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
放暑假了,通大的校园还是那样“热闹”,很多人还在忙碌。
学生工作处无疑是最忙碌的部门之一。招生、就业、暑期留校学生管理、新生入学准备都是常规工作。此外,还有很多自选动作。
7月13日,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暑期训练营开营,108名通大学子与20多位政企精英亲密互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实战训练;
7月27日—29日,第四届全国医学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讨会召开,全国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的130余名专家齐聚我校,共同探讨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8月17日—22日,江苏省高校新任辅导员培训班举行,来自苏州、南通片区高职高专院校的101名新任辅导员参加培训。
“人不能没有梦,有梦想才有明天,有梦想才有未来,在座的同学们,我们愿意在你们筑梦的过程中竭尽所能。”这是学生工作处处长贲智勤在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暑期训练营开营仪式上的感言,也是南通大学整个学工队伍的真实写照。
沉下去 才能腾起来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2014年12月26日,学工处会议室传出讲故事的声音。这是学工处“微党课”现场,电脑里正播放寓言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讲完了,贲智勤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工作谈谈对于《盲人摸象》、《小马过河》等故事的思考。
校二次党代会对学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在全校范围,依托各部门力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方针,构建“大学工大教育”格局。分管校领导江应中副书记多次对学生工作作出指示,要狠抓学风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整合学生工作的相关力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去年12月初,贲智勤甫一上任,就带领部门全体人员开始了“微党课”学习。张雪松、卢志勇、姚春雷三位副处长带头学,结合各自的工作体会,分别讲授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和习近平的《干部的基本功》、新党章和周敦颐的《爱莲说》、毛泽东的《<农村调查的>的序和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电气工程学院陆永平教授也应邀作了题为《基层领导集体的合力打造》的专题讲座。
“学生是最具活力、最有思想的群体,不下去看看,怎么了解学生、为学生服务?!”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让贲智勤深深知道,理论学习不能脱离调研实践。
“……
访谈记录六
访谈时间:2015年4月22日10:00
访谈地点:主校区一二三期宿舍区
访谈对象:彭校菊、成伟华、刘建云、石爱美(宿舍管理员)
……
访谈记录七
访谈时间:2015年4月22日12:30
访谈地点:JXL08 一楼教室休息室
访谈对象:孟庆雨(通信132班学生)、张杰(光信121班学生)
……”
这是学工处助学办科长徐仁成的调研手记。
事实上,和徐仁成一样,全体学工人都沉到了下面。
12月17日,学工处联合后勤集团、保卫处,在三个校区开展公寓安全大检查;1月12日—16日,学工处全体人员分别与门卫、宿管员、后勤工作人员、生活辅导员、宿舍舍长、部分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座谈。4月21日—24日,学工处各科室负责人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离岗调研。徐仁成和学生管理科科长金翼分别走访了三个校区,访谈了学生、教师、辅导员、宿管员等多个层面的三十多人;招办副主任蔡丹丹、就创业中心副主任丛茂华通过调研,突破各自分管工作局限,研究起育人理念;怀孕三个月的高龄孕妇、心理中心主任赵霞,孕吐现象严重,但也不落人后,利用出差间隙参与调研。
“微党课”和调研,让每一位学工人重新审视学生工作定位,感触很深。
