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平台
序
周建忠
玄圃茫茫,扶摇直上九万里;
长江浩浩,奔涌而下五千年。
俊采星驰,河清海晏平原绿;
三水交汇,江左淮南半岛烟。
咸淡人生,书香一瓣;基业百年,鸿烈三笺。
春秋代序,日月不居;百花惊艳,风正荷妍。
青青子衿,欲通古今之变潇潇引路,勇驱天人之阡。
人物平台,争春万树;生生不息,瓜瓞绵延。
在“0和1”的碎片时代沉淀一种悦读生活
走进“一默如雷”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在追求速率,就连阅读也是如此。告别了甲骨青铜、竹木简帛,从纸张到屏幕,阅读开始变得轻盈与丰盛:人们用指尖的轻轻滑动取代捧籍苦读;用便捷的互联网络取代走进书店。一种让人“舒服”的浅阅读模式正重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被称之为“碎片”的时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捧。
而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拥有单篇网络文章10万+点击量的——成云雷教授。
在“0和1”的碎片时代如何沉淀一种悦读生活?带着这样的问题,小编走近“一默如雷”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
成云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作家。现任南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廉政文化研究》杂志执行主编,南通大学“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研究员、南通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其著述既有相对严肃的学术著作,曾经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名刊发表高质量的专业研究成果,三次荣获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也有颇具阅读趣味的通俗读物,代表作《趣味哲学》两度再版,前后重印20多次,《悦读大中国》系列版权输出海外。2015年成功地从纸质媒介创作人转型为新媒体创作人,并且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和关注。
推开成教授办公室的门,看见他正专注地敲击着键盘,手边摆着好几本与《红楼梦》有关的书籍,身后满面墙的书是他工作的背景。走近看,老师正在“今日头条”这个网络平台上发布文章。我好奇地询问成教授这是在做什么?成老师笑着说:“与时俱进,网络发布文章。”随行的小伙伴有些惊讶:面前的这个已经年近半百的教授,居然在网络上发布文章,而且一些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二三十万,最多单日单篇阅读量超过50万。带着这份惊讶我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1 -
碎片时代你得会讲故事
访问一开始,成教授便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用来发布作品的网络平台:《今日头条》。
去年7月,他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默如雷”。10月份,他注册了头条号“南通成云雷”,并在最近获得了头条号“千人万元”计划资助。
成教授认为在当今这个“碎片时代”,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模式不同。比起传统的灌输、讲道理,网络传播应该用更加多元的叙事模式“吸引粉丝”。成教授在创作过程中的故事性叙述恰巧满足了当今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各类读者需求。“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写文章,那就有人愿意读你的东西。”成教授接受采访时说道。留心成教授的头条号——南通成云雷,可以用四个短语概括形容其写作特色: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大众化的语言,高品质的思维。在这个读者注意力被其他媒体不断打搅的碎片时代,通过讲故事,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阅读情境,把道理和知识揉在故事里,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成教授还强调,新媒体阅读是一种更加注重平等交流、分享、互动的阅读模式。成教授认为,在当今时代,要想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观点,要想文章有读者,那就必须要有趣,而有趣的入口恰好就是讲故事。
- 2 -
“经典”构建起的“通俗”
“碎片化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媒体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信息,由于缺乏完整的阅读时空,思考往往是缺席的。采访中成教授也提到,现在很多同学都习惯在手机上阅读,无论是在社交网络里还是阅读平台中,随机打开一个屏幕就可以看到任何文章。
诚然,这种阅读模式是便捷的,但却无益于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增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因此他认为要想真正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就必须要阅读经典。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经典的学习和接收。有位大学问家说过“整个文化就像一幢大厦,大厦的底层就是经典”。的确如此,对经典的阅读就好比造房子时打的根基。只有基础打得牢固,才能造得稳。而在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中这样的经典比比皆是: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金刚经》、《坛经》,还有大量优秀的文史类经典……对于这点,我想成教授就是一位优秀的经典阅读者。看过他作品的人会发现大多都是写他自己对于四大名著的解读,虽然看起来只有千字,底蕴却扎实深厚。《盗理》这本书成教授只用了40天就写好了,为何如此之快我想很大程度取决于成教授对《水浒传》的熟悉程度。听教授说他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读,前前后后大概读了十几遍,年纪轻的时候,《水浒传》不少段落都会背。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成教授不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更轻松,而且在阅读网络文章时也更容易理解各方的观点。成教授指出网络传播不可能像纸质书籍一样详细,因此你必须得写得通俗易懂。而表达通俗的前提需要用阅读经典支撑。
- 3 -
150字背后的惊人阅读量
在访问进入尾声时成教授谈到了自己对网络媒体的认识。他说网媒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潮流,是这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我们需要尊重和适应。成教授就他个人而言举了一个例子:他写《廉政微阅读》。这本书大概是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创作,内容涉及从古至今中国的廉政故事,共有500条,每条150字左右。而150字在现在就相当于一条微博的体量。字数很少但却受到热捧。这种阅读模式不仅迎合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小屏幕阅读,还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的趋势。所以《廉政微阅读》出版以后影响非常大,在短期内重印了3次,并且被推荐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书目,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确定为学员宿舍标配书目。事后成教授回忆为何当时自己会想到这个点子时,就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碎片化阅读。诚然,在这个信息超载、阅读微碎的时代,一个作家提供仅150字的作品更易于在自媒体平台传播和分享。大众阅读呈现越来越短的趋势,而且在这越来越短的内容里面可能人们更加喜欢的是有故事、有情节的内容。每个网络作者都在试图把几千字的东西浓缩成150字。若要让这150字有深度有力量,背后可能需要10000字、100000字,甚至更庞大的阅读量。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永远只是一角,而它在水下有多么庞大和稳固你永远无法想象。
“碎片时代”已然到来,而从成教授身上看到的却是“碎片”表达背后日积月累和反复推敲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唤起了我们所有人的阅读信仰。读他的文字,仿佛屏幕里也透着墨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南通成云雷》——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大众化语言,高品质的思维。
撰稿:朱 月、杨镇潇
图片:赵世承
编辑:朱 月、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