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我校举办第十届文化读书月系列活动“江海人文讲坛”。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顾黔教授和我校万久富教授一同,与我校师生、南通市语言协会会员及方言研究爱好者分享了他们对于南通方言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见解。
顾黔教授指出一个地区的方言成因源于其地域和历史的影响,而南通位于苏中,长三角北域,正处于南北交界之际,因此南通方言受北方官话和吴方言交替影响。顾黔教授通过“茶、大、跪”等简单的生活习语,通过官话、南通话和常熟话的比对,展现了两大板块语言在南通交错竞争,融合变化,最终形成官话、通话、吴语三语并行的独特风貌。
万久富教授则是通过南通地区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来推测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他引用了《青墩遗址考古录》、《梁书》、《万历通州志》等古籍,向大家展示了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及方言特点与本地区历史上的居民构成融合相互映证。万久富教授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方言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南通文化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作为交际工具、文化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语言学术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作为我校“书香十年 人文紫琅”文化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海人文讲坛”诠释了南通方言的形成与价值,呼吁更多南通人及地方机构对于南通方言进行保护和传承。
南京大学顾黔教授作讲座
文学院万久富教授作讲座
现场
校报学生记者 顾家奇 季新语/文 朱丁曦/摄
扩展
Expand
南通话,全国最难懂方言,没有之一语言大咖为你“解密”
南通话、如皋话、海安话、启海话、通东话等各类方言等级测试卷火遍微信朋友圈,身为一个南通人,你是单项夺冠?还是多项全能?
要说南通方言有多牛,只要看看南通地域内有这么多种不同语言,外地人就彻底晕菜了。
由于南通地区语言资源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前来调研。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顾黔今天下午在南通大学开讲时透露,她主持过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对南通方言进行研究,至今仍不断有日本、欧洲等地的语言专家,热情似火的表示要对南通的方言资源开展合作调查。
虽说有这么多老外都来研究南通方言,自豪感爆棚。可毕竟还是咱身边的中国专家研究成果更靠谱吧。来看看语言大咖如何解密南通话。
顾黔,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她曾连续8个暑假,走遍南通每一个乡镇方言,深入开展方言研究。
顾黔认为,南通方言古代均为吴语(江淮之间古为吴地),由于历代北人南下,南通(西部、北部)方言渐次演变为官话,通州正处于演变过程中,启海仍为吴语。普通话里吃(饭)、喝(茶)、抽(烟)这些具体的动作,南通话简洁到一个字搞定:吃。吃(饭)、吃(茶)、吃(烟)。
普通话:给我一本书。
南通话:把本书我。
普通话:火车快到了。
南通话:火车要到了。
普通话:古时候,有一个小伙子,父母都去世了,孤苦伶仃,家里只有一头老牛,大家都叫他牛郎。
南通话:告大家讲个民间的小故事:牛郎织女。古时候有个年纪轻轻的男伢儿,格个侯可怜巴嗨叨。他家爷搭下个娘啊,老早就不啦海叨。家里就他个人,格侯穷得答答滴啊。家里什呢东西都没得。就是一条老牛,和他敦叨啦一块儿。久而久之,村子里的家边邻居啊,大家都叫他牛郎。
万久富,南通市语言学会会长、南通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通大文学院教授、博士,长期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主编出版过《南通地区方言研究》。
万久富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方言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南通文化有多大价值,南通方言就有多大价值。具体体现在:方言既然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纽带。(乡音未改鬓毛衰,唉,想想这句诗就内牛满面呢)
可以证明,南通四个方言小片之间的分界线与地域之间的成陆涨接历史和范围大致吻合,四个方言小片的方言特点及过渡性特征也与各地域移民的历史和居民构成情况相一致。南通话在不少方面接近吴语,但不具备吴语突出特征的全浊声母,词汇基本属于江淮方言。南通话是通泰方言的东端,相对于泰州方言,保留了更多的古语成分。
标准南通话精华集锦
节棍——厉害,来势
人儿灯——牛人
跌挂子——没面子
么魂、么根——非常
来头丑——缺少礼物,没有礼貌
嚼蛐子——聊天,唠叨
标标——看一看
招幡子——很早以前
猫儿龙——难看,不漂亮
叶草——热闹
米西米西——很小很小的
爿儿凳——小板凳
打不日子——做无聊的事
痴扒黑——傻瓜
摸蛆子——动作慢,磨磨蹭蹭
文字:朱蓓宁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朱蓓宁 龚丹
实习生:郑康喜 李娜
扩展阅读转自《江海晚报》官方微信
南通大学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南通大学公众号,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好的校内资讯和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