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这群90后,他们选择扎根基层

江西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主题教育】 这群90后,他们选择扎根基层

面对毕业,是选择知名企业高额年薪?

选择基层支教?还是选择服务家乡?

又或者支援西部?

农大学子用实际行动给了最好的答案

他们将奋斗成为了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山村支教

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他,没有工资,只有一点微薄的生活补贴,却结对帮扶2个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他,放弃保送985高校成为院士弟子的机会和世界500强公司的高薪offer,选择了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赣州石城县开始了为期1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项目。他,就是我校2017届经管院社保1301班毕业生朱毅。

江西农业大学

朱毅出生于贵州毕节一个偏僻山村,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家乡没有电灯,蜡烛就是夜晚的太阳。父母为供养3个孩子上学,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在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朱毅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他知道,学习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所以在毕业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西部支教团,他说:“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是朱毅自己一套教学方法。他担任初一6个班级的地理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对症下药、寓教于乐,在课堂上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他还和同学们分享自己走遍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看到的人文风情和自然环境,不仅能够扩宽学生视野,还能让课堂生动起来。

江西农业大学

其实朱毅本科学习的并非师范专业,但是他认师傅、多听课、多学习,从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到讲课的语音语速、手势走位,不放过每个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学互评活动中,他的公开课获得了老教师一致好评。他所教的6个班级,期中和期末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均位于年级第一。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朱毅出身农村,但他想把知识的种子种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若干年后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江西农业大学

做新农人

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一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创办“兴国县丰采种养专业合作社”,并且用了三年时间,年产值610万余元,帮助75个贫困户实现脱贫,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经济管理学院会计1602班刘瑶却做到了,而刘瑶也成为了真正的“新农人”。

江西农业大学

“新农人”是具有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光,利用专业知识,通过智慧的团队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农人”。

“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做点什么”是刘瑶作为“农后代”一直以来的心愿。2016年,才大一的刘瑶了解到家乡兴国县含田村正在发展乡村旅游,向家里人提出了创业的想法。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她去农学院请教专业的老师并聘请徐小彪教授、黄春晖老师带领的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指导,询问土地情况、果树种植选项、费用、发展前景等问题,同时,走访考察了很多农业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分析后,她在家人、朋友和学校的支持下,她投资500万创办了“兴国县丰采种养专业合作社”。

江西农业大学

创办合作社并非一帆风顺。合作社前期面临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而且刘瑶选择的项目还涉及到土地租赁等一系列问题,即使这样刘瑶依然信心满满,她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发展趋势,必定充满着机遇。

利用学校专业的优势,合作社科学利用土地,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鞋,主干道支干道绿化”的建园原则,实施水肥一体化。刘瑶和团队进行绿色有机种植,打造绿色果蔬,做优质有机产品,现在合作社的产品也已经获得“无公害认证”。

江西农业大学

2019年,合作社终于实现了盈利,预计2019年,猕猴桃年产量约 8万斤,预计产值160余万元;脐橙产量约100万斤,预计产值250余万元;鹰嘴桃产量约20万斤,预计产值200余万元。

刘瑶认为农业发展不是“孤军奋战”,要进行产业链式发展,因此刘瑶利用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缓解了在此之前一直存在的空心村问题。现代化农业经营理念,让刘瑶在学校组建了一支创业团队,主营产品包装、文案广告设计,开发在线小程序“含田果蔬”,线下开设实体商店“便民蔬菜超市”,利用周末和假期走访农村,收购一些优质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提高农产。

江西农业大学

像刘瑶一样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现代化的发展思维为农民带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载体、新平台、新出路,更为农村带来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鲜血液。

江西农业大学

走进西藏

扎根雪域高原奉献青春无悔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的第三极。而西藏桑日县增期乡,距县城60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在这里手臂被晒得通红、蜕皮,并且伴随严重的高原反应和水土不服,头晕目眩、睡眠质量骤下,但这就是2017届理学院信极1301班毕业生郑凯元的工作环境。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口号在郑凯元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更是要以实际行动去响应和践行的责任。当郑凯元信心满满等待体检通知的时候家中传来爷爷去世的噩耗,若参加葬礼势必错失实现梦想的机会,但父亲一番鼓励让他坚定进藏决定,父亲说:“爷爷曾是抗战老兵,孙儿能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人民服务,相信爷爷会理解并支持你的,你现在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以最好的面貌去参加体检,争取获得专招资格”。通过父母的支持、学院师生的鼓励和帮助,郑凯元顺利通过面试、政审、体检等程序成功获得专招资格。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十九大召开前夕,郑凯元前往海拔4800米、全县海拔最高的村庄驻村。他**第一支部书记组织牧民群众一起观看党的十九开幕式,主动深入牧民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感受异域风土民情,努力融入当地群众中去。村第一支部书记称赞他:“你比我都能吃糌粑,比我还像藏族人,来到这么高的地方竟然没有反应”。其实,他刚到这个**的前两天晚上都会流鼻血,饮食也吃不惯,但是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进藏工作,不管多么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不能轻易退缩,要想扎根西藏必须适应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西藏,才能更好地为西藏服务。一入西藏地,便为西藏人。”

江西农业大学

2018年是“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0周年,为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桑日县扶贫搬迁点举行“3.28”庆祝活动。郑凯元利用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经验,主动为活动建言献策、积极谋划、布置活动现场。在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被中央等各级媒体相继报道。和当地农牧民群众一起工作和生活的经历让郑凯元越来越喜欢这片土地,他希望自己能“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江西农业大学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实践中砥砺品质,实现无悔青春,书写时代烙印的青年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往期回顾

喜报!江农学子又双叒叕获全国特等奖

主题教育 | 调研交流会

要闻速递 | 我校新增1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图文编辑 | 陈峰邓若萱

图文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官网

责任编辑 |徐晨茜王诗慧

审核 | 高芸

监制 | 杨峰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点亮在看,为他们点赞!

江西农业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江西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西农业大学-【主题教育】 这群90后,他们选择扎根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