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转眼就到了,不少地区已经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今年春节还要就地过年吗?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元旦春节临近,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要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各地应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江江和苏苏整理了几个关于元旦春节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看!
Q
1. 针对个别地方发出的“就地过年”倡议,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的人员流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元旦和春节的来临将带来人口流动的趋势,在流动过程中肯定存在风险,从专业的角度要考虑:一是要承认元旦春节的人口流动是有风险的。因为人们接触频繁,容易造成聚集,社交距离缩小,容易导致病毒传播。二是冬季本身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们在冬季的自我抵抗力,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下降,更容易被感染。但是从抵抗力的角度,中国也具备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我们对疫情的传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关于春节期间是否就地过年的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各地要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
首先,要从“分类”上来考虑:
一些重点地区,特别是一些重点人群,还是要严格执行现行的防控政策。不能因为春节、元旦而改变本来的防控策略。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
其他人员出行,倡导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其次,要做好“分区”:
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还有特殊区域如口岸、边境等,以及筹备重大活动的地区,比如北京,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
其他地区关键是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等级、个人的免疫状态、疫情的形势,提出切实又有力度、精准又有温度的相关政策,切忌“一刀切”,要体现精准防控的要求。
应该给公众明确的指导,比如元旦、春运出行相关疫情防护的资料和参考。
Q
2. 春运即将来临,铁路部门的车站和列车客流相对集中,疫情防控压力也是在持续加大,请问铁路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做好春运的疫情防控工作?
国铁集团劳动和卫生部副主任 伍世平:
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据预测,明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客流量较2021年春运有较大增长,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考验。铁路部门将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工作,科学精准、从严从紧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通过铁路传播,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健康的出行环境。
一是提供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运力条件。充分运用多条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动车组装备数量增加等铁路发展成果,2022年铁路春运能力较2019年提高10%左右,售票和乘车组织时将严控列车载客率,有条件的列车实行分散售票,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对宽松、较为有利的运力条件。
二是严格落实乘车全流程站车防控措施。全国铁路各大火车站认真落实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按规定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严防不符合乘车要求的旅客进站上车;强化车站客流组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使用自助设备等非接触式服务,减少接触传播风险;停止列车餐车堂食服务,改为送餐至车厢座位;加强站车广播宣传,提醒旅客做好个人防护;强化站车通风消毒,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三是规范旅客列车运行途中涉疫旅客应急处置。旅客列车上按规定预留隔离席位,车站内设置应急隔离场所,规范配备列车、车站应急处置备品,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培训演练,做到应急有备。加强铁路和地方、车上和车下联防联控联动,一旦发现涉疫旅客,立即按照规定科学规范有序做好处置工作。
总之,我们将努力统筹好春运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旅客安全健康出行。
Q
3. 元旦和春节假期即将来临,民众在返乡和外出时应该注重哪些防控需求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
2022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即将举办。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很多国家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奥密克戎变异株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
今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各项措施要在总结2021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
一是个人外出和返乡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聚集,1米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二是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遵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等要求。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好旅途个人防护,落实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三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五是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Q
4. 在“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的从业人员出行是否会受到限制?如果确需出行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 贺青华:
高风险岗位人员因为工作期间接触可能的感染人员,可能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的机会多。如果防护不到位,感染的风险较高。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航空口岸、陆路口岸从事进口货物的搬运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感染的情况,有的地方还导致了社区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对陆路、航空、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和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要严格落实底数清晰、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做好岗前培训和岗后观察。
“两节”期间,这些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要出行的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
二是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是在所在单位报备。这些人员在旅行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的人员任务重、压力大,一直是闭环管理,相关行业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尤其是“两节”期间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参考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