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来自平凡,榜样就在身边!日前,学校启动了第三届"感动江大"人物评选工作,经各单位推荐和组委会初步遴选,产生了18位正式候选人。他们当中,既有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的老师,又有在服务岗位无私奉献的职工,还有为爱心公益事业呕心沥血的团队……从今天起,官微君将陆续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感人事迹,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动人之处~
戴立玲:
用执着与爱诠释师者情怀
她是学生眼中“最喜爱的老师”;她是江苏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首届师德标兵;她在工程图学领域辛勤耕耘33年;她为留学生建立了全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她对培养青年教师竭尽全力;她被镇江民生频道称为“教学艺术家”;她被中国教育报“魅力人物”专题报道。她,就是我校机械学院退休教师戴立玲。戴老师的课堂,严谨又不失生动。教学艺术,贯穿了她的教学人生;她独有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的殿堂熠熠闪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和教师。
醉心课堂,她执着教学乐此不疲
从教33年来,戴立玲先后承担过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及其系列课程的教学工作,她从未放松过对教学理论及教学艺术追求。执着,贯穿着她的整个教学人生。 出于对教师这个职业执着的爱,自从她登上讲台的第一天,她就没有停止过对教学法的研究。“我之所以走到今天,真的就是出于对教师这个职业、这个称号的喜爱,乐此而不疲,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而不后悔。”戴立玲告诉记者。 做足课前的每一项功课是她雷打不动坚持的习惯。通过每一次认真的备课,她把自己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以及相关科研成果中的新观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融进教学内容,整理更新充实课件,编写打印辅导材料或讲义,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与补充;每次课前至少提前20 分钟到场准备,与学生沟通“ 预热” 。在教学手段方面,她还创设了新型的集多媒体课件、CAD软件、黑板、模型、展示台、大屏幕及双语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手绘板图与电子课件交替出现,讲解与提问交替出现,中英文两种形式交替出现,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不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发挥,以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管理学院学生邵雷花说:“在课堂上,戴老师是严谨的,但并不严厉,她把乐观的心态和快乐的情绪带到课堂上,使我们能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接受我们文科学生通常感到枯燥难懂的‘图学基础’ 课程。所以,在我们所学的课程中,戴老师的课是到课率最高的。” 多年来,她主持新创并建立的《图学基础》课程体系、网络习题集系统等成果屡屡获奖。在工程图学教育领域展开“大图学”理念,率先研究和创建了面向非工科专业的“图学基础”课程体系。学生们都说,戴老师从点、线、面开始,教他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和描绘一个空间物体,更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如何去描绘将来的人生。他们私下里一直称她为“教学艺术家”。
无怨无悔,她因材施教坚守本真
在2016年5月18日学校“辉煌一课”的课堂上,戴立玲曾经说过:“回顾我的讲台生涯,有过多少劳累,多少困惑,多少委屈,多少失落,而一旦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一双双纯真无邪的眼睛,就什么都忘了,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忘我的境界”。如何教好学生,成为她不倦的追求。
按学校规定,教师批改作业量达到三分之一或一半即可,可戴立玲坚持面向全体。戴立玲主讲的课大都是量大面广的技术基础课,每学年要承担10 到12个班次、2到3类专业的授课任务,仅制图习题作业,每年批改量就达300到360 本,也就是30000到36000页。对此,她也是无怨无悔。她说:“每天不备好课,没改完作业,就不敢休息,甚至会放弃同学聚会、亲人来访等个人的娱乐活动。” 在授课的过程中,她更是刻刻用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神情状态,然后利用作业评讲、课余时间、上机辅导等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现在已是机械学院大二学生的刘梦可,在大一学习工程图学期间, 一度出现学习松懈的迹象, 戴立玲在在他作业上批注“ 你怎么变‘笨’ 了”。看看没反应, 第二次又留言“ 下课后过来找我” 。与戴老师交流后,小刘说: “正是戴老师及时的挽救,才使我的学业没走下坡路。如今, 我已成为一名学生干部。这一切, 应该感谢戴老师不留痕迹的批评教育法。” 戴立玲教过车辆专业的一个学生,是当年高考“严重失手” 的考生。他喜欢数学,可是父母偏要他选车辆专业,他说他看到那些图就头痛,更不喜欢电脑。戴立玲没有搬出说教的一套,而是利用辅导答疑的机会,结合他的爱好与他谈了几次心,并在上机时结合他的爱好,给他布置了一些与数学解析有关的练习,然后再逐渐引入工程图学的范畴, 使他走出了高考的阴影,开始对“工程图学” 课程发生了兴趣。他从内心感谢戴老师使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爱生如子,她倾心育人桃李满园
“老师应该是学生另一种意义上的父母。我亲眼目睹过我的父母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学生的,也亲身经历过我的老师是怎么对待我的,因此当我成为了一名老师后,也不知不觉地对坐在我面前的每一个学生产生一种母爱和责任。”戴立玲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曾经就读于机械学院的石贵峰同学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09年1月3日, 距小石期末考试还有一天时间, 可他突然发现还有一个知识点没搞懂。晚上8点, 他试着给戴老师发了短信, 表达了想让老师补课的愿望。这么晚又刮着寒风,老师会来吗,正在小石疑惑间, “好的, 就在今晚9点半吧。” 戴老师来了短信。他们一直补到10点半教室关门。站在校园的寒风中,小石又把学习和前途规划的想法一股脑儿倒给戴老师听,得到了戴老师对这些计划、想法实施的谆谆指导。“身边有像妈妈一样的戴老师关爱激励着自己,我的学习更有动力了。”每每提起此事,小石都感动不已。他把这件事记在手机的记事本上,时常翻出来看看,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汽车学院培优班的杜飞萍一开始学习非常优秀, 但从作业上发现她的成绩有所下降后, 戴老师暗自留意到,上课时她旁边常坐着一个男生,这个男生对学习不是很上心,有时还逃课。有一天女孩怯生生地来找戴老师,欲说又止。戴老师亲切地说:“我知道你遇到了每一个女孩子都要遇到的问题,我能站在一个母亲的位置上试着帮你分析分析吗?” 接着,她把交朋友与谈恋爱的关系和界限、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她打开了心扉,倾诉了自己的迷茫和不安。经过几次谈心,使她后来理智地处理好了这个问题。不仅她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拿到了两次奖学金,而且还帮助那位男同学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她只是一个教专业基础课的老师,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新生,每年也带毕业设计。学生学习上有了问题找她,对大学新的生活目标感到迷茫甚至厌学时找她,家里亲人得了重病不想继续学业了找她,面对恋爱则有遇到纠结了找她,面临考研和就业的抉择也找她。一年又一年,她从知心大姐到知心阿姨,最后是慈祥的奶奶。一本本备课笔记,一摞摞密密麻麻登记着学生平时成绩的成绩册,一次次在学生自修室和机房的辅导答疑,一次次与学生在生活学习甚至感情上的谈心交心,她始终以自身的暖暖爱意为他们找寻开拓的天地,陪伴他们度过这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江苏大学新媒体中心
编辑:周亦璐 王倩婷
文字:校报编辑部
校对: 刘晓霞
官方微博:@江苏大学
官方微信:江苏大学(ujsNO_1)
投稿邮箱:ujszjc@163.com
江苏大学新媒体中心打造
最具影响力的
校园媒体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