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2
“华中鲁艺画廊”
这里是园中建造的第二部分:华中鲁艺画廊。
全部以版画形式表现。这些石刻版画均为我校现任美术老师所创作。木刻版画是华中鲁艺美术系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他们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这是华中鲁艺成立大会的情景图,再现了学校成立时简朴而热烈的场面。
大家请到这边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因抗日战争的需要而创建的一所艺术院校,1942年12月下旬,军部为防御敌军的第二次大扫荡决定精兵简政,将鲁艺华中分院解散。华中鲁艺分院成立时间不长,但影响很大,在文艺史和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两幅图是华中鲁艺艰难办学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图上方是戏剧系师生在排练戏剧,图下方是美术系学生在破庙中写生佛像。这幅图是音乐系学生在排练大合唱。
这幅是文艺创作图。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们始终坚持文艺创作,涌现了《茅山下》、《游击队之歌》、《新四军进行曲》等大量优秀的作品。
这两幅分别是八女投河图和北秦庄事件图。
华中鲁艺的师生时刻面临着严酷的战争环境。1941年7月,日伪军集中大量兵力,对我盐阜地区进行“大扫荡”,妄图一举歼灭在盐城的新四军军部。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决定,新四军主动撤出盐城向敌后转移。鲁艺的400多名师生也分成两个队,向盐城西乡水网地区撤退。7月24日凌晨。丘东平等人带领第二队师生从北秦庄出发,准备渡河前往安全地带时,与扫荡的日伪军发生遭遇战,许晴带领的8名战斗班男学员英勇的打击敌人,并留下来作掩护。就在二队师生大部分已脱离险境时,戏剧系8名二十岁左右的女学员仍被日伪军堵在桥南河岸上,她们手中只有乐器和道具,为了不被俘受辱,党总支委员李锐和女学员叶玲、王海纹、方清萍等人接连投水殉围。此战包括丘东平,许晴在内,共有30多名鲁艺师生殉难,英雄血洒满盐阜大地。这个下面的石碑时当时牺牲的烈士的名单。
这里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名师荟萃、文化堡垒、继往开来。鲁艺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为抗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成为新四军艺术的摇篮,抗战时期,从鲁艺走出的学员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抗敌前线,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