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12月4日
我校创业就业工作经验走向全国
校党委书记成长春赴京出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作典型发言
12月4日,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书记成长春应邀赴京,作为全国仅有的三所高校代表之一,代表我校在教育部主会场作题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典型交流发言。校长程纯,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副校长顾菊平在我校分会场参加会议。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现场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2015年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分析当前就业形势,部署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袁贵仁强调,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社会主义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袁贵仁部长亲切会见成长春书记
袁贵仁就全力做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建立就业指标统计体系,健全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长效机制。
成长春在大会典型发言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构建多元化全方位链条式创新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就业双丰收的主要经验做法。
他说,南通大学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课程教学;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搭建“双实双业”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创办企业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依托学科特点拓展就业渠道,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对接,强化就业创业“个性化”指导服务。多次荣获全国和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15年大学生创业人数同比增加25%,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主持会议。黑龙江教育厅、宁波市政府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通大学、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作典型交流发言。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普通高校代表8700余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院、保卫处负责人,学工处、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学工办和分团委负责人、联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创业工作人员在我校分会场收看了会议。
校长程纯,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副校长顾菊平
在我校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前,袁贵仁、林蕙青会见了与会发言的五家单位代表,肯定了各单位创业就业工作取得成绩,要求将五家单位在创业就业工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以各种方式向全国宣传推广。
袁贵仁、林蕙青会见发言单位代表
12月5日《中国教育报》3版全文刊发成长春书记发言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多年来,学校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了创业就业双丰收,多次荣获全国和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2015年大学生创业人数同比增加25%,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全程化”课程教学。学校是江苏省最早一批将创业就业课程列为必修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十余门课程。健全必修课、公选课、网络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与实证研究项目获教育部基金资助。设定6个创新创业学分、6个素质拓展学分、3个社会实践学分,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率达100%,课程建设反馈调研满意度为99.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学与科研、专职与兼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师资团队,现有国际认证创业教练、国家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等创业导师200余名。
创新创业活动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坚持科教协同、产学协同,加强实训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创业项目数和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开展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搭建“双实双业”实践平台,开放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创新创业工作室。现有校内创业教育基地14个、创新实践基地17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411个、创业实践基地539个。助力学生创办企业,形成“训练营—项目库—创业苗圃”一站式培育机制,每年培训近千人,近5年累计1080个项目入库。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设立学生创业管理服务中心,提供免租入驻。学校设立学生创业基金、成才发展基金、科技园种子资金等1200万元,筹集社会资金1300万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就业创业指导强化“个性化”服务。通过落实政策、拓展市场、困难帮扶等方式完善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每年提供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达121以上。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印发就业创业知识手册、就业指南读本,自主开发网上课程。通过就业工作坊、团体辅导等方式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地方妇联组织开展巾帼牵手活动,女企业家和女大学生结对帮扶。对弱势群体采用“一生一策”、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等方式帮扶。依托学科特点拓展就业渠道。文科专业将就业率考核与专业资质考核进行捆绑,医科专业拓展高质量的实习就业基地,工科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差异化指导与服务模式,提升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对接,依托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联盟,结合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形成多重覆盖的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学生求职意愿自动匹配,推送个性化就业服务信息,实现智慧就业。
来源:校园新闻网
编辑:顾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