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上天似乎总是有意为我们设下阻碍,但心怀希望,前方必定闪着光亮。怎样让人生变得温暖又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故事……
书
《布鲁克林有棵树》
文稿 |汉本1705张海霞
书籍简介:《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作者贝蒂·史密斯的处女作。它与《安琪拉的灰烬》属于同类小说——是“成长小说”,也可称为“家小说”。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简介:贝蒂·史密斯 (1896–1972) 是一名小说家与编剧,也是洛克菲勒和剧作家协会奖学金的获得者。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本书以小女孩弗兰西的视角讲述了她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贫穷移民家庭中成长的故事,即使生活艰辛,但她在父母的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下,最后如一棵大树般向着光明繁茂成长。
此书1943年初版便大受欢迎,长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1945年,小说改编为电影,电影随后获奥斯卡奖。小说还被改编为音乐剧,风靡一时。
初读此书,能闻到面包、咖啡的浓香,以及能听到美妙的歌声。整个故事读起来也很轻松,平平淡淡的描写中显露出温情。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家常小叙。作者将苦难描绘得很轻,以一种乐观的状态淡然面对。所以看完此书,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温暖又充满希望。
正如书中弗兰西的外婆玛丽说:“教孩子的时候,别忘了苦难也是好事。苦难磨练人哪,让人性格饱满起来。”
而弗兰西就是在苦难的磨练中渐渐羽翼丰满。
弗兰西的成长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物质,没有精致漂亮的衣裙和头饰,也没有多余的零食,每逢星期六还得和弟弟尼雷去垃圾回收站捡破烂。但即便如此穷困,在妈妈的巧手之下,发霉的面包像是施了魔法一般变得好吃可口,加了苦菊的咖啡也能让生活多一份期待,给孩子带来希望。家里没有吃的时,他们就以游戏化的方式,假装在北极探险,等待救援。
尽管生活贫困,但他们一家都是有尊严的。弗兰西很小就懂得糖果是要用废品换来的,房屋的租住权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卑微的生命也有高贵的灵魂。即使贫穷,妈妈也不放弃精神享受,要穿戴整齐,去看一场日场演出。父亲也很对穿着很讲究,衬衫永远是白净的,黑皮鞋永远擦的发亮。母亲用劳动换取学时,让孩子们学钢琴,琴音如泉水般让贫瘠的生活受到了滋润。
而阅读的重要性也是本书作者传达出的核心观念。
小女孩弗兰西热爱阅读,她喜欢旧的皮封套、图书馆浆糊、新鲜借书戳油墨混杂在一起的气味。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她坚强的品格,也为她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遭到其他小女孩的侮辱时,她强忍泪水;打预防针时医生嫌她手脏,她心里难受,但勇敢地和医生说下一个是自己的弟弟,请不要说弟弟脏;大一些的孩子摁着她的头把她撞出鼻血;老师根据家庭条件优劣对孩子不公平对待……在一系列屈辱面前,一定程度上她是孤独的,但只要翻开书本,她就能坐拥全世界。她再也不会孤独,再也不会因缺朋少友而孤单。书就是她的朋友。不管是什么心情,总有一种书与她相伴。“宁静时可以读诗歌。宁静够了可以看惊险小说。到了青春期可以看浪漫爱情故事。要想接近人,可以看传记。”
她想:“是的,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不要豪华椅子,不要花边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我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放在那里随时派上用场。还要金褐色的碗,里头总放着一朵花,或是一些叶子,或是一些浆果,还有书……书……书……”
她对阅读或许有着天生的爱好,这也离不开母亲从小的培养。母亲每天睡前给他们姐弟俩读《莎士比亚》和《圣经》,直到他们可以捧起书自己读。
除了母亲对她的影响重大,她的父亲以及茜茜姨妈也为她带来了爱与希望。父亲虽然酗酒,但在教育上,他通过歌声把美和诗意传递给弗兰西,给家庭带来了快乐。而茜茜姨妈总是热情洋溢,总能给孩子们带来惊喜,让人感动的是,她在寒风中把穿着单薄破旧的弗兰西搂过来,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她。
曹文轩在本书序言写道:“阅读这样的小说,不必装模作样,不必煞有介事,读,就是了,平等的,平常的,平易的,而读完之后又是受益匪浅的。”
是的,这是一部很有力量的小说,它朴实无华,却能让我们嗅到阳光的味道。有时间的话,希望你也捧起这本书,去看一看布鲁克林那棵树在困境中成长的美丽姿态,让它也触碰一下你善良且柔软的心。
影
《天使爱美丽》
文稿丨汉本1604张思梦
