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学家吴尚先有言:“医以济世,术贵乎精。”而解剖是医学的基础,打好医学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的前提。
近日,江苏大学第二届人体结构绘图大赛圆满结束。来自我校医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机械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的学生,将医学知识与艺术相结合,用画笔展现出“人体之美”。
经评选,共有32项作品获奖,其中解剖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4名,形态学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最佳网络人气奖1名。
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作品吧~
1
解剖组
一等奖
心脑同路
作者:Pranati Chaurasia(MBBS 2018(1))
作品介绍
作者认为,心与脑的共存和相存可以通过阴阳的概念来解释。因此,为了保持身体的最终平衡,即心脏和大脑是完美的同步。
“疫”无反顾
作者:黄思贤(医学1906)
作品介绍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医护人员们挺身而出,“疫”无反顾。作品表现出的是一种病毒在逃离的状态。在全体医护人员和大家的努力下,病毒在远离和溃散。
二等奖
灌篮高手
作者:顾雅涵(医学1801) 王乃健(检验1702)
作品介绍
手握篮球,快乐在指间传递;奋力灌篮,欢悦在脚间释放。激情的灌篮背后,正是人体的神奇奥秘,是肌肉、骨骼、血管等有机结合的完美体现,迸发出生命的无限活力。
视界
作者:杨玉洁(临床1806) 贾乐遥(临床1806) 孟祥宇(临床1701) 潘昕昀(临床1911)
作品介绍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的是医护人员坚定的目光和背影。守护生命、敬畏生命,一直是我们的责任和信仰,认真且坚定。我们仰望星空,欣赏“视界”的美。
手术
作者:李卓炘(影像1801)
作品介绍
作品灵感来源于外科手术中医生的手以及黑洞的照片。用两只手和中间的眼球组成了眼睛,体现出手术窥探人体的奥秘,探索救人之法的含义。
翠面玉环
作者:王舒畅(医学1804)
作品介绍
作品旨在展现出面部、颈部和胸部的肌肉。作者从戏曲《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扮相中得到启发,在自己的解剖学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元素。
神秘的“微笑”
作者:王之风(机械1903) 殷花温(检验1902)
作品介绍
该作品将艺术与医学相结合,“神秘”代表未知,而“微笑”一方面使得医学知识不再那么沉重严肃,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对未知的无限期许。
细闻花香
作者:赵一繁(生技1801)
作品介绍
春暖花开时,一阵花香袭来,通过嗅神经把嗅觉冲动传至嗅球,再经嗅三角,前穿质、透明隔传至嗅觉中枢,感受到花的香气。同时吸入的新鲜空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三等奖
UNBOUNDED
作者:Nandhini Selvaraj(MBBS 2019(2))
作品介绍
每一项发明和创新都是另一个创意。从情感到逻辑,再到创造力的生活都是从大脑开始的。无限的颜色描绘无限的可能性。曼荼罗艺术是梵语,指几何图案,就像大脑一样表达着无限和独特的可能性。
心脏“工程”
作者:王玉洁(影像1702)
作品介绍
每一场外科手术都仿佛是一次大型的修缮工程,技术工人代表着医生,塔吊便是那手术刀。有条不紊,胆大心细,最终才能完美地完成这场“心脏工程”。
待嫁新娘(头颈部骨骼解剖图)
作者:张佳昕(检验1805)
作品介绍
整幅作品全部采用针管笔绘制,重点表现头颈部骨骼解剖结构。图中新娘等待婚礼到来,新郎如约而至,于是新娘微微侧头望去,满含喜悦与深情。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值得感动,而婚礼上结为伴侣时情感更难以忘却。
掷铁饼的少年
作者:经思晴(医学1803)
作品介绍
通过医学的角度,“透视”人体的结构,让观众了解当运动时机体的状态。作品创作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正横行,希望通过少年英勇发力的一瞬间,表达将“疫情”甩开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METAMEIPHESIS
作者:Abid Ahnas(MBBS 2019(1))
作品介绍
头骨、心脏,它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相连,代表了人体各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头骨上生出的花,是思想的花,吸引来了蝴蝶;周围的叶,更是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活力;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所以将其融入到心脏的结构中。
生命
作者:冯姣盈(检验1903)
作品介绍
试管是现代科学实验的基础工具之一,人骨在试管中,代表人类在现代文明中生生不息。世代的延续是无数场轮回,灭亡与新生,无数生命从中旅过,人类只是其中一个闪耀的光点。
芭蕾之美
作者:戴世国(医学1909) 张泰林(造价1903)
作品介绍
在华美的灯光下,芭蕾舞演员仿佛轻纱一样,踮起足尖。光鲜亮丽的舞鞋里,禁锢着一双已近乎畸形的足。我们在欣赏芭蕾舞时,更要想起这份美的来之不易。
迷路的蜗
作者:王奕哲(医学1906)
作品介绍
作品主体为内耳的相关结构。画面左侧是蜗螺旋管及其血管;画面中间是前庭神经等结构,并有迷路动脉穿插其间;画面右侧则是膜迷路,半规管、球囊、椭圆囊、总膜脚等结构。
发现与变革
作者:张文慧(医学1706) 王瑞(医学1706)
作品介绍
瞳孔代表我们寻求真理的目光,双手代表我们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却不懈努力地探求真理、发展医疗,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甲状腺解剖图
