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 那些时光剪不断的师生情

江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教师节 | 那些时光剪不断的师生情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亦是感恩的季节。岁月变迁,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年龄几何,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谊。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选取了部分学生、校友作为采访对象,回忆恩师带给他们的感动,感怀朴实而又感人的师生情谊。

江苏大学

我的“忘年交”

江苏大学

第一次见到张世芳老师是在1997年的《泵与风机》课上,刚上课张老师就说:“你们是我的关门弟子,我现在已经不是一根蜡烛,只是个小蜡头了……”诙谐风趣的开场白让我们一下子都喜欢上了这个即将退休的老教授。

2003年,教研室安排我听张老师开的一门课,让我成了张老师的一个忘年交。那年秋季开学,学院开设的《管道工程》一直延聘张老师为本科生讲授,于是安排我去听张老师的课,以便今后能接上。老师已年近七十,但是他早早就在教室了,课前的聊天让我惊讶得知:就在暑假期间,张老师因中风住院,后听说一时没有老师接这门课,于是坚持来上课。铃声响后,张老师对大家笑着说:“我刚从医院回来不久,如果上课的时候我倒下了,就马上给你们学院黄勇强老师打电话,他会送我去医院,大家不要紧张……”然后写下自己的住宅电话,说:“这是24小时开通的,大家有问题直接拨打,我随时为大家解答。”该课程是选修课,第一次只有30多人,但到了第二次,来了不少同学,一直到课程结束,没有人缺席。张老师风趣的言谈,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让每个听课的人意犹未尽,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

此后我慢慢知道,张老师是镇江人,1958年从河海大学毕业后就去了黑龙江水利厅水利研究所工作,直到1980年调回镇江市农机学院,其间为研究北方爆炸冻土的无硫炸药时被炸伤了,人被扔出3米外。此后无硫炸药在黑龙江省得到了推广,但张老师的身上却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痕。对生活的无限乐观和热情使张老师在谈论这些事情时轻松恬淡,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夕阳无限好,显赫照大地;星星有微光,夜行指方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计其他。”张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一直感动并激励我不断向前。(环境学院安全工程95级 欧红香)

亦师亦友亦家长

江苏大学

谈到我的博士生导师程晓农教授,总想在他的名字前面加很多修饰词,反反复复几次,最终不过“师”“友”“父”三字而已。在江大的这些年,他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一直推动着我走到今天。

我从未见过,一个年近六旬的教师投入教育时,那股热情竟还像二十出头的小伙一样,完全忘记了自我。还记得那年他指导我科研立项,缺乏经验的我总会犯错,他却一直鼓励我,教我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探究创新。我们每天白日实践,夜晚交流,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像是在完成一个精致的工艺品,一步步严谨小心,又怀揣激动和期许。当赴美留学的机会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刻,觉得终于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和期望。这样严谨严肃的他,在我生活中却扮演着亲密的好友角色。去年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忙得焦头烂额的我怎么都没想到,远在千里的他会暂时放下手上繁忙的工作,亲自坐车到广州,帮助我准备竞赛事宜,给我加油鼓劲。在广州,他陪着我整整吃了5天的盒饭。简易的休息室里,身边手捧盒饭,一头白发的他,亲切得就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段时光,足够以后的我回忆起来仍心存感激、感恩、感动,不再孤单。

在校园的这些年,学习知识,累积经验,以备将来千里之行。有良师,则可以指正,以免误入歧途失了方向;有益友,则可以匡扶,以免力有不济半途而废。良师益友兼而有之,指导、提携、支持,于我们的成长就大有裨益了。程老师正是这样的良师与益友。毕业那天,我们都哭成一片,不是矫情,是我们真的很爱他!

(材料学院博士生 周亚洲口述 学生记者郑菁菁整理)

点滴师恩伴我行

江苏大学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回顾在江大读研的三年,有太多的感动和难忘。这三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三年;这三年,是我最留恋的三年。这三年中,对我最好,让我感动最多的人就是恩师金丽馥教授。

金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我的一生。记得我刚开始写作论文时,写出的文章错误重重,毫无价值,但恩师一直不断鼓励我,每次我去她办公室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对我说,我的文章有了进步,但有些地方还需提高,还要多去图书馆,多学习多钻研。她总是耐心地指点我哪里还要修改、补充、完善。正是在她谆谆教诲之下,我后来才发表了多篇论文。现在有时候会有人问我,你好厉害啊,怎么能发表那么多的文章呢?我想说的是,有了这样的导师才会有我的每一点成长,我的恩师才是最厉害的。

在生活上,恩师更是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我。永远都记得,金老师和我一起吃大娘水饺、吃馄饨、吃泡面的场景,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是暖融融的;永远都记得,那年父亲生了重病,恩师听闻后,不仅自己拿出工资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还帮我联系好心人王玉女士,让我每个月都有了稳定的生活费;永远都记得,恩师曾帮我介绍女朋友,陪我一起去相亲,在相亲的过程中,她就像母亲一样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此生荣幸遇恩师,难以回报,唯有努力做一个像恩师一样的人,热爱生活,珍惜爱情,做人厚道,为人善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家庭负责,对工作尽心的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09级研究生 冉双全)