影片简介:《天使爱美丽》是让·皮埃尔·热内导演执导的一部由奥黛丽·塔图、马修·卡索维茨、贾梅尔·杜布兹、多米尼克·皮诺等主演的爱情片。
“如果注定孤独,那么我愿意去爱全世界。”
——《天使爱美丽》
泰戈尔曾言:“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在青涩懵懂的年纪偶然间读到这句话,给我的内心带来极大震撼的同时更多是无法理解,既然世界降临灾难带给自己痛苦怎么还能够满怀着爱去歌唱这个世界呢?然而《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人公艾米丽就是这样一位在孤独中长大却以善意报之以世界的天使。
天使常常以孩子的面目出现在人间,孩子的天真善良是他们让人喜爱的特质。艾米丽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的特质,她天真、善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且感情丰富,但她又是孤独的,她把她的好奇和想象留给了自己的世界。
艾米丽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医,不喜欢和人并排如厕,不喜欢湿漉漉的泳裤,喜欢擦皮鞋,喜欢清理工具箱。艾米丽的母亲是一名小学校长,不喜欢洗澡后皮肤皱巴巴的,不喜欢睡觉后脸上的枕头印,喜欢擦亮地板,喜欢清理包包。
艾米丽小的时候因为太久没有与父亲接触,在父亲给自己诊断时心跳加速便被误诊为心脏病,从此待在家里由母亲教授课程。家里是如此的沉默和乏味,连小艾米丽唯一的朋友小金鱼都受不了家中的压抑气氛几次想要跳出鱼缸自杀,最后小艾米丽不得不放生她的朋友,她常常与自己玩着游戏寻找乐趣,在她的母亲意外被跳楼游客砸死后,父亲沉浸于装饰母亲的墓碑。
艾米丽更加孤独了,尽管她对世界有一颗好奇又丰富的心,但却没有人和她分享,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童真的眼里天上的云彩化成小熊和兔子。
艾米丽就这样慢慢长大了,为了消解孤独,她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癖好,比如,把手慢慢的插进豆子里、用勺子敲开焦糖布丁。在人群中,发现这些小癖好也就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孤独,生命岂能尽人意,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癖好。
在一次偶然事件里,藏在墙壁里的小铁盒改变了艾米丽的生活,她想要把小铁盒归还给它的主人。艾米丽寻找线索想法设法的找到了小铁盒的主人,找到盒子的主人后艾米丽没有选择当面交给他顺便欣然接受对方的感激之情,而是把盒子放在电话亭里,选对时机让盒子的主人接电话能够看到盒子又不知道谁把这个盒子谁还给他的,多么浪漫又有趣的方式啊,就像一个孩子偷偷做好事一样。
艾米丽的内心被帮助他人的愉悦填满了,她想继续帮助别人,这种热情让她对生活充满憧憬,感情不亚于奥特曼要打败怪兽拯救世界,在孤独中长大的艾米丽也正是用善意参与到世界当中,用自己的方式告别孤独。
看到水果店的老板又在欺负老实的伙计,她偷偷地溜进他的家里,恶作剧一般给他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把他的拖鞋换小一码,给台灯换坏的灯泡。看到父亲独自在家,艾米丽决定让父亲的小玩偶代替父亲去各地旅行,空姐把玩偶在各地的拍旅行照寄给艾米丽。艾米丽像天使一般默默地做着这些好事而不让人发现。
从父亲家出来艾米丽遇见了在地铁站快照亭中收集照片的尼诺,艾米丽偶然间拿到了尼诺用撕碎的快照做成的相册集,两个孤独又有趣的灵魂相遇,其中的故事曲折又浪漫。
在记忆中,有一个片段总是能够让我觉得十分的温暖。艾米丽得知尼诺和她的同事一起出去伤心的跑回家,她在厨房给自己做吃的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想象着尼诺此刻偷偷拨动帘子带着笑意突然抱住自己,这时帘子哗啦啦的响了,她惊喜的回头看却发现只是一只猫,希望转化为失望,她忍不住的嚎啕大哭,却听到门口尼诺敲门的声音,她没有开门,走到房间里听见西蒙通过电视机对她说:“小艾米丽,你不是脆弱的玻璃人,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假如你错过机会,你那颗心迟早会像我的骨头那样,又干又枯,别再犹豫,去找他吧”。艾米丽跑去开门,尼诺就站在门口微笑的看着她。
电影中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残缺的,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其中的善意更能打动人心。看完电影的整体感觉是温暖的,艾米丽的童年换一种叙述方式也可以是冰冷和阴暗的,但影片出现的更多是荒诞和幽默的视角,艾米丽保留着有如孩子一般的心灵,她以善良和勇敢找到自己的爱情告别孤独。
一本书,一部电影
一种情怀
如果你有喜欢的书和电影
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
精彩推荐
书影1+1丨纵然人生短暂,努力增添美丽
书影1+1丨仰望月亮,忠于理想
书影1+1丨爱与传承,该如何坚守?
书影1+1 丨 我猜中童话的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尾
GNNU
编辑丨黄玲
审核丨张平正 主编丨张培
qq交流群丨13965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