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前的今天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彻底爆发
88年后的今天
硝烟散去
但每年此时
响起的防空警报告诫人们
时间可以过去
历史不能忘却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心口的一道伤疤
在这个和平年代
警示人们安不忘危
-----
-----
今日全国公映的电影《杨靖宇》
已于9月9日走进南京师范大学
进行了展映活动
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
杨靖宇将军
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
献出了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
他在生命最后时刻
对劝降者说出那句令所有国人动容的话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01
历史回顾,警钟长鸣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以巡视铁路为名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
随即,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炮轰东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1931年9月19日,一天之内沈阳全面全面陷落。
1932年2月,日军相继占据了黑、吉、辽,整个东北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的占领地。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3000多万东北同胞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
-----
-----
1931-1945年
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
930余座城市被侵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抢掠、杀戮、诛心
“九一八事变”
及此后的全面侵华战争
是中国人民永远的伤疤
02
风雨南师,铭记先烈
“九一八”,中国经历了一次空前的灾难
而当时的南京
也同样在风雨中饱受摧残
百年南师,英雄先烈
在残酷的战争中守护住自己的家园
让南师在历史的洗礼之后更加美好和辉煌
九一八事变后的解散与重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进步师生在南京地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发动抗日救国运动,抗议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12月17日,全国各地来南京学生近万人联合举行总示威游行,中大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遭到残酷镇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珍珠桥惨案"。
●1932年,中大数次发生更易校长遭到学生强烈反对甚至驱逐校长的风波;同时,政府拖欠学校教工三个多月工资引起教工强烈不满,在国民党中央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底,训令中央大学暂行解散,学生全部离校,听候甄别。8月26日国民党政府任命罗家伦为中大校长,对学校进行整顿;10月11日,中大学生全部返校上课。
战争爆发,被迫西迁
●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连续四次遭敌机轰炸,学校损失惨重。为此,中大决定西迁重庆,附属实验学校迁安徽屯溪。同年12月1日,中大在重庆沙坪坝新址开学。此时,教育学院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体育科、卫生教育科、艺术科。1938年8月,奉教育部令,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
吴贻芳:只为“厚生”教育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成立抗日救国会,在街道开展各种活动,举行抗议日军侵略示威活动,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吴贻芳冒着生命危险鼓励学生成立农村服务部,支持学生为抗日军民募捐,照顾伤员等。抗战结束后,学校很快恢复教学。解放战争结束后,有人为吴贻芳买好去台湾的飞机票,她毅然拒绝;在许多优厚的条件下,吴贻芳没有选择放弃教育,而是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余生。
●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这位中国第一代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中国第一位女子大学校长、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以拳拳的赤子之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以“厚生”理念造福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圆了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
明妮·魏特琳——让金陵永生
●1919年9月,魏特琳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任教育系主任,并代理校长一年。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6日,美国大使馆通知在南京的美国妇女和儿童立即撤离南京,然而魏特琳不忍心看到自己服务多年的学校被日机炸毁,她毅然决定留在南京,留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日机轰炸期间,魏特琳组织员工修建防空洞、清理地下室、组建灭火队,甚至写信给美国大使馆,希望美国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以避免学校被日机轰炸。她还建议设立一个安全区,让那些无法撤离南京的难民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栖身之地,以躲避战火。
●12月16日她在日记中写道:“今晚一辆载有8—10名女子的车子从我们这儿经过。当车子开过时,她们高喊‘救命,救命’。街上和山下不时传来的枪声,使我意识到又有一些人遭受悲惨的枪杀命运,而且很可能他们不是士兵。”
03
勿忘国耻,奋进前行
少年强则国强
作为当代研究生,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
把历史的屈辱转化为奋进的动力,
勤奋刻苦,不忘初心,
为祖国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在铭记历史中觉醒,只有激发自己的奋斗基因,才能让我们更加坚定践行中国梦的步伐。梁启超先生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未来看少年,国家的富强看少年。只有把握住青少年,中国的未来才会日渐辉煌。
学习先烈的抗战精神。新中国的胜利,取决于亿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英勇反击的决心,更取决于他们怀揣着建立新中国的美好愿景。正是他们的坚定信念,才会用生命谱写下一首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才会有全民族的解放,才会有新中国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只有把抗战精神传承发扬下去,中国才会崛起,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来得更快。
2
3
努力提升自己。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只有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不负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才能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九一八已经成为历史
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震撼却是永恒的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我们应把曾经的屈辱
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去创造更加辉煌和美好的未来
转自南师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文案 | 张瑜 徐旸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张丽颖
责编 | 刘心怡
审核 | 赵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