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在南审(2)】薛仁明: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可以去做

南京审计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名家在南审(2)】薛仁明: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可以去做

南京审计大学

第二场 孔子与当今世界2014年10月14日 学术报告厅 一个人问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意味着他多半现在活得没有意义

昨天有一个同学问我一个问题,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用孔子的话叫做大哉问,问题太大了吧。对中国人而言,最大的疑问不是活得意义,而是怎么活得好,也就是说,中国人不谈意义,中国人讲意思,我们课堂上会谈意义,但是回到生活中,我们更多的会讲意思,比如这个东西很有意思。

意思是活出来的,意义是想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差别。孔子的重点就在教大家怎么活得好,不在于活得是什么意义。

一个人问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意味着他多半觉得他现在活得没有意义。一个人如果活得很有意思,他还会去问活着有什么意义吗?麻烦的是,那个一个人越认真地问活着有什么意义的时候,他就越花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他就很难好好地生活,结果越思考,他就活得越觉得没意思,活得越没意思他就越想去了解人活着有什么意思,结果就成了一个很有趣的悖论,就是,你不问可以活得很好,而你一问反而活得没有意思,所以说意义其实是活出来的,不是想和讨论出来的。 学孔子做一颗“即溶颗粒”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比较好相处,就是那种“即溶颗粒”,一下子就能打成一片,这种能耐瞬间跟大家融为一体。这种能力在孔子的《论语》里面就是一个关键字:仁,仁就是你可以瞬间与别人融为一体,你可以体会一样:别人愿意了解你,你也愿意了解别人。

《论语》有一个特点,就是孔子所讲授的对象很多样、复杂;复杂到经常被他的学生质疑:老师你怎么跟这种人来往;大家知道子路质疑的人中最有名的是谁,南子;是个传说中很坏的女人,可是她对孔子有兴趣。她让孔子去见她,孔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去见了,见了回来之后,子路质疑孔子:老师你有没有底线,有没有道德底线,这种人你也要见。孔子就回答说我又没干嘛,如果干嘛的话上天诅咒我。每次读到孔子被子路质疑到脖子变红的地方,我就觉得这是最动的人的地方。这表明孔子的气象很大,就像大海一样,所有的江,河都会进去,浩浩荡荡,这是孔子的气象。

我们平时的交往。我们不能有太多洁癖,要有很多小圈子。回想一下你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最好在小学,你的成绩几乎保持在前三名,你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几乎保持在最后五名。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如果你们有与班上最后五名的同学中的一两个保持很好的关系,那么你以后一定有大出息;因为你会跨圈子进行交流。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可以去做

孔子和颜回他们内心是很契合的,颜回是孔子最亲爱的弟子,也是孔子一生中最大的知己,所以在唐代以前,人们在称“孔颜”,也称“周孔”。周孔,这个周是指周公,治理卓越,整天教你怎么做,怎么做,规定一大堆,那为什么要这样,他不告诉你,因为太复杂了。所以,绝大多数人的智慧只会照着做,我们只要照着做,我们生命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了,活的安安稳稳,快快乐乐,滋滋润润。这就是孔子讲的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是从五四运动之后,骂了很久的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世界上最重要的大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我们没办法理解,但我们可以去做。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是讲了一句大实话。但是我要讲的就是,周公的治理和孔子的联系很大。那至于孔子和孟子的联系,是后来的事情了。 有大气象的人,不在意小事

孟子的文章,文体很丰沛。你认真读,会发现孟子有个问题,就是气旺,而他的缺点就是气太旺,盛气凌人。如果一个人的气很旺,但他的气又不会伤到人,要懂得该收就收,该藏就藏,这就不叫盛气凌人了,这就叫和气。大家读论语就会就得很和气,读孟子就觉得盛气凌人。

人家说孟子很好辩,他就会辩了一大段之后,解释道,吾岂好辩,吾不得也。我哪里是好辩,我是不得已啊,这个就是孟子的姿态。到最后只会加深我们的印象,他的确很好辩。那孟子的盛气凌人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反应,其中有一个地方,大家读孟子会有一段。有一次,齐国有一人和他提了一个假设的问题,那如果你能够被齐国重用的话,和管仲比,哪个更强。结果孟子的反应是,不要跟我讲管仲,他算什么,当年齐桓公重用他时间那么长,但他取得成就只有一点点,你怎么拿我和他比。

这是后来很多学者共同的姿态,一谈到管仲,就充满了不屑,他有什么好讲的,就好像现在的人讲到刘邦,也充满了不屑。但是孔子在论语里讲了很多次的管仲,大家可以把它找出来。有一次,子路质疑管仲的操守,没有道德底线。孔子很不高兴,说,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整个中国基本上就没了,很多是完全靠着管仲保存下来,这么大的事你不管,去管那么小的事,今天他做了这么伟大的一件事,你去计较他怎么没死。孔子大骂了子贡,你这样子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我特别喜欢孔子谈管仲这一段,他是对后来的人讲,管仲如其仁,孔子很少称赞人,但他称赞管仲如其仁,这说明了孔子高度,看大事,有大气象的眼界,不在意小事。一个完全没有操作性与现实感的理想主义其实就是一场灾难 孔子是一个很有现实感的人,后来的儒者越来越缺少现实感,尤其到了宋朝时,儒者现实感就很浅了,经常讲一些很动听的话,比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哲学,这句话讲的很好,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但这话现实感意义不强,听起来很动人,但是怎么做,可能吗?为万世开太平,你要怎么才能做到?这就像说的人可以长生不老一样,人总会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所以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有衰是好事,因为它会提醒我们不能过度安逸,我们要自强不息。很多人真正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是生了一场病,很多著名的老中医,之所以会成为老中医就是因为他身体从小不是很好,恰恰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你要找你要调,所以人有生老病死是对的,应该的,你要怎么辨别是非,为万事开太平这是空话,一个完全没有操作性的、现实感的理想主义其实就是一场灾难。好书坏书的标准是什么

