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超长假期”里
我们见识了疫情的猝不及防
也见证了泰院师生的种种担当
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
泰院学生的家长也义无反顾,冲锋上前
他们的“泰”勇敢、“泰”无私
正影响着我们这代泰院人
他们,扎根医院,妙手仁心
“绽放在寒风中的美丽白色雪莲。”
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张杰荣的母亲
疫情初期,身为门诊护士长的袁春兰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自告奋勇要上一线,医院便委之以重任,将预检分诊处这一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交给她。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医院将预检分诊处安置在了门诊部大楼前的小广场上,此时尚是冬天,医护们在帐篷外值守几个小时,双手双脚早已冻得失去知觉。
艰苦的工作负荷,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忙起来就顾不上三餐,还有因长期积劳成疾而患的内风湿,这些都在考验着她的身心,但她从不懈怠,始终坚守在疫情的第一道关口,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作出贡献。寒风虽冷,但是她的内心是火热的,在最前沿阵地的第一道防线严防坚守,她就像绽放在寒风中的美丽白色雪莲。
张杰荣说:“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询问同样的话语,母亲所做的工作看似十分单调,但责任却很重。她教会了我要敢于挑起肩上的重任;面对疫情,她从不犹豫、不懈怠,她日夜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辛勤付出,守住了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她让我明白了爱国敬业、吃苦耐劳的深刻内涵,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人文学院张泽如的母亲
她在南京脑科医院的门诊部工作,由于工作地点是脑科医院,精神病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医院在门诊入口处设置了发热预检点,她的任务是询问每一位来门诊的病人及病人家属有无疫区接触史和发热史,并进行体温测量和隔离。她每天的工作强度都很大,却从未曾叫苦叫累,甚至已经做好了随时前往湖北支援的准备。
张泽如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是真正赤手空拳地在一线与病毒抗争,将无数条生命从死亡的悬崖边拉了回来。在亲眼看到这场不流血的斗争后,我和其他家人一定会自觉主动地在家隔离,尽到我们应尽的职责。我相信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一定能捍卫祖国的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婉昕的父母、阿姨
何婉昕的妈妈是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溧水分院的护士,爸爸是一位介入科医生。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一大家都为了抗击疫情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妈妈积极参加了医院的预检分诊的工作,每日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寒风中为前来医院的发热病人测体温、做预检工作;爸爸在疫情发生后也一直在工作,坚持每日查房、24小时随时待命,有急诊时随叫随到;一起抗疫的还有她的两位阿姨,她们自愿奔赴武汉抗击疫情,坚定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何婉昕说:“身为家人,我既为他们担心,更为他们自豪!他们爱岗敬业,舍弃小家为大家,在疫情面前逆行而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也影响着我。再长的路都有尽头,再黑暗的深夜终会看到黎明,在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会早日结束。”
与他们同在的还有外国语学院顾悦雯的母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卞轩的父亲、教育科学学院包晨曦的父亲……大敌当前,他们不顾危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为子女、父母,他们心怀愧疚;但作为白衣天使,他们救死扶伤、济世救民;作为公民,他们爱国敬业、敢于奉献!
他们,保卫区镇,不辞辛劳
“在哪里都是抗击疫情,但这里更需要我。”
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郑睿的父亲
玉尧村是淮安市淮高镇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随着全区首例确诊病例在村内的出现,紧张的气氛瞬间在这个宁静的村落弥漫开。
本该安稳过年的郑松岩毅然投身到村中的疫情防控中去,他挨家挨户询问状况、指导防护、化解不安,明知危险,却义无反顾。纵使身体不适,甚至母亲因病离世,他也没有停止过手头工作。成长在清代医学大家的鞠通故里,听着一代名医救世治人的故事长大的郑岩松,心里早就埋下了“愿为良医”的种子。长大后,他背着医药箱,走村进组串户,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一背便是23年。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是母亲的儿子,更是百姓的儿子。”他知道大城市的优越繁华,但他知道乡亲们更需要他;他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但他更知道病毒不会放假。
郑睿说:“父亲用23年守护着家乡的平安,作为生物制药班的一份子,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我的专业知识,继承父亲的这份精神,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教育科学学院吴梦婕的父亲、外国语学院赵启涵的父亲、数理学院何承汉的家人等也满怀责任与使命感,守护着村镇或社区的安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再黑暗的深夜都能等到黎明的到来,在他们的鼎力相助下,黎明一定就在眼前!
他们,坚守道路,风雨无阻
“重重困难,压不住一颗赤子心。”
音乐学院张天舒的母亲
她是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科护士长,负责在小海收费站的卡口值班工作。疫情蔓延到南通之后,三个入通口之一的小海收费站成了重点。她作为领导,第一批参加了值班任务,身先士卒,为科室里那些年轻的护士打头阵。天气寒冷,医院里物资紧张,值班人员没有防护服,她只能穿一次性手术衣上阵。车流量大,工作繁重,有时在卡口一站就是八个小时,她常常不敢吃喝,生怕浪费一分一秒。
张天舒说:“妈妈在医院隔离的那么多天,我和爸爸每天在家给妈妈烧菜,晚上爸爸送到医院去。一连很多天看不到妈妈,我真的非常想她,但是我明白,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利益,妈妈这种奉献精神是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
还有教育科学学院周笑的父亲、音乐学院朱齐齐的母亲、孙皓天的父母……他们尽职尽责,努力做好疫情防控、路口卡口值班工作,寒风凌厉,时光难捱,但他们从未退缩。防疫战疫,从不是一部分人的战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向每一位防疫战士致敬!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这次疫情中,泰院的众多学子也跟随着家长的步伐投身到疫情防护的工作中去,他们全家上阵,齐心抗疫。
祖国曾用强壮的臂弯庇护着我们和我们的家庭,灾难来临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有无畏无惧、爱岗敬业的个人,还有一个个勇于担当的小家——我是你大大的港湾,也是国家小小的一部分,国有难,我必行!
他们,舍小为大,舍己为人
“从前大家护小家,而今小家卫大家。”
教育科学学院郑钰涵父女
父亲郑爱斌是扬州市江都区教育系统的一名党员,在得知教育系统成立党员先锋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时,郑爱斌主动报名参加,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与教育系统党员先锋队的同志们一起值守卡口、排查跟踪、张贴宣传材料……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女儿郑钰涵在父亲的感召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南吴社区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工作队伍。郑钰涵挨家挨户上门登记业主信息,对常住人口的姓名、电话号码、有无接触史、体温是否正常等信息做详细记录。
“虽然不及奋战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者那么伟大,但是尽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的内心还是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充实。”郑钰涵很自豪。
数理学院刘亚鸣一家
刘亚鸣的父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疗工作者,却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从年初到现在,他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归家。母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加入了小区的防疫工作,刘亚鸣也会常常协助母亲在小区门口站岗,对出入人员进行登记。
刘亚鸣说:“我相信,只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是的,疫情前线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但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为我们诠释了平凡且伟大的含义。”
李丹耀一家三口、刘舒钰和她的母亲,在这个春节,他们虽然少了一份团聚的温馨,却多了一份坚守的责任,大爱无疆,奉献可贵,这一个个家庭,每一位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能量发光发热。
万民一心,众志成城
勠力同心,守望相助
在抗疫战线,这样美丽的风景随处可见
家长德高树榜样
泰院学子有力量
志愿抗“疫”,我在前方
在不久的将来
14亿国人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END
泰州学院
文案 | 赵雨欣 金璐瑶
美工 | 陈欣媛
素材来源 各学院
责编 | 赵雨欣
审稿 | 沈佳雨
终审 | 路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