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飒!从特种部队归来的南医女生!

南京医科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又美又飒!从特种部队归来的南医女生!

“特种部队、特种人,特种精神、特种魂。”

……

轻声哼唱起《特种部队之歌》

刚从特战队归来的王璐瑶

眼里闪着光辉

| 那个女孩,给青春剪了个短发

王璐瑶,南京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大一暑假,她给青春剪了个短发。

通过层层审核,作为条件兵入伍,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建制的特战女兵队伍中的一员。

在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受训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83集团军特种作战旅女子特战连服役。

南京医科大学

追随着从军十余年的哥哥的脚步,怀揣着对军旅的美好向往,她选择用最青春的年华,守护祖国的安宁。远离万家灯火的喧嚣,她不曾觉得孤单,王璐瑶说:“为强军梦贡献青春力量,也收获了最好的自己。”

与常规部队不同,特战队员要熟练掌握站、跪、坐、卧、侧五种姿势的快速应用射击,小队的编制也是为了敌后的灵活作战。潜伏渗透、引导打击、远程狙杀、要点破袭……这些电影里才有的情节,是王璐瑶过去两年的日常。

南京医科大学

央视军事频道(CCTV-7)《军事纪实》栏目中,她作为清华女兵的战友接受采访

| 和一根绳子较量

对于特种兵来说,绳子甚至比枪还重要:攀登、滑降、捕俘……几丈长绳是他/她们隐蔽接敌、出奇制胜的利器。

但在入伍之初,绳子却成了王璐瑶的一道坎。

攀登时,上肢力量的不足让她备受煎熬。一次又一次地半途力竭,被安全绳吊在半空,她不敢往下看,这让王璐瑶很不好意思:“吊在半空中的煎熬,战友们的鼓励,让我下定决心,要克服它!”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每天熄灯前,她都来到攀爬架下加练半个小时,风雨无阻。两双靴子磨破了,短板也被练成了长处。

南京医科大学

而且她需要跨越的坎并不止是一根绳子:纪律严明的生活、阴雨连绵的气候、低矮的铁丝网、沉重的手榴弹……全方位的挑战也让王璐瑶在磨练中不断成长。

纤瘦的小小身躯,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作为医学生,王璐瑶还担负起了小队卫生员的职责,成了战友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的“医生”。

在战地救护的训练中,她第一次走上讲台,为战友做起了教学示范:“不想当教员的医学生不是好士兵”。通气、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六大技术她一项一项地讲,每个动作她手把手地教。

为了贴近实战,提升训练效果,王璐瑶为小队制定了熄灯后的加练计划。针对止血、包扎等较难掌握的科目,她带领队员们在微光环境下练习盲操,日复一日,熟能生巧。最终,全队在这个科目上都斩获佳绩。

在穿上迷彩服的第六个月,那个还有些稚气的南医女生完成了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的训练,如愿以偿地戴上了“猛虎特战”的臂章,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特战女兵。

南京医科大学

| 三次落泪,她说青春无悔

两年里,王璐瑶第一次哭,是在新训时期。

夜以继日高强度的训练中,15分钟内必完成的用餐,早已填补不了体能的黑洞。几乎每一个晚上,她都是在饥饿中辗转反侧。一天熄灯后,战友塞过来一个馒头,让王璐瑶瞬间泪崩,伴着泪水吃完馒头。时至今日,回想起来,王璐瑶依旧为之动容:“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馒头!”

21岁生日的第二天,这个坚强的女生将泪洒在了病房里。半月板手术的伤痛,没有让她掉眼泪,得知无法再参加跳伞训练的遗憾,让她泪如雨下。班长安慰她:“安心养伤,跳伞的机会以后还有……”之后的日子里,王璐瑶认真拼命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错过跳伞,我不想错过更多。”

在她看来,特战精神就是“不服输”的信念。

因为不服输,她学会了坚持,不论是50米的泥潭还是50千米的强行军,她都挺了过来;因为不服输,她学会了勇敢与奉献,在CQB(室内近距离格斗)中,敌情瞬息万变,但她永远都冲在最前面;因为不服输,她学会了镇定与忍耐,不论环境有多恶劣、干扰有多严重,她的准星都牢牢地锁定目标。

南京医科大学

最后一次流泪,是在退伍离别的时候。

卸下肩章,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她努力噙住泪水,与战友们互道一声“保重”,便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车。那一刻,她有些天真地想车就此坏掉,那样她就可以不走了。那个叫“军营”的地方,那些叫“战友”的人,都凝聚着她的青春、她的深情。

都说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对于王璐瑶来说,泪水从来都不是懦弱与屈服,而是突破生理极限时的倔强,是对战遗憾时的坚强,是艰苦时光的惺惺相惜,是后会有期的无声告别……

她认为自己的军旅生涯能用「无悔」二字来形容:“我人生当中最不后悔的就是选择了军营。”两年中,有血有泪、有伤有憾,但唯独无悔!一场酣畅淋漓的拼搏,是自己的青春选择,更是无上荣光的责任担当。”

南京医科大学

| 是结束,也是开始

如今,松枝绿被珍藏在柜底,或许会蒙上时光的尘埃;但赤子之心却会因永恒的信念而历久弥新。放下钢枪,重拾柳叶刀,从军营返回校园,变了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战士的本色。暂别两年的校园生活让王璐瑶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离开时还未完工的青教公寓早已投入使用,刚刚改造的实验室科技感十足,医学课程已然有些淡忘,全新的班级也需要时间融入。

南京医科大学

一同带来的还有部队给予的无形财富。

将射击的技巧应用在护理操作中,长期举枪的训练让她收获了专注与耐力,学会了控制呼吸的节奏,这使她的穿刺操作格外稳健;攀登练就的上肢力量支撑她在心肺复苏里得心应手,动作标准而持久;严谨果断的军人作风帮助她克服了拖延的缺点,专业学习稳步推进;外表更加干练帅气,心态更加成熟稳重……一切的一切都是两年特战生涯的馈赠。

南京医科大学

军旅生涯虽逐渐远去,但热血永存于心。不论走到哪里,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都将是最大的温暖与动力!

王璐瑶的手机壳里还夹着一张刚入伍时的戎装照,是纪念,也是提醒:“一日特种人,一生特种魂!”

王路瑶同学作为清华女兵的战友接受央视军事频道(CCTV-7)《军事纪实》栏目的采访↓↓↓


文字 / 夏振晔丁宇舟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视频 / 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

编辑 / 丁宇舟 田天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南京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南京医科大学-又美又飒!从特种部队归来的南医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