昨天有同学跟我讲到三毛,三毛很浪漫,浪漫到面对真实世界是束手无策的,最后三毛流浪到撒哈拉沙漠去,她面对真实世界会不知所措。包括张爱玲的那种细致敏感,张爱玲面对真实世界,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她的极度敏感又衍生得很有穿透力,让你感到她看的那么细,可是这种细致敏感会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变得更加不堪。所以,对于喜欢张爱玲的同学,我要提醒大家,就是我过了这个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没有学问之后呢,我特别喜欢以貌取人,就是后来我读一本书我已经不会说是去翻自序、去看目录,而是我决定我要不要去读一本书,我就直接看那个作者的照片,这个照片我觉得不舒服,不看他的书,只要看起来两个眉毛打起来的,我决定不看,大家再怎么吹他捧他,那个与我无关,我只看对自己生命有帮助的书,我绝对不看跟自己过意不去的书。

所以大家将来看书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式就是,今天你看了这本书,把书盖起来,盖起来之后看旁边的人,突然觉得旁边的人原来都是那么丑陋,那么的可恨,告诉你你就中毒了,这本书写得越好你就中毒中的越深。反过来,如果你把书盖起来,看旁边的人,原来他是那么可爱,原来这个人蛮精彩的,原来旁边这个人这么有意思,这就对了,就这么简单。不是什么哪一个明星推荐的,也不是什么五颗星四颗星,那都是骗人的,你自己看完之后,你面对这个世界你自己的感觉,感觉这个世界变得明亮一点或者这个世界比较暗淡,甚至你看了某些书看了之后有厌世感,对不对,那突然感觉这个世界全部变晦暗了,你在看这种书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好学,其实你是在自虐,你在自残,自我残害,这个是一个基本原则。

大家要留意,张爱玲到了最晚年的时候那一张照片,我看到她最晚年的照片,其实我只能替她叹息,就两个字,何苦?何苦把自己弄成这样子,所以大家在看书的时候要有一种选择,有一种判断,不能纯粹说它有吸引力,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最好的东西跟最有杀伤力的东西常常是一线之隔,那这种判别其实是就回到你心里面去感觉。活在当下,活在真性情中

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他很特殊的一点,他很常常闲着没事,就是让大家坐下,说说你们的志向吧,你们到底想干嘛说说,不用客气。然后大家知道,每次只要这种场合,一定有一个人永远都第一个人讲话,他是谁,子路,那他每次讲完话之后的结果,一定都一样,就是被孔子笑,然后那一次比较多的人,结果最后讲话的人是曾点,这篇文章是不是你们高中的时候有读过。孔子最后讲的那个“吾与点也”,他在意的是什么,他在意的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一模一样。曾点讲完之后,他不是喟曰叹曰,就是这样的,吾与点也。

这种东西有没有高大上?一点都没有高大上,那个就是很具体的,我们活在生活中。《论语》的好处、孔子的好处其实就是时时刻刻提醒大家,你先看着你的当下,当下如果你自己的生命状态那么好,旁边人的生命状态那么好,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不必舍近求远,这是可以做的,不必沉思,你只要好好做。

有一次是颜回跟他,还有子路又在那钻研文字,颜回、子路讲完之后,子路就插嘴问孔子说,老师你呢,你说一说吧?结果孔子只回答了三句话,他说: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哎,那个是什么画面?

孔子讲的理想怀抱与那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差太远了吧,对不对。那你就发现那个讲的越远其实越不真实,孔子其实提醒我们的是,就是一件事你先把旁边的这些搞定,大家对爸爸妈妈好一点,跟朋友、跟你所有那个关系弄好,这个关系不是故意,而是你真心的对人家好,那这个就是很了不起的事,这个时候你就会有一道风景,那一道风景就是孔子讲的喟曰叹曰。

其实孔子与当今世界,我觉得大家如果这样子来读论语,我觉得很真实,他完全不是任何的说教。谢谢大家!

【互动摘录】处理好人际关系:无伐善、无施劳

当你特别想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叫做算计,是一种考虑、一种思考,它里面是有心机的。人跟人最好的状态是这种没有功利性的,不要算计,这种状态就很美好。什么叫无伐善、无施劳?做了一件好事啊,不会散播这件事情,自己不会得意,不会在意,叫无伐善;你做很辛苦的事情,你心里面也不会缠纠,叫无施劳。

伐善的思维这个对大家而言,大家拿个镜子照一下自己,会发现我们离这个方面有一些距离。我们通常会伐善,会思考,我们做的很辛苦,别人不给我们掌声,我们通常会有点在意,万一我们做的过程中人家还嫌我们,我们会恼羞成怒。也就是今天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这个好、这个辛苦他会变成我们心里面的一个负担,他变成我们心里那个执着,会把我们给绑死,你不做还好,做了就把你绑住了。

整理人:常春藤社团季欢欢、陈学智、马昕、王磊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审计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审计大学-【名家在南审(2)】薛仁明: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可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