他的书法作品包罗万象。作品里已经不仅仅是书法,更有人文历史文学。可以说,我的感性和我浅薄的理性基本上都在胡先生的字体里有所体现。司马迁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胡先生的书法就是高山,值得我敬仰。”
另外,这其中还有一份师生渊源在内。吴新江老师的太老师是钱小云先生,而胡小石又是钱先生的老师。钱小云先生也是一位一笔不苟的“板书艺术家”,钱老晚年时,眼睛耳朵都不好使,只能拿着放大镜和客人“笔谈”。但他拿放大镜写出来的字,还是和从前一样漂亮劲道。
吴新江老师
正是胡先生和钱先生的严谨认真的书写精神,打动了吴老师。“我也是写字方面努力向钱老靠拢,一笔不苟,哪怕是写个小纸片,哪怕是在黑板上写个小小的要点,我都会很用心的想到胡老和钱老的气质和风格。”
吴老师在教古文献专业课的时候,不仅自己使用板书教学,还要求同学们上前分享时,不单单用PPT,也要在黑板上写字。“同学们写字的时候我始终会盯着他,像昨天有同学分享时,在黑板上将‘直’字写错了。平时写两横倒无所谓,我就希望通过这种活动,对他有影响,下次求职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这么马虎,就会知道要小心认真有条理地用板书配合PPT。这种互动也很有用的。”
吴老师通过板书与学生互动
其实,用不惯现代设备的老师当然可以用粉笔,激光毕竟没有射断历史的细流。钢琴家赫洛维兹可以亲身到衣香鬓影的米兰歌剧院演奏,同时纽约卡内基堂内也同时放映着他的演奏影片,运用现代立体技术数码录音效果捕捉当年肖邦的千缕乡愁。金耀基从古城海德堡寄来的信上曾说:“其实我就是喜欢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一起的地方。有历史的通道,就不会漂浮,有时代的气息,你则知道你站在那里了!”
文案 | 申浩言
编辑 | 孔令艺
转自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
转载 | 梅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