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华为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三追”华为

作者:吴鸣,2010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博士,中国象棋国际棋联大师。2017年获国家优秀留学生奖,2019年被深圳市政府引进人才项目引进,获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同年获选深圳市龙岗区“深龙英才”高层次人才。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比如我,本科通信、硕士微电子、博士封装薄膜材料,本硕博连换三个专业,也有过迷茫,也有过那种没有目标的游离感。但自从“邂逅”华为,我才真正触摸到自己内心的执着和锲而不舍。

第一次接触华为是2013年硕士毕业,华为法国分部到里尔一大招聘客户经理和解决方案经理。懵懂的我并不十分清楚华为是干什么的,唯一的信息是:这家公司的待遇很好。

可能是为了一份高薪的“虚荣”,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毅然递交了简历。顺利通过了三轮面试,直到终面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能留在欧洲或者回国工作,而是会被派往完全陌生、甚至因为经济卫生等条件落后而让人望而生畏的西非。

自身的犹豫,加之家人也有不同意见,我主动退出终面,转而选择了能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但是通过这次“初体验”,我已经被华为 “种草”了,也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其中一员。

生活似乎走向了正轨。从不艳羡他人、也绝不输掉自己的我,在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篇,成为了美国电化学学会学生会员和国际顶尖杂志Vacuum期刊的审稿人,解决了晶圆级真空封装保持性短、不能使相关MEMS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可靠工作的关键问题。

博士毕业后,我满心期待能够从华为获得心仪的offer,然而或许华为基于我在法语方面的优势,给出的建议虽然从西非换成了北非,但依旧不符合我国内岗位的预期。

虽然再一次与华为擦肩而过,但我还是选择回国继续自己的研究,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回国后,我进入高校继续我的科研生涯。或许是我不太适应国内科研的考核方式和论文发表模式,或许是我对工业领域的恋恋不舍,特别是对华为梦的念念不忘,一段时间之后,我放弃教职,如愿拿到了华为的国内offer,正式成为“菊厂”的一名工程师。

2018年12月,当孟晚舟被强行“扣留”的信息传出的时候,我刚刚入职不久,还在参加新员工培训。我和同事们都意识到接下来的路会很难。

在华为人的眼中,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在任总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工艺2.0(国产替代)时代。华为人出差、熬夜各项技能不在话下,也正有了这种拼搏的精神,我们才有不怕输、傲立群雄的理由。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次事件,华为带领国内各大供应商进行了一次质的提升,而这种“提质”也将是没有止境的。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在扛过困难之后,公司给我们每一位在业务连续性和产品先进性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普通员工颁发奖章,并发了一笔不菲的项目奖金。

我特别庆幸自己加入华为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的“庆幸”,不再是因为第一次投递简历时所看到的薪资,更是它的价值观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我喜欢下棋,从小参加各类比赛,并有幸获得中国象棋国际棋联大师的称号。华为的每一次发声、每一次决策,都和我们下棋何其相似——每一颗落子,你都能看到格局、气魄和坚毅。

解决“卡脖子”技术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共识,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华为依然是一个典型案例。科研创新需要智慧和定力,但是信心比金子还珍贵。

我现在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在深圳住地和东莞实验室之间通勤,为一个技术难点和同事们要进行无数次推演和实验,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就是因为对自己有信心、对华为有信心、对国家有信心。

THE END

文章转载于圆桌漫评

微信编辑丨罗余萍

责任编辑丨祝仁涛

你点在看,我更好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三追”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