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人物——李兰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医学史人物——李兰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01 学医之旅的开始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高中毕业后,她回到夏履镇做教师,并在省中医院学了针灸。之后,大队筹办农村合作医疗,大队支部书记请她去做赤脚医生,李兰娟的从医之路从此开启。1970年,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

02 成功创建人工肝支持系统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从农村娃到大学教授,从赤脚医生到医学泰斗,李兰娟的人生充满传奇。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在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对此,李兰娟非常痛心,下定决心解决这个医学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验,李兰娟团队终于成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

从此,李兰娟名扬医学界,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03 非典新冠两出征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年后她的团队获得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李兰娟荣誉很多,头衔不少,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对其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她不顾生命安全,在2003年非典和今年新冠肺炎的危险时刻,义无反顾地像战士一样奔赴战场。

2003年,正是因为有了李兰娟,浙江省实现了全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他还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理起了关键作用。

那年,H7N9禽流感来势凶猛,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在5天内迅速发现突发疫情病原,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公布了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73岁的李兰娟院士再次出征。她毅然带队前往武汉,在那里战斗了两个多月,直至湖北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才返回浙江。

04 他人评价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一位病人写道:“作为一个肝病患者,看到熟悉的病友离去,内心深感恐惧。幸运的是:人工肝技术让我重新拥有了健康,在我吃得香、睡得甜,每天感受生命的美好时,总是难忘李教授的救命之恩。

05人物发言节选

我是一个医生。对于重症病人来说,就地治疗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希望。所以我们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人工肝技术,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为此,我们成立了省人工肝中心及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使人工肝技术更好地造福于病人。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可以创造奇迹。团队的共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我深深体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效”团队,才会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我认为让科技工作者能够“安心、静心、诚心”从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大力营造卫生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转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充分肯定和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艰苦工作,培育“十年磨一剑”、“宁静而致远”的意志,倡导追求真理、坚持不懈、奋力创新的科学精神。造就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学术氛围。允许失误、宽容失败,鼓励卫生科技人才发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百家争鸣、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

我的成长得益于几代人创建的传染病学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我永远是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人类最终能够战胜传染病。

编辑:徐颖

排版:徐颖

责编:肖俊婕 张少琪 冷婧律

审核:黄来锦 葛昊洋

来源:网络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医学史人物——李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