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大人物志丨潜心交通心理研究 甘做科学进步的幕后英雄

南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通大人物志丨潜心交通心理研究 甘做科学进步的幕后英雄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平台

南通大学

周建忠

宇宙茫茫,紫气萦回三万里;

神州渺渺,大江奔涌五千年。

俊采星驰,河清海晏平原绿;

三川交汇,江北淮南半岛烟。

咸淡人生,书香一瓣;基业百年,鸿烈三笺。

春秋代序,日月不居;百花惊艳,风正荷妍。

莘莘学子,欲通古今之变;湛湛良师,勇驱天人之阡。

人物平台,争春万树;

生生不息,瓜瓞绵延。

南通大学

潜心交通心理研究 甘做科学进步的幕后英雄

记我校交通安全与心理技术保障研究团队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自古人类就一直有着探寻自然的梦想。《西游记》里,孙悟空潜入“龙宫”索取宝贝的情景,小时候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为了向深海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如今深潜水是世界各国正在攻克的尖端难关,而实现深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

2010年,交通运输部在我校批准建设航海心理学与潜水医学实验中心,计划总投资4800万。该中心的主体项目为“200米饱和潜水系统”,经过2年装配完成,是国内高校建成的首个饱和潜水模拟系统,这也是全国首个部队以外,在学校内部建立的模拟实验舱。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从1975年到2015年,从最初的20米到今天的320米,40年间,我国的饱和潜水深度正在一点点加大,每一点深度的下降,都是科技的突破。有这么一群人,默默隐于背后,做着这些成功的幕后英雄。他们不断地研究、实验,用他们的智慧与坚持为这一领域提供知识、技术的支撑与保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的潜水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

在通大,在我们身边,就有着这样一群无名英雄,默默地为我国的航海科学事业贡献他们的年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揭开这数十载光阴,探寻这光阴背后的故事。

小白楼里有乾坤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在通大主校区的“东大荒”,除了一座高大的体育馆,一座击剑馆,还有一栋两层的小白楼。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去拜访的地方——航海医心理学与潜水医学实验中心。

在小白楼的一层,分隔着几间办公室、一个会议室,从事交通安全与心理技术保障研究的团队就在这里研究出许多高深的心理和医学方面的成果。这是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理事长戴家隽研究员领头的科研团队,成员分别包括从事道路交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研究的莫闲副教授和王华容副教授;从事潜水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研究的王佳丽博士;从事航海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研究的施利承博士;从事实验室管理、交通心理学技术与方法、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研究的缪绿青老师以及从事饱和潜水及医学保障研究的彭彬老师。

上到二楼,依此排列的交通研究设备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我们的200米饱和潜水实验室,里头是我们的200米饱和潜水舱,在国内高校,这可是唯一的一个200米级别的……这是我们的脑电测试仪,用来监测潜水员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这是我们的驾驶模拟器……这些设备总价值约有2200万,都是由国家的交通运输部投资的。”他们的言语里是满满的自豪。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因为巨大压力使人类生命无法承受,深海一直是人类进入的“禁区”。据戴家隽研究员介绍,潜水深度每超过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饱和潜水”技术,就是让潜水员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来适应高压环境,可以长期在深海进行作业。饱和潜水常用于深海救捞作业和海洋资源开发,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是人类目前在挑战海洋的过程中最高端的技术。

“虽然我们国家的航海医学研究现在还在起步,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前景肯定很好。大部分的资源都在海里,我们要学会向海洋要资源,要从黄色经济向蓝色经济发展。资源怎么去开发,石油管道怎么去铺设,电缆怎么去铺设,潜水如何把他们接上,这些都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建立保障——生命保障、医学保障、心理保障、环境保障、营养保障,让他们更好地工作,而这些,也正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嘿!他们这样进行研究!

