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第09版“职教周刊”版面头条醒目位置,刊发了我校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研究员的署名文章《站在高处 想到深处 做在实处——职业学校如何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文章从站位要高,认识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认识要深,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形成机理;举措要实,在职业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等三个方面,解读了职业学校如何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编辑:吴婷)
站在高处想到深处做在实处
——职业学校如何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
庄西真
工匠精神,既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培育工匠精神并使之一传十、十传百,要求我们站位高、认识深、措施实。
站位要高,认识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发端于传统手工业生产过程,凝聚在工匠个体的劳作行为中,体现在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中。在新的时代,需要对兼具传统性、个体化和生活化的工匠精神进行价值重估,审视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质量时代”的到来需要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质量时代”的理念,指出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时代要求在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层面质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开展全方位变革,显著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质量。提高质量的路径有很多,最关键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唯有各行各业人员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总结、体悟并践行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去打磨手中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真正从根源处实现质量的飞跃。
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工匠精神。“高消耗、高成本、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与广大劳动人口的就业。但是这种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促使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强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技术工人队伍做支撑,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弘扬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还是公民层面的“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奋斗与坚持。工匠精神所强调的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不可能诞生伟大的创意与产品,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全身心地服务于工作岗位,专注于每一个工作任务与细节,才能真正体现出“敬业”这一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
认识要深,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形成机理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必须弄清楚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外在特征,了解工匠精神的形成机理,也就是说要了解工匠精神形成和传播的规律。
可以从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身上总结提炼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抽象的、静态的名词,当它与艺术创作、工业生产、手工劳动等不同领域相结合时,会产生动态的、多元的外在表征。从清洁工的马路清扫到电焊工的工件焊接,从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到医生的精准操作,我们需要透过表象,看到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在这些劳动者身上的集成和外显,如专业、执着、敬业、守规、创新等,这就是我们说的工匠精神。精神的东西一定要通过行为来显现。
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从制度到习惯,再到精神,是个体工匠精神形成的机理。观察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制度的规约—习惯的养成—精神的培育,是工匠精神形成的三个步骤。制度约束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第一步,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要为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过程与结果设置明确的规范,以外在的奖惩机制规约从业人员的行为与态度。当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后,从业人员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形成稳定的行为和态度习惯,建立起“工作任务—相应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的联结。习惯的形成是精神培育的前置步骤,也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关键步骤。长期的下意识行为习惯强化了个体对如何工作以及工作的价值的理解与认知,并将其充分地内化到日常的行为之中,甚至会主动地传播和影响他人。
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是工匠精神的传播路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以一定的身份存在于特定的组织之中,且与其他组织和个体相互联系。工匠精神就借助这种基于工作形成的联结,在个体、群体与组织之中实现阶梯式的传播。个体先是在工作中具有工匠精神被树立为典型,通过宣讲、表彰、师带徒等形式实现个体到群体(如部门内、车间内)的传播。在此基础上,通过群体竞赛、群体表彰、群体任务等传播机制,将工匠精神推展至相邻群体,相邻群体再扩展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最后成为一个组织都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举措要实,在职业院校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现在讲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已超出“工匠”的范围,成为社会组织所有人员的价值追求。职业院校是培养未来技术工人的组织,要因校制宜,把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首先要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都成为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多少是影响劳动者对劳动投入(包括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普通劳动者能够获得同自己的劳动投入匹配的收入,进而通过自己的工匠精神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激励,传递到在校生中。只有将技术工人的待遇提上去,让技术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的生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出来,才能造就一大批大国工匠、领军人才,支撑我国的转型发展。
其次要强化基于规则的职业院校管理,充分发挥制度塑造学生行为的作用。面对年龄在15至21岁之间的职业院校学生,应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倡导某些行为、反对某些行为,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逐渐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依规行事、照章办事的习惯。在学校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实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到工作岗位上很容易转化为好的工作习惯。某种意义上说,好的工作习惯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再其次使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示范者。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师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品性养成方面的“关键他人”。职业院校教师如果在备课、上课、课下指导的各个环节,以及知识讲解、技能展示、问题解决、情境设置的各个方面都能精益求精,学生怎么可能不受其影响,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又双叒叕,短短一年,江理工学者多次在《中国教育报》论剑职业教育。
2018年4月24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第09版“职教周刊”醒目位置,刊发了我校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等人的署名文章《德知技融合、因类施策、多元发展 江苏整体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文章针对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设计出整体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案,指导全省职业学校育人实践。
2017年11月14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第09版“职教周刊”头条位置,刊发了我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王明伦研究员的署名文章《高职本科人才需要哪些核心素质》,文章从职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技术创新素质三方面,论述了高职本科人才需要的核心素质。
2017年9月12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在第09版“职教周刊”头条位置,刊发了我校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崔景贵教授的署名文章《做真正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文章从职业院校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适合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学生正在接受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如何确保学生接受真正适合的、更加优质的积极职业教育三方面的问题,论述了做真正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的举措。
此外,2017年9月13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头条”进行了重点推荐。
往期回顾:
这MV火了,我校“101女团”唱响强国论坛
编辑:王一宁
审核:翁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