“做学生工作,要心怀善念,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关爱,通过我们的真诚,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张燕如是说。
“育人工作没有时间设定,需要将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奉献出来,用母亲般的爱和恒心,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杨岚岚有感而发。
“学生不仅是我们的培养对象,也是我们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要将学生力量发展成促使学校进步的动力。”周春娟深刻体会。
“结合‘大学工’和‘全员育人’的理念,招生工作可以与育人工作相结合,譬如对同一专业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学习差异等进行数据分析,为育人提供指导帮助。”这是孙进的思考。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些曾经忽略的东西,获得额外的收获。”张振兴在日志中写下这段话。
……
大家对各自的工作进行梳理回顾,重新定位岗位职责,同时通过沟通交流,对部门其它科室和学校其它单位的情况也有了全面了解。如何打破壁垒,形成育人合力?每一位学工人的都在思考。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调研初期,有宿管员反映,不少学生贪玩晚归不归,学风受到影响,也给学校造成不良声誉。于是,处长带着副处长们,副处长带着科长们,在夜间11点对学生宿舍区进行不定期抽查,贲智勤甚至直接到保卫处监控室蹲点。
遗憾的是,收效甚微。
于是,大数据被引进学生工作。
2015年寒假,在后勤与现教中心的积极配合下,短短十天时间,所有的宿舍都安装了门禁系统,过了门禁时间的同学必须刷校园卡方能进入宿舍,包含了姓名、学院、班级、宿舍号在内的晚归学生信息,当即就可以在电脑中查询。
根据电脑数据,学工处对每晚晚归人数进行通报,考虑到学生心理,整个过程坚持以生为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最初的按区域通报,到按宿舍楼通报,到按学院通报,再到最终将具体晚归名单通报各学院,由学院问询学生,了解具体情况。两个多月后,最初令人眼花缭乱的密集信息只剩下十几个,晚归不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若说学工处上半年接受的最大考验和最严格检验,当属2015届毕业典礼的组织协调工作。对此,校领导寄予厚望:办一场温馨难忘的毕业典礼,为学生送别祝福。
副处长张雪松挂帅,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新场馆、新形式拿出了三套方案。要确保6000多名毕业生亲历毕业盛典,最多容纳2000人的体育训练馆内必须举办三场毕业典礼。
那段时间,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要在有限的空间摆放尽可能多的椅子,但又必须留有相对舒适的空间,勘察规划组陈炜,随身带着笔尺,每天无数次穿梭于场馆和办公室之间;绘图组新晋辅导员王潇绘制的场馆示意图精确到实地的分米单位,哪一排几张椅子丝毫不差;颁奖组杨岚岚,对礼仪动作反复纠正,短短几分钟的颁奖仪式排了又排;文案组唐新林,将每个发言人的讲稿精确到十秒以内,以保证三场典礼的顺利衔接;协调组金翼变身中通枢纽,在部门之间,科室之间,不停的重复着商量、协调、汇报、传达、修改……雨天,准备好了装伞的塑料袋;高温,准备好了冰块;就连训练馆周围最近的几个厕所也被找出来,精确的标识在场馆示意图上……
典礼前一天,为了突出温馨的现场感,刚刚出差回来的贲智勤提出工作人员佩戴相应标识的要求,两个小时后,那个后来在典礼现场被很多师生竞相索要的大白怀抱哆啦A梦,书写着I’ll always be with you的创意贴纸就已进厂印制了。
6月25日,一场秩序井然有序、场馆布置简约而隆重、时间衔接卡到分钟、颁奖环节毫厘不差的毕业典礼如约而至,无数师生感动得潸然泪下。
上半年,类似的攻坚战,学工处完胜了一场又一场。整顿学风,劝导整治早餐进课堂现象; “明德修身、励志成才”主题教育活动;首次校园开放日;综合评价招生工作;中国红会党组副书记郭长江来校视察;“毕业季,寻访我的班主任”毕业季特刊;等等等等。
以爱育人 不辱使命
学生工作从来不是朝九晚五的活儿,每到夜晚,各科室的灯光竞相亮着。深更半夜校园内夜巡的学工人,是每个学生默默的守护神。不论大事还是小情,酷暑还是寒冬,一个电话,管理科姜衍、唐新林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今年4月,学工处搬迁到综合楼,由于综合楼设有门禁时间,每晚11点,大楼管理员会准时敲门赶人。暑假中,为了备战“三创”训练营,就创业中心的刘霞和姚蓓经常加班至深夜忘了时间,管理员无奈的说:假期里,你也让我早点休息吧!