作者:曾蓓蕾(医学1708)
作品介绍
甲状腺呈“H”形,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左图为甲状腺前面观,右图为甲状腺后面观,主要显示了甲状腺的位置、血供和神经支配。
PANCREAS-ANATOMY
作者:Oshi Chopra(MBBS 2019(2))
作品介绍
胰腺是我们身体中非常脆弱和重要的器官。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人体日常的顺利运转至关重要——食物的消化。我们需要好好照顾它,健康饮食,保持健康。
心花发明照十方
作者:孙炜怡(护理1801)
作品介绍
心花一词出自释学之典,比喻清静善良的心境。心花之开放可谅解伤害;心花之开放可感受幸福;心花之开放可抱朴归真;心花之开放可淡泊明志;心花之开放可知足常乐;心花之开放可虚心劲节。
冬之殇,春消散
作者:赵泽宇(影像1802) 梁馨文(工商1802)
作品介绍
这个冬天貌似比以往都要漫长,但是有那么一群人,努力把这个世界装点成了花开的春天。就像图画中,左边被病毒感染的肺终究会变成右侧鲜红色的肺。一如我们在这个冬天的伤痕,也定会在这个春天消散。
WOMANHOOD
作者:Radhika Vijayvargiya(MBBS 2019(2))
作品介绍
把人体解剖学变成玫瑰、星星和大海。这件作品是关于根深蒂固的女性力量,以及人体内的潜力。把解剖学描绘成一种艺术形式,因为它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
2
形态学组
一等奖
COVID-19下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逄明昌(医学1706) 吴俊璋(环艺1601)
作品介绍
作品将解剖学、大体病理、组织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相结合,致力于从宏观到微观表现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COVID-19、了解ARDS。
二等奖
探索间日疟
作者:顾雅涵(医学1801)
作品介绍
在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疟原虫是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需要人和雌性按蚊两个宿主。作品巧妙地将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和在按蚊内发育的两个过程连接在一起,使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更加生动形象。
白衣披甲,守护花开
作者:李禹欣(医学1906)
作品介绍
作品以新冠肺炎为背景,表达“守护”这一主题。左侧是健康的肺的大体结构,白色的肋骨为肺披上一层“铠甲”;右侧是一个患有新冠肺炎的肺部病理结构。沿画幅向左,颜色逐渐柔和,变为武汉的樱花,象征守护之下的希望。
携手
作者:滕瑞文(影像1901)
作品介绍
世上有一词总令人动容:携手。诚如作品中紧握的双手,传达的不仅是医者“我在”的温柔抚慰,更是患者毫无保留的信任。作品的主旨正是通过这两只紧握的手传达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期盼。
三等奖
“樱”你而战
作者:陈丽雯(医检1801) 吴香菲(医检1801) 高雨欣(临床1802)
作品介绍
2020年,COVID-19席卷全球,许多生命停滞在这个冬天。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爱和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待樱花漫开,迎盛世华夏。
手
作者:杨双源(检验1903)
作品介绍
若说心脏是一人之本,是充满养分的土壤,血管是从这片土壤盘旋而上长成的繁华枝叶,那么双手就是点缀其中的花朵,给整个人都带来了光彩,替我们完成一项项事务。
amazing bone
作者:朱翠英(影像1901)
作品介绍
从我们肉眼可见的骨干到显微镜下的骨细胞,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从未停止,不断向浩瀚的宇宙和奥妙的微观世界延伸。宏观的大局观思考,微观的具象化洞见。只要我们坚持探索,纵有浮云挡路,但终会拨开云雾见月明。
Astropine:the key to A-V block 1
作者:张洁(医学1604) 刘浩然(医学1604) 曹杨(医学1604)
作品介绍
作品描绘的主要是阿托品治疗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中间的那把钥匙以及盒子上的英文均代表着阿托品,治疗时阿托品阻断M受体,迷走抑制,从而使得心脏兴奋。
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丁思慧(药学1801) 费艺慧(药学1802)
作品介绍
作品以长时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小鼠动脉的粥样硬化为出发点,从血管到局部组织,逐步展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在展现其病理特征的同时,也意在提醒大家注意日常饮食健康。
口是熏肺
作者:李靛章(护理1701) 刘晓龙(护理1701) 杜勇(护理1701) 王尧(医学1707)
作品介绍
作品描绘了吸烟对人体肺组织结构的影响。“烟肺”结构图采用暗色调,肺部被灼烧的香烟熏得乌烟瘴气。戒烟早已不应该只是一个震天响的口号,让我们携手掐灭香烟,润肺清喉!
最佳网络人气奖
白衣披甲,守护花开
作者:李禹欣(医学1906)
人体绘图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及内部构造,夯实医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发挥了艺术在医学基础教育和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展现了学生的风采。
审核|吴奕
统筹|杨雨
编辑|颜轶雍 杨悦 杨雨
来源|医学院
爱江大,请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