南通大学

4名潜水员,200米模拟水深,12.2立方米生活空间,持续试验260个小时,从2013迈进了2014。2014年1月7日,清晨6点,舱门开启,潜水员们完成任务顺利出舱。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潜水员出舱合影

南通大学200米饱和潜水系统模拟试验宣告成功。此次试验成功,标志着历经两年,国内高校首个200米饱和潜水模拟系统在南通大学建成。这一令人振奋的实验成果就诞生在眼前的这座饱和潜水舱里。南通大学

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背后的付出却是巨大的。在实验过程中,舱外的数十名科研人格外忙碌:记录潜水员进舱、实验过程、实验设备、潜水员反应;和舱中的潜水员通话,时刻关注他们身体状况;为舱内人员提供必要生活物资。舱内温度大约在24~25℃,比较宜人,但压强是常压的21倍,未经训练的常人一般难以忍受。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必然要为舱内的实验人员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前期准备的心血自然也无法细数。

“除了潜水员,我们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海员。他们长期在海上生活,由于环境恶劣,消息渠道闭塞,与人缺少沟通,产生抑郁的几率就会普遍大于常人,且情绪波动较大,更富有攻击性。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一群体进行心理干预,采取措施改善海员的条件,使他们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这对安全航运就有好处。”施利承老师介绍说。

他们如今正在进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项目“我国航运业船舶技术人员状况调查”,在全国23万名海员中分层随机选取1万名高级海员进行调查,了解当前海员的生活、工作还有心理方面的状况,同时他们也在着手进行海员心理健康量表、海员心理应激源量表等测量工具的编制。据戴家隽研究员介绍,在今年,他们也将着手进行饱和潜水500米的研究实验。

道路交通安全心理研究是这个团队的另一研究方向。近几年该团队专注于长途客运交通事故预防的心理技术开发,交通情境对驾驶安全影响以及儿童行人技能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且该研究团队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与南通市汽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其作为示范试点。

南通大学

图为儿童在接受交通心理测试

南通大学

图为被测者在使用模拟驾驶器

短短5年,这个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申报专利1项,合作制定和获得国家标准1项,合作制定部级标准1项,编制完成长途客运驾驶人综合测评系统、海员心理测评量表3项,编写出版培训教材2部等。几番辛苦耕耘,终得累累硕果,他们值得我们鼓掌!

嘿!“古板的”研究员不古板!

南通大学

当我们提到研究所里的研究员,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可能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对于我来说,研究员?古板!严肃!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在工作中,他们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但在工作之外,他们也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追求,有他们独特的热爱生活的方式。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工作时的他们

戴家隽研究员说:“搞科学研究不光要研究,也要有爱好。爱好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

他自己就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多次参加我校乒乓球校长杯比赛,并作为学校乒乓球团体中的一员参加过江苏省乒乓球赛的团体比赛,还拿了亚军。

王佳丽老师更是徒步旅行的爱好者,把江浙周围的大山美景都走了个遍,甚至还走到过西藏,把她的脚印烙刻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施利承老师看上去文文静静,却也是多才多艺,除了喜爱唱歌,画画也是极好的。“我们的一些实验材料可都是我们施老师画的!”旁边的老师笑着说。

更让人惊讶的是王华容老师,别看她一介女流,篮球可是她的强项!在她的带领下,研究所里的女将们曾经在校教工女子篮球赛上意气风发,一举拿下第三的好成绩!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在科研之余,同样也会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带着一个运动记步手环,互相之间竞争,还会评月冠军、季冠军,更有小奖品作为奖励。朱俐所长笑着说:“我每天都要求自己跑10000步,因为平常研究坐的比较多,不然也是坐着看书,锻炼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要自我督促。”

这样一群说起各自的爱好便藏不住笑容的人儿,你还会觉得他们是刻板的一群“研究员”吗?当然,NO!

戴家隽研究员称那些为海洋事业奋斗的海员和潜水员们为“英雄”,因为他们为这项危险性的事业贡献了太多。而在我心里,以戴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也同样是背后的无名英雄。他们为海洋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作业人员提供了健康与安全保障,我们为他们的精神喝彩,也期待着他们能继续倔强地在蓝色海洋上驰骋出片片浪花!

采访:顾颖慧 杨镇潇 鹿铭

撰稿:顾颖慧 杨镇潇

编辑:顾颖慧

图片:吴娟娟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通大学-通大人物志丨潜心交通心理研究 甘做科学进步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