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人物志4 | 别人家的学长?不~是我们的学长!

江西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师大人物志4 | 别人家的学长?不~是我们的学长!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沉稳不失活泼,平和而兼执着”,这是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毕业生邓维良给人最深的印象。这位长相帅气的“十佳大学生”十分谦逊,“不够优秀,但却一直努力”,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获得过“互联网+”全国银奖,也获得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5项省级竞赛奖项。

发表过SCI论文2篇、A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

连续三年获江西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2020年“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

多次获得“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助教”“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现已保研录取为南开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江西师范大学

求其心之所向而不动摇,行其志之所指而不懈怠,邓维良一直在自己的目标道路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大学四年,从迷茫到坚定,从一个“小透明”到“十佳大学生”,他将四年的大学生活化作一句:没有什么遗憾了。

向着阳光生长

向翩少年,意气风发

躲在云里的太阳,不肆意散发光芒却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邓维良就是这样一轮“太阳”。

江西师范大学

JOURNEY

一个对生活充满希冀与热爱的人,总能更好地享受其中的乐趣。邓维良将苏东坡视作自己的偶像,对其豁达的性格极为欣赏。在性格这一点上,他与苏东坡有着相似之处——都善于“找乐子”。邓维良的乐趣很简单,也极容易收获,阅览论文时汲取知识的不倦,打球时挥洒汗水的快感,棋盘前绞尽脑汁的快乐……除了这些外,他还热衷于旅行,大学四年里,他走过了许多地方,领略了很多城市的风土人情。与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他对这个世界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

KNOWLEDGE

一个对知识充满执着与谦虚的人,总是更懂得“居安思危”。当许多人认为大一可以好好放松、不用顾忌太多时,邓维良发出了反对的声音。他认为,大一时,大家可以允许自己当下没有目标,但绝不能允许自己沉浸在无所事事的快乐之中,可以多去尝试不同领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邓维良自己就很乐于尝试。大一时,他会主动向老师提出动手实验的想法,之后还会自己独立设计实验、发表论文。抱着虚心求学的心态,邓维良还参加了各种比赛,他说:“在比赛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优秀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向别人学习,我认为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在这样的“危机感”之中,邓维良一步步成长着。

江西师范大学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邓维良也不例外。他在人际交往上平和活跃,在活动学习中积极踊跃,可就是这么一个人,也会怀疑自己,也会在困难面前踌躇犹豫,但他并没有怨怨自艾,在大学四年的道路上,他在浮沉中摸索着前进。他说:“我不够优秀,但却一直在努力。”他在怀疑与踌躇中一次次突破,向阳生长着。

大学四年里,这个翩翩少年浅显锋芒,在自己的人生版图里挥斥方遒,意气风发。

沿途鲜花开放

同志同行,刻苦专研

“幸运儿”是邓维良对自己的定位。得知自己获“十佳大学生”那一刻,他感到难以置信。回顾大学时光,他说:“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的大学四年很幸运。”他习惯用“幸运”来形容自己获得的成绩,但“幸运”背后,隐藏的是四年的潜心耕耘。

江西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绝不是一场独角戏,几年来的科研生活让邓维良加深了对团队协作重要性的认识。一路走来,他有幸在前行的路上遇见了亲切和蔼、耐心解惑的老师和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朋友。

江西师范大学

TEACHERS

他说,幸运的是漫漫长路有老师们的指导。邓维良对学院的柴纬明老师尤为感激。大一下学期,他主动找到柴纬明老师,在表明想学习实验的想法后,柴老师欣然应允。在这之后,他就一直跟着柴老师学习。组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时,柴老师全程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后来,在柴老师的指导下,他独立设计实验、发表论文。无论是实验室内的传道授业,还是竞赛场上的解惑指导,乃至最后的毕业论文指导,都让他受益匪浅。

FRIENDS

他说,幸运的是遇见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机缘巧合之下,大二的邓维良在担任班助期间认识了检查晚自习的商学院同学,随后又相继结识了来自美术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的另外两位同学。学业上,他们一起进步,组建了团队“鱼米米”,“鱼”字取之于团队项目是从鱼的骨头里提取钙质,加上四人都来自“鱼米之乡”江西。因此,大家认为“鱼米米”这个可爱又含义颇多的名称十分适合。团队抱着学习的心态、带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参加了“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参赛期间,邓维良与队员们“一起学习、一起参赛、一起熬夜”,最终“一起获奖”。星光不问赶路人,许多个苦战的夜晚记录下了他们的共同奋斗,最终,团队的四名成员均保研成功。

观其困知勉行

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大学四年,邓维良一直在思考自己追求的人生格局。即使已经发表了两篇SCI、一篇A类核心期刊论文,邓维良依旧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在他看来,自己作为科研方面的“新手”,与那些将科研事业贯穿一生的教授们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江西师范大学

大一下学期开始,邓维良主动进入实验室学习,一干就是三年。他认为,空想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实操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起初,他阅读了大量文献报告填补专业短板,遇到疑惑积极请教师长;在有一定基础后,他申报了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丰富的大赛经验;再后来,他开始独立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发表论文……稳扎稳打地前行,邓维良迈向科研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邓维良直言,自己曾面临巨大压力。他形容那是一段“特别艰苦的岁月”。大二的冬天,白天他与同伴“泡”在实验室潜心研究,晚上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教资考试的准备中。穿梭于实验室和静湖之间、与时间赛跑成为邓维良度过那个阶段最大的考验,但他始终在这种“连轴转”中保持着聚精会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做到了一次性通过教资考试,实验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江西师范大学

四年的时间里,邓维良也经历过挫折。2019年,他所在的“鱼米米”团队在走到“挑战杯”省赛时意外“阵亡”,这对当时信心满满的团队无疑是个重大打击。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邓维良与团队及时总结问题,一点点打磨项目内容,一遍遍细化原先的方案。第二年,“鱼米米”重拾信心,站在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赛场上。最终,在与全国百所高校的激烈角逐中,“鱼米米”团队荣获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科研人的常态就是不断挑战,不断突破。面对挫折和变故,邓维良也曾有过绝望和迷茫,也曾想过放弃,只是最后还是选择“再坚持一下”。他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人,为了更坦然地应对挑战,邓维良常说:“目标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他愿意接受和拥抱“还不完美”的自己,在这种“不完美”中深耕心之所向,诠释属于科研人的“心驰神往”。

江西师范大学

一路走来,22岁的邓维良在前进也在反思。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邓维良总有直赴远方的勇气。“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超越自我,不断地创造价值,获得新的成长空间。”对于未来,邓维良还会带着坚定的目标一路前行。尽管人生充满不确定,但他不会因此停下超越自我的脚步。他明白,追寻贯穿生命始终,而沉浸本身就是永恒的回答。

江西师范大学

点击下列图片查看往期精彩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大通社-新媒体中心

本报记者 | 熊惠任颖曹娅琴

稿件源于校报1065期9月30日

图片 | 部分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部分源于往期推送

值班编辑| 胡丹华

责任编辑 | 袁斯琛 刘依然

审核| 万森林 曹琪 钟雪艳

江西师范大学

你“在看”我吗?

江西师范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西师范大学-师大人物志4 | 别人家的学长?不~是我们的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