招生季,分管副处长卢志勇,近四个月的时间扑在招生一线,放假后,更是干脆以计算机楼三楼的招录现场为家,在办公室和衣而眠早已习以为常。
学生工作不分节假日,周末拉上孩子:走,陪爹(妈)到校园里转转。那是家常便饭。思政科唐新林上半年全休假日,仅仅5天。副处长邵春明的夫人在女子监狱工作,经常需要值夜班,长久以来,邵春明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对孩子的照顾,自从加盟学工处后,他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让父母照顾。
学生工作经常需要把自己当作铁人。副处长姚春雷在“三创”训练营开营前一天,突发重感冒,高烧38.7℃,但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坚持带病主持开营仪式,带领学员奔赴各处参观学习,参与每晚学员的分组讨论,活动一结束人就瘫倒在沙发上。心理中心张晓玲,今年53岁,患有眼疾。处领导照顾她的年纪和身体,一些值班和加班就不安排她。她却主动要求排班:“我儿子已经成家又不在身边,其他同事的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付出 不一定和收获成正比,但收获却一定是和付出成正比。
8月16日,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邮寄完毕,我校2015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全部结束,计划招收本科新生9075人,实际录取9381人。其中,江苏省内,我校音乐类专业投档分(专业分)高出省控线32分;体育类专业投档分(综合分)高出省控线45分;美术类专业投档分(综合分)高出省控线80分。本二文科投档分高出省控线15分;理科高出省控线17分。江苏省外,我校在安徽本二批次文理科投档分分别高出省控线35分和34分;山东本二批次文理科投档分分别高出省控线59分和53分;福建本二批次理科投档分高出省控线101分;黑龙江本二批次文理科投档分更是分别高出省控线82分和103分。
一个个华丽丽的数据,为今年的招生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在现教中心的鼎力配合下,新生入学网上报到系统已见雏形,新学期将面向2015级新生试运行;学生校园一卡通信息数据终端也将面向学生工作开放,相关数据分析将为今后的学生管理、助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率和便捷。
8月19日,金翼收到15届毕业生商学院国贸111班沈佳乐同学发来的微信。“金老师,我已开始上班咯,我会永远记得老师们给我留下的最后礼物,谢谢你们一直与我同在。”微信里,大白怀抱哆啦A梦的贴纸贴在办公桌的挡板上,一旁沈佳乐的笑脸灿烂美丽。
暑假即将过去,新一轮的忙碌即将开始。经过学校科级干部调整后的学工队伍,为其他岗位输送了人才,自己也更换了新鲜血液,学工处掌门人贲智勤已经开始酝酿新一轮“微党课”的学习。“只有坚持研究的态度,始终保持对学生工作的敬畏之心,才能切实肩负起全心全意为每一位学生服务的担当。”
记者手记:
这篇通讯缘起于学工处管理科科长金翼的微信朋友圈。学生管理科有夜巡守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于是在金翼的带领下,我领略到很多校园深夜或清晨寂静的美丽。6月26日晚,金翼一条关于女儿金歌载歌载舞的视频微信打动了我。微信配文是:三天没见到她了。那段时间为了毕业典礼,金翼早出晚归,深夜回来,孩子睡了,大早离开,孩子还是睡着。
因为关注,渐渐了解,加班对于学工人而言不是偶发的现象,而是近乎半常态的工作状态。于是萌生了走近,了解,展示学工人的想法。
采访中,学工人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一个人是一支队伍。所以一个人也是一串故事。比如赵霞,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周日为学生作心理咨询。比如钱宇凤,夫妻异地,一个人带孩子,今年学生宿舍搬迁,她把孩子扔给家里老人,每天大早5点来到搬迁现场,同事考虑她的困难,提议为她分担,她说:一个人辛苦就行了,不要让更多人一起辛苦了。比如徐仁成,认真核对发放每一笔助学款,却“公私不分”,每个月拿出自己的工资捐助贫困生。比如姚蓓,创业就业一起抓,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生生练就成个女汉子。比如刘逸巍,作为部门年龄最大的老学工,具体负责伯藜学社的管理工作,时常与学生谈心交心,鼓励陶学子们筑梦圆梦。学工处年轻人较多,孩子的年龄都差不多,不是在上幼儿园就是刚刚成为小学生,但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时候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他们已经习惯将学生放在首位。
但由于篇幅、主题、能力所限,只能展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的故事都没能叙述。
而采访中,贲智勤处长也一再强调:这些工作、这些成绩,并不仅仅是学工处一个部门的努力,是各部门各学院通力合作的成果。但因篇幅所限,就不在文中一一赘述。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是作家刘瑜的一篇文章。她说,“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那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说,学工人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是指对待工作的方式。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去战斗,能够统领全局,能够临危受命,能够随时补缺。
假期的科级调整,一些人离开了学工处,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一些人加盟了学工处,将在老学工人的带领下,成长为一支新的队伍。
在通大的校园内,还有很多人,默默无闻的以一支队伍的力量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让我们叙述更多有关队伍的故事,让一支队伍带动更多支队伍,让每一个通大人都能够成为一支对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招兵买马,有信仰、肯担当、爱奉献、不言败的队伍。
(校报记者 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