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师岁月丨程小强:致力苏区研究,获批国家平台

赣南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赣师岁月丨程小强:致力苏区研究,获批国家平台

赣南师范大学

编者按:在迎接校庆60周年之际,校友、师生撰文回忆赣师岁月,官小微特别策划的赣师回忆录专题今日第二次发稿,带领大家一同回首过往美好岁月,为赣师大点赞喝彩!本期,将由程小强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回望赣师如何致力于苏区文化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和教育,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联合设立了“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并下发了《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开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函〔2013〕1号)。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根据《通知》精神,经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党史研究室推荐和相关高校申报,由专家评审组进行严格评审和组织答辩等一系列环节,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从众多候选单位中遴选出了8所高校。这8所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嘉兴学院、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2013年6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联合下文,决定联合在8所高校中设立“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并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1划。

我校作为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组建高校之一,获批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我校实现了自建校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上的重大突破。

成绩来之不易。这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度重视并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又得益于赣南原中央苏区革命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又得益于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教育厅的推荐和支持;更得益于学校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组建了苏区研究所,开始进行苏区研究,几代赣师人始终坚持,躬身耕耘,2002年6月成立了中央苏区研究中心,2007年7月中央苏区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此次申报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建有全国高校首个“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

研究平台的发展壮大,势必推进研究成果的丰富和提升。几代赣师人的执著坚守,潜心钻研,推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比如:学校于1985年搜集整理了《江西苏区教育资料汇编》(1927—1937);1999年编撰出版了8卷本《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具体包括(1)《中央苏区简史》、(2)《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3)《长征起始阶段研究》、(4)《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5)《中央苏区教育简论》、(6)《中央苏区体育史》、(7)《中央苏区审判工作研究》、(8)《中央苏区美术史》;2009年又编撰出版了10卷本《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具体包括(1)《永恒的光辉:苏区精神研究》、(2)《中央苏区政权形态研究与苏区社会变迁》、(3)《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4)《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史》、(5)《中央苏区贸易史》、(6)《中央苏区军事史》、(7)《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8)《革命与血缘、地缘:由纠葛到消解——以江西石城为个案》、(9)《中央苏区文艺研究:以歌谣和戏剧为重点的考察》、(10)《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等等。这些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在苏区研究领域的知名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被推荐、遴选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奠定了基础。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苏区研究成果丰硕

有了成果的支撑,还得有论证的科学合理。为了做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和论证,学校充分整合优秀资源,凝聚研究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思路,把握学术前沿,瞄准国家重大现实需要,凝练研究方向,彰显研究特色,制定发展目标,并积极借鉴和汲取其它高校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成功经验,努力把申报材料和准备工作做到最好。时任学校党委书记田延光、校长孙弘安、副校长范小林、副校长邱小云等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以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全体研究人员为主组成申报材料起草、论证小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文标等积极参与论证,大家“白加黑”、“五加二”,全面总结,精心凝练,科学论证,认真推敲,将申报表和相关申报材料不断打磨,以最好的状态提交国家教育部。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创建“红色班级”,以苏区精神育英才

材料提交审核后,迎来的就是接受专家答辩。2013年1月17日,副校长邱小云教授代表学校就申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北京接受教育部专家答辩。同日,学校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在北京接受科技部专家答辩。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赣师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当年获批2个国家科研平台,一文一理,“文”的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理”的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举办“苏区精神: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

原本答辩结束后就是敬候佳音了。但是极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精神的赣师人仍没有停止奋进的脚步。学校副校长邱小云教授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这一重大主题,先后撰写完成两篇高水平论文。其中,《论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史》一文刊发在《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后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全文转载,并在封面要目予以推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一文刊发在《光明日报》(2013年4月21日),为进一步促成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更是锦上添花。

2013年7与25日,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京联合举办了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第一次建设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邱小云代表学校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心”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编纂的《中央苏区研究丛书》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平台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集聚、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学校总是对基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并以正处级单位建制组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而且还于2013年聘任副校长邱小云教授为“赣南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基地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5年来,学校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逐年引进总共9名研究人员的情况下,实现了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一个教育部研究基地孵化出了3个研究平台,一是《红色文化学刊》这一全国专门从事红色文化研究的唯一一份专业学术期刊,二是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三是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苏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先后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先后获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先后编撰出版“苏区与红色文化研究博士书系”等论著30余部,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等等。

赣南师范大学

▲学校创办的专业学术期刊—《红色文化学刊》

显著的成绩鞭策着我们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努力把基地建设成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水平智库,为学校早日成功申报博士学位点作出积极贡献。

GNNU

编辑丨陈熙莹 胡晨溪 李淑婷

审核丨胡倩主编丨冯佳丽

qq交流群丨139659610

赣南师范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赣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赣南师范大学-赣师岁月丨程小强:致力苏区研究,获批国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