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大人物志丨藏在校园里的“工匠精神”

南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通大人物志丨藏在校园里的“工匠精神”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化平台

南通大学

周建忠

宇宙茫茫,紫气萦回三万里;

神州渺渺,大江奔涌五千年。

俊采星驰,河清海晏平原绿;

三川交汇,江北淮南半岛烟。

咸淡人生,书香一瓣;基业百年,鸿烈三笺。

春秋代序,日月不居;百花惊艳,风正荷妍。

莘莘学子,欲通古今之变;湛湛良师,勇驱天人之阡。

人物平台,争春万树;

生生不息,瓜瓞绵延。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校园里的“工匠精神”

在通大,藏着许多你意想不到的能人巧匠。在课堂与书本之外,他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小世界,而这个世界,都由他们的双手一点点编织和创造。本期人物志,让我们走近其中一位手工达人,一起感受她的斑斓世界!

南通大学

心中有古意,巧手配匠心

很多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古装梦,像电视剧里那些美丽的女子一样,挽发髻,戴簪饰,着霓裳,行在青山绿水中。物理师范141班的盛鑫,便是这样一个心怀古意的姑娘。上身着粉色海棠绣花抹胸,外搭一件红色褙子,一袭白色绣花齐腰下裙袅袅婷婷,垂至脚踝,眉眼温和,这便是初见时的盛鑫。

南通大学

虽是个理科生,却有着一颗古典温婉的心,课外的盛鑫,喜欢做一些充满古意的饰品,簪子、发钗、插梳、绢花头饰,在她灵巧的手下,无一不精致美丽。她的工具箱里,镊子、铁丝、胶枪、花片、珠子、簪棍、琉璃……琳琅满目。

彩丝玉带,珠花流穗,在光与影的交错间生出一股清韵,那一些微的古意,似乎便在那微展的花瓣里,在莹润的珠坠里,倾泻而出。每一件成品的美丽,都是匠人的心血。

南通大学

盛鑫说,基础材料虽然容易买到,但手工更多考验的是创意,如何选择搭配,也是一门学问。她拿起一朵绢花头饰,花色粉润,衬以绿叶,珠坠莹亮,随风微动。“这些叶子和下面垂挂的小花瓣都是自己缝的,挑选坠饰也会耗费很多时间,因为总是想搭得更好看一点,做到更美嘛。”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桌上的手工成品只是部分,她常常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一些二手购物平台上去,并不是为了利润,而是把它当做展示自己作品的一种渠道。当问到她今后会不会用自己的这些作品盈利时,她笑着摇头:“这只是我的兴趣,暂时还没有将它商业化的打算。”

南通大学

“不务正业”,自有意趣

盛鑫的兴趣爱好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风姿绰约的饰品,她还喜欢刻橡皮章,喜欢画画,有时甚至会安安静静地坐着,在绢布上绣下她心中的山水。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翻开她的画册,或是橡皮章成品的美丽印迹,或是行云流水的字迹,或是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或是精细美丽的纹饰,一页一页,一刀一刀,都刻得细致用心。在她的橡皮章里,有那么几块并没有刻完,她略有惋惜:“这几块都是刻到一半刻坏了,刻不下去,又舍不得扔,就放那了。”到底是花了心思的,应该都是弥足珍贵的吧。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画册里还有许多水彩画,闲来无事涂几笔,留一段美好时光于书页之中。一笔一划,有模有样。我们问她是不是专门学过,她笑着摆手:“并没有,这都是自己按着画册模仿着画的,跟专业的差太多啦!”

南通大学

“我从小就喜欢手工,也是受奶奶影响吧,因为我奶奶手也非常巧,会做很多小玩意儿。虽然我妈总是觉得我这是瞎鼓捣,不务正业,没什么用处。”盛鑫笑着说。在她看来,虽然鼓捣这些小玩意儿会让长辈觉得“不务正业”,但是如果人连一个爱好都没有,那么人生也太无趣了。当然,在追求自己兴趣的同时,也不能真的就完全不务自己的“正业”,要知道,盛鑫在拥有这么多爱好的同时,也是校一等奖学金的得主。

在室友眼里,盛鑫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喜欢做什么,便会去尝试,极具行动力,她会把对兴趣的追逐变为现实。盛鑫说,她今后还想尝试纸艺和编织之类的手工,灵动轻盈的纸张在手里肆意绽放的样子,对盛鑫而言也极具吸引力。

南通大学

给自己一个“不务正业”的理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盛鑫正巧印证了这句话。

无论是做手工,还是画画、刺绣,她全凭着对兴趣的一腔热忱,自己找教程,一步步地摸索,从来没有老师,却能在她多彩的精神世界里建造着属于自己的楼宇回廊。

南通大学

其实在通大,像盛鑫这样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做得十分出色的能人巧匠不在少数。通过盛鑫,我们还了解到中师的徐蔚莼,历史师范的许懿等,她们和盛鑫一样,都是手工达人。

人总是需要一些爱好来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无论是手工、旅行,还是读书、音乐,它们是我们心灵的一部分。有时候,给自己一个“不务正业”的理由,给自己一个沉淀下来做一名“匠人”的机会,反而更能认清前行的路。

浮华当下,像盛鑫这样的 “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回味。

撰稿:顾颖慧

图片:吴娟娟 杨镇潇 顾颖慧

编辑:顾颖慧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通大学-通大人物志丨藏在校园里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