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二十七年前来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孙震老师
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
那年青涩的她
就这样与江大一路携手走来
岁月沧桑未曾泯灭她的工作热情
繁重的工作也没有淡化她的师者本色
江大已不复二十年前的模样
但十月的讲台上
还立着她勤勉的身影
厉害了,我的老师
孙震,1966年3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食品生产许可国家注册审查员。
1993年至今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任教。近年来承担了多门本科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学》等。
她主编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规划教材、中国轻工联合会“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学类著作3部。先后荣获江南大学讲课竞赛二等奖,江苏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江南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南大学优秀班主任,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获得者。
她,潜心育人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孙震老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工作。
她一直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积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目前她承担了4门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她认真对待和努力讲好每一节课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她注重协同育人,将在工作中掌握的行业优质企业发展成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基地,并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为学生讲解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
她注重言传身教,每年学生的生产实习都在暑假进行,高温炎热的气温下,涉及高温油炸设备、高温蒸煮工艺的车间,工作环境可想而知。孙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和厚重的工作鞋,在车间里一待就是一个实习周期。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工厂布局以及现代化加工设备的了解,加强学生们对现代食品安全的认识,为学生开拓了行业思维,激发了专业兴趣。同时她还对企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人才需求等进行深入了解,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而努力。
她,热爱课堂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孙震老师对三尺讲台积聚了难以言表的爱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她追求完美,即使是已经上过多年的课程,每年上课前她都要把讲上课用的课件重新梳理一遍,更新课件模板,更换精美的教学图片,增加新的案例。
每到课前她对课堂都有着无比的期盼,期待着与学生见面,每一次走进教室都会触发她不同的兴奋点。
课上她是布道者,课下她是思考者。
她所任教的《微生物学》和《食品毒理学》等几门课程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在生活中发现和课堂相关的点点滴滴,她都随手记下来作为上课的素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孙老师常常在各个网站平台上虚心听取和观摩同行的影像资料,发现好的课堂资料,她甚至一帧一帧地截屏下来,引用转化到自己的课件中。
她,深入钻研
今年九月,在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上,孙震老师分享了她在《食品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中“一纲四步”的探索过程。
她从课程目标谈起,通过教学大纲设计、理论融入、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分享了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各章节切入的思政主题,以真实的历史事件、生动的教学案例,介绍了如何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价值观。
她,即时取材
在疫情期间,她把疫情当作教材,为同学们播放视频,介绍疫情防控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本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微生物。在我们历史上,人类和微生物的斗争非常惨烈。而战‘疫‘中,分子生物学的快速鉴定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通过课堂,让同学们更深刻理解了微生物和人类历史、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感言
一场病毒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病毒的传播速度、繁殖速度、变异速度。
孙震老师的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除了对自然界要抱有敬重的心态,我们更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病毒。
——食质2018级学生 单文华
师恩绵长,
是课堂上的妙语,
是教案里的心血,
是车间里的陪伴。
当谈到二十年的
教学生涯时,
她说,
“我生命中
最富有光华的时刻,
是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的时候”。
孙震老师二十余年坚守讲台,
用敬业的师风,
点亮了无数青春的梦。
稿件来源:江南师风、食品学院
本期编辑:唐佳雪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zhjch@jiangnan.edu.cn
精彩推荐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来源:无锡博报)
点赞和在看,We are伐木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