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工文史 另有渊源”(九)

盐城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盐工文史 另有渊源”(九)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自2018年10月份教务处、团委、图书馆、优培学院联合推出“盐工文史另有渊源”专栏,这已经是第九期了,感谢盐粒子们的阅读。推介书目涉及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人文教育和学术人生领域,以期展示盐工人文底蕴,点染校园文化氛围,促进盐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给予学子更丰富的文史哲知识和有益的人生启迪。

上期回顾:《美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丛书

盐城工学院

本栏目这一期将给大家推荐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围城》,希望能给大家的暑期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人生处处是围城,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围绕一个大学教授方鸿渐的生活展开,主要记叙了他婚姻和事业的困境,并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我们是不是一直处在困境之中。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留洋回来的学者,说是有博士学位,却是花钱买的;与鲍小姐一见钟情,很快被抛弃;对唐晓芙展开追求,却娶了平凡的孙小姐;工作机会很多,却没有一次能抓得住。如此等等,方鸿渐不断追求,又不断厌倦追求到的成功,目之所及都是围城,他在围城里痛苦徘徊。

全书很少提及“围城”二字,却处处让人感到有城包围。捧读《围城》,你会发现,书中总有某一人物或者他的某种困境与自己相似,你或许会感觉交际是围城,家庭是围城,职场是围城,婚姻是围城,人性的弱点仿佛都被《围城》说透彻了。

阅读《围城》的体验是有趣的,这种有趣还体现在钱钟书式辛辣讽刺的笔法,书中处处充满文学的趣味。他恰到好处的比喻,总让人捧腹,当然更引发深思。比如他把穿着泳装的鲍小姐比喻成:“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

作者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也是一位大作家,钟爱他文字的人不计其数。

暑假将至,不如翻开《围城》看看你的人生围城在哪里?

期待你在《围城》中找寻到真我。

感谢阅读。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客观比主观更能抓住读者。

——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发表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把自己的童年经历映射到了这本书里。

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我”孙光林在老家南门,中学时代和在养父母家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真实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城镇居民的现实状况。

命运!历史!真实!

《在细雨中呼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文字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写出了生命的真实过程和意义,使人一拿起书便沉浸在“孙光林”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中:十五岁那年春天,有一天中午洗澡后换衣服时,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奇怪的变化,我又增加了新的恐慌。诸如此类的关于生命、成长的心理描述,细腻真实又客观,使得读者仿佛与主人公一起站在“细雨中呼喊”,虽然,从未接收到任何回应。

作者余华是现代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他的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余华深谙“客观比主观更能抓住读者”。《在细雨中呼喊》是小说,却给人无与伦比的客观感,客观地阐述了关于人生的颇多哲理:命运交错、家庭关系、个体孤独、宽容及人类乐于掌控一切的天性等,使每一位读者自然而然联想起自己的童年。

请翻开《在细雨中呼喊》,追忆似无若有的“童年心理”。

感谢阅读。

盐城工学院

▼往期精彩回顾▼

1.@2019级新生,你们要的录取通知书已发放,请查收!

2.@2019级新生,关于报到的那些事,这里都有!

盐城工学院

来源丨教务处团委图书馆优培学院

编辑丨胡爱康

审核丨张学 张杨熠

盐城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盐城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盐城工学院-“盐工文史 另有渊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