异国他乡遇“亲人”

江苏大学

关于出国留学,很多美好的记忆都会随着时间而消散殆尽,但提到江苏大学,茅海燕老师一定会是我最先想起的人,她给予我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一回想起同行的时光,内心就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在校期间,作为一个汉语爱好者,我报名参加了“同乐江苏外国人汉语比赛”和“北京汉语桥比赛”,自从确定参赛以后,茅老师每天都会替我纠正发音。对于我这个外国人而言,三声和二声分不清始终是“硬伤”,茅老师就一遍遍地通过朗诵让我来感受其中的差异。刚刚获得晋级“同乐江苏”的资格后,因为下雨天行走不小心,我摔倒骨折。望着打着厚厚石膏的脚,除了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决赛迫在眉睫的苦恼。茅老师很快就看出了我的心思,“没关系,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勇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像是一颗定心丸,我内心的顾忌一下子消失了,进而加倍努力地准备。

去北京参加比赛时,茅老师拖着我的行李箱,忙前忙后,在火热的阳光下,汗水聚集在她脸上浅浅的皱纹沟里,又慢慢溢过脸颊,拖着疲惫的身体,她还不时提醒我“上下楼梯小心”、“前面有阶梯,慢点”。她还亲自担任换药师,小心的取下石膏,仔细清洗、换药,再一丝不苟地包扎。决赛当天,她帮我穿上自己花钱精心挑选的韩服,搀扶着我上下台,成为我的另一只腿,每每回想起这些细节,眼角总会出现温润的泪水。回到韩国,我总是很自豪地向同学们讲述像亲人一般的茅老师,讲述温暖的江大、美好的中国!

(韩国交换生 朴晙惠口述 学生记者 邹仁英整理)

我和“老乡”的那些事儿

江苏大学

黑黝黝的皮肤透露着一股老实人的忠厚,心形的发线轮廓彰显着对生活的乐观,这是“老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老乡”是我们班的模电老师李彦旭,因为同是山西人,大学四年我一直喊他“老乡”。

“老乡”喜欢讲故事。有次课间,“老乡”和我聊起找对象的事儿,我说周围哥们都成双成对了,许是语气颇为失落,“老乡”就讲起了他大学单身四年之后才找到感情归宿的经历,他拍拍我的肩膀说,红花耀眼,绿叶也有绿叶的价值,你我都是“绿叶”类,不断提升自我,就会有底气与魄力,面包会有哒,爱情也会有哒!说来,“老乡”也算是我的情感导师啦! 或许是地域亲近关系,我与“老乡”接触比较频繁,私底下他也很愿与我交谈,知道我想念家乡的面,他多次邀请我去他家里吃面,因为种种原因,我却未能成行。毕业前的谢师宴上,我跟他喝了好几大杯,聊天时,他开始埋怨我:“你来镇江四年都不来我家吃碗面,我知道你们喜欢吃面,山西人都喜欢,你们总说和我是老乡,却从来没尝过我做的老家的面。”话音未落,“老乡”和我的眼眶都红了。毕业了,却未曾吃过“老乡”家里的家乡面,现在想来确是憾事一桩啊!

大学结束的很快,但美好的故事和有趣的人却永远不会磨灭。教师节快到了,“老乡”,节日快乐!(电气学院12级本科生 赵艺聪)

留学生邂逅中国妈妈

江苏大学

粉红色的气球悬挂在彩带上,留学生的双眼洋溢着幸福,一旁的中国妈妈正手捧外国女儿亲自编折的精致康乃馨。今年三八节在图书馆六楼,柔和的灯光搭配着舒坦的音乐,留学生在邂逅中国妈妈之后,展开了一场真情对白。

给留学生找一位中国妈妈是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高静联合女工委、妇委会、女教授联谊会共同发起的一项爱心活动,共有6对母女结对。“我已经两年没有见过我的亲人了,可是中国却给了我家的感觉,中国妈妈马蔚像亲妈妈一样帮助我,爱着我,和妈妈的每次出行,一起做的每一顿饭都融进我的记忆。”茉莉说到这里转身流下了泪,弹着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乐器冬不拉,把对中国的爱通过音乐传递。来自波兰的葛蓉是一位记者,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来中国求学,与党委宣传部部长金丽馥一家共同体验天伦之乐。活动中来自古巴的李丽和中国妈妈校工会副主席刘永萍当场共舞一曲。

中国妈妈对于留学生孩子的爱并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在结对后,每个月第一周周五下午,图书馆六楼成为中国妈妈和女儿分享交流的好去处。来自喀麦隆的艾瓦拉加入中国妈妈学工处副处长林新荣建的微信群“江大一家亲”,他们一起吃粽子,外出游玩,一起谈心。“连妈,谢谢你带给我的温暖,您是我另一个故乡的母亲!” 这是刘晓玲对江大附小校长连利的告白。

江苏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杨浩贞

稿件来源:《江苏大学版》

官方微博:@江苏大学官方微信:江苏大学(ujsNO_1)投稿邮箱:ujszjc@163.com江苏大学新媒体中心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校园媒体传播平台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江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苏大学-教师节 | 那些时光剪不断的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