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南医人的画告诉你:不是学医耽误了画画,而是艺术嫁给了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这些南医人的画告诉你:不是学医耽误了画画,而是艺术嫁给了医学。

■本期图文与南医大共同策划发布

“画着画着,我觉得解剖也不是那么难。”

2014级全科1班马珍妮最近上了“头条”。很多媒体都对她进行了报道,因为她手绘了一本“颜值”超高的解剖笔记。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马珍妮说:“我记忆力不是很好,便寻思着找点方法记忆。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加上大一那会还不是很忙,便开始将知识点都画下来。”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画着画着,我觉得解剖也不是那么难,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而且每次上课的时候,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的从厚厚的书本上找老师提及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就可以从自己的笔记上找到。”

“看了我的画,他们就秒懂手术过程了。”

“对于和患者解释病情,确实画简图更有利于沟通,使患者更容易理解。”昨晚,南医大附属南京医院的80后骨科手外科主治医师杨蓊勃在我校给同学们讲了他的故事。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手术前,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时,他会通过画图的方式,让患者和家属清晰地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打消恐惧心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杨蓊勃说,现在医患纠纷很大程度上是因医患双方获知信息不对等引发的,他这样做,既让患者及家属秒懂整个手术过程,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我觉得手术记录对外科医生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料。”杨蓊勃说,“写手术记录是术后和自己的对话。图文并茂是对自己负责,给自己一个交代。但最终获益的还是患者。”

“爷爷的医学笔记”

五年前,80多岁的老校友冯新为向母校捐赠了一本保存了69年的解剖学笔记。笔记中的骨骼图谱线条流畅、黑白灰影调分明、拉丁文标注书写优美,俨然如一幅幅精美的素描作品。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自绘图谱的学习方法,却是因为当时条件太艰苦。”冯老说,上解剖课时,常常是二十几个同学‘围观’一具大体。图书馆里仅有三本德文原版解剖书,没办法,大家轮流看。”

“骨骼非常复杂,沟、孔、隆起非常多,且都有名称。想要把解剖学学好,仅听教授们口述不行。要边看真骨头,边研究图,才能学会。”冯老说,比如颞骨,图上仅标注出来的拉丁文名称就不下10个。“除了骨骼,肌肉的学习也需要配合图谱。”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于是,冯新为就动起了脑筋,借了德文解剖书进行临摹。他说,将这本笔记赠给母校,更多的是一份感情的寄托。希望现在的学生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这样执着的态度。

在南京医科大学,会画画的医学生、医生还有很多。他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结合,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教学中的奇思妙想

追溯到40多年前,现已89岁高龄的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首届督导专家、原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系教授郭仁强已经开始了他的“绘画”教学之路。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为了备好课,我会去借最好的外文教材,比如组胚学,我就借了加拿大、美国、英国三地的教科书,看别人怎么写,同时做笔记、用画图的方式加深印象。我喜欢通过画图来学习和教学,画图讲究比例和特点,组胚学把图画好了,印象也就深刻了。”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图解外科是直观形象的科普手段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医生们也紧跟时代的脚步。我校2015级肝胆胰外科博士张彬,他在铅笔和水笔手绘的基础上自学Photoshop和Fireworks进行图片后期处理,就有了他自己微博定期发布的“医笔医画”板块,受到患者和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张彬觉得画图和病人沟通会比较直观,手术记录等文字不易表达清楚的地方有时看图就一目了然。于是,张彬就反复尝试着把病灶解剖、手术操作步骤画下来和患者及其家属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从一开始单纯临摹解剖书、手术学图谱,转变为按着自己的理解与经验作画:胰十二指肠切除、胆石症、腹外疝、左右半结肠、LC术……随着作品的越来越多,画技的越来越精湛,张彬愈发觉得“图解”外科是一种很好的很直观形象的科普手段。

怎么能少得了“网红”雷子老师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这是李雷的解剖课,重难点的解剖部位直接拿自己当教具,让同学们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用、传承、创新”是李老师的教学理念。他说:“我们要学习有战斗力的解剖!”所学的知识要为临床服务,而绝不能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曾经教过的学生对他说:“老师!你前几年教我的东西我现在还记得!”而他的回答是:“我们不是要记几年,而是要记一辈子!”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这是南医2016级康复2班的沈归紫薇同学在学习解剖时,在自己的手臂上记录下的各部位的医学名称。而她,师从李雷。

以下教科书级别的手绘图,我校档案馆自理库有300多张。

血管、神经、肌肉、皮肤……形象逼真,色彩鲜艳。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最近,这批南医外科手术图谱被学校档案馆作为实物档案征集入馆。这批珍贵的手术图谱有360多张,长则2米,短则1米,包含外科基本操作、专科手术步骤、局部解剖结构等等,内容翔实全面,自成体系。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条件匮乏的时候,南医大的老一辈外科实验师如王思贻、徐志摩、李春华等人省吃俭用买纸买颜料,放弃平时休息时间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当时没有电脑,没有多媒体,每个教室都有图谱,每次上课拿出来演示,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堪称外科实验教学示教精品。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现在,这批图谱在档案馆接受了防霉防蛀处理,整理装盒,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并将它们全部扫描,建立了电子目录。


文字综合 / 孙一文

摄影 / 陈思源

通讯员 /黄华兴 李茜倩

编辑 / 蔡心轶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这些南医人的画告诉你:不是学医耽误了画画,而是艺术嫁给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