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刺桐城、温陵,都是今天的泉州。习大大提出的“一带一路”概念,其中的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源自这里,古泉州港。
千年以前,已经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曾经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早在公元6世纪的南朝,泉州就与南海各国有交通往来。到了唐、宋,泉州成为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元代,泉州港已与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商贸文化交流往来。更有趣的是,在明代,有位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访问泉州,却因王室政变无法回国,从此在泉州繁衍生息至今。
在泉州古城里,无处不在的历史遗迹,沉淀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里,随便走走,慢慢的品味,都能引发远古的思情。
站在鲤城区中山路老街的高处,开元寺里的东西双塔耸立在绿荫和红砖厝中。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东西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和东西塔遥相呼应的西街钟楼,建于1934年,欧洲风格的设计,却和周围环绕的骑廊式红砖古厝群融为一体,现在是泉州的地标之一。
钟楼下,来来往往的人们。
在钟楼下的周边,散落着很多著名的传统小吃店,像肉粽、鱼丸、牛肉羹、四果汤、面线糊。。。嗯,有来过泉州的朋友,那舌尖上的闽南味道,你懂的。
在小店里坐下,点上几份小吃,安抚下自己躁动的味蕾。
放下碗,背起随身的包,沿着红砖古厝的老街,仿佛走进一段段绵长的历史。
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一般都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屋顶是硬山式和双翘燕尾脊。
街边,一堵地道砖石古墙,被称做“出砖入石”,其实就是红砖与花岗岩石两种材料的混砌,呈现着一种纯朴的建筑韵律之美。
翘立天空的燕尾脊,雕花的红砖墙,是最闽南的元素。
通政巷子深处,泉州木偶戏团所在地,在静谧的老房子里,挨挨挤挤的人偶们,身着古装华服,表情各异,沉默的注视着我们。
梳着闽南传统发髻的阿婆和留着花白长须的老汉,笑咪咪的样子,仿佛是街角遇见的邻家老两口。
临走一个回头,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木偶馆里那些悬挂着的人偶,像极了古代被处以极刑的人们。。。回到阳光下的街上,缓缓神,晃悠到涂门街关帝庙后城,走进古色古韵的老茶坊,雕梁画壁,浮雕门联,一点一点的细节,显示着古厝那些漫长的年头。
绕过前厅,后院的天井安静清幽,有个老人背着手往里面走。
跟进后院,原来,这里有一群老人围坐着在说书讲古呢!
说书老人叫许荣铜,已经八十多岁了,家就住在文庙附近。每天的下午,许老伯就会来到老茶馆,这些同样七老八十的老人们喝着茶等他。他一手拿古书,一手拿折扇,慷慨激昂,抑扬顿挫,说书说到高潮处,那扇子往桌上一拍,惊起了几个打盹的老人们,抬眼看看许老,又继续闭眼瞌睡了。
阳光暖暖的照在老宅里,照在老人们坐的磨的光亮的竹椅上,这是属于他们的慵懒闲散的时光。
角落里的竹蓝、石磨等老物件,就像是凝固的岁月。
院子花架下,蹲着小花猫,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喵呜喵呜的叫着,好像也能听懂说书的故事。
在涂门街上,还有一家古老的**,又名麒麟寺、“艾苏哈卜**”,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兰历400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泉州**是国内惟一用花岗石和辉绿石建造的阿拉伯中亚风格的**。寺院建筑主要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和新建的礼拜寺。
临街的寺门为典型的中亚风格,由一面立墙和一个带有双凹半穹顶的门廊,以及连接的有半穹顶的甬道构成。
寺门内有一块明·永乐五年(1407年)刻有《永乐上谕》的石刻,是明成祖朱埭颁发保护伊斯兰教寺院的文告。
在后院的礼拜堂,却是地道的闽南红砖厝建筑。木板墙上挂着伊斯兰教徒做礼拜的时间表。
红砖墙上的门楣,镌刻着古兰经。
根据记载,古老的**曾经在1607年遭遇大地震而倒塌,只剩下眼前所见的残垣断柱。
刻着经文的残石。
徜徉遗址里,有种走进古罗马神殿的错觉。
离开**,同一条街上不远,就是咱们熟悉的关公老夫子:关帝庙。但是,有创意的泉州先民,把关公和岳飞放在了一起,在他们看来,相隔800多年的关公和岳飞都是忠义的象征。所以,把他们俩放一起奉祀,叫关岳庙,据载始建于宋代。
烟火旺盛的关岳庙,至今仍然是泉州人的精神寄托所在,来这里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
在台湾,不少关帝庙、关岳庙、武庙基本上是由泉州关岳庙分炉去的。我曾经在台湾桃园见过街边的关帝庙,一脉相承。
位于泉州南俊巷的承天寺,原来是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因为寺庙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所以又被称做月台寺。安静的寺里,没有开元寺那样的游人众多,更接近于想象中的修行之地。林荫遮蔽的放生池边,有黄衣僧人独坐,池里鲤鱼游动,乌龟聚集。
高大的古榕树下,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和鸽子们玩的很开心。
夕阳斜斜的照在寺院里,显得那么温暖祥和。
出砖入石的墙上,挂着客堂僧“普佛”的牌子,现在是随晚课。
长廊下,黄袍僧人手持木锤击钟,召集众僧晚课了。
阶梯下,爱心义工在喂饲鸽子们。
这样有爱的画面,让人难忘。
夕阳落尽前最后的一抹光,照在“闽南甲刹”的牌匾上。
趁着天还没黑,赶到了天后宫,巧的是在这里遇见了远从台湾进香团前来“挂香”。
天后宫奉祀的是莆田湄洲妈祖娘娘,位于泉州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是中国东南沿海、台湾及南洋一带现存最早、最大的妈祖庙,和我在巴厘岛看到的海神庙类似,这是中国古代祭祀海神的庙宇。
台湾进香团的团友们穿着统一的衣服,抬着大红轿子,依照传统的仪式在过香炉。
几次台湾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湾民间祭祀民俗信仰的传承比大陆保持的更好,还好,这种两岸间一脉相传的人文习俗,现在又连接起来了。
据统计,台湾现有八百多座妈祖庙,妈祖的信徒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称妈祖信仰的极盛之地。
从台湾妈祖庙宇的级别来看,无不属于“分灵”。一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神符或香火到台湾奉祀,称为“分香”,二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的神像到台湾奉祀,称为“分身”。台湾这么多的妈祖庙,都是源于明清时期福建向台湾大规模的移民。转完天后宫,天色已晚,这一天看下来,信息量太大了,和晚饭吃的泉州小吃一样,都得慢慢消化消化。
晚上的文庙,有南音表演,继续走起!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而且,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
听着台上演员们轻弹慢拨、咿咿呀呀的演唱南曲,看着身边围坐的老人们如痴如醉的神情,我虽然听不懂,但是却也深深的被感染,沉浸在婉转的曲调声中。
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音不管是表演形式还是音乐内容,始终都保持着古代中原的古风古味,研究价值高,欣赏价值也高。代表曲《八骏马》、《梅花操》《三千两金》《元宵十五》《风打梨》《年久月深》等。
2009年,泉州的南音已经获得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第二天一早,学弟志明来带我们去清源山。山下这座老子石像,是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
老君岩的前边竖着个石刻“老子天下第一”,这太上老君也忒高调了点儿,明显的拉仇恨的。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石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占地面积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神韵。
登上清源山顶,鸟瞰泉州古城,蓝天白云下,远山绵延,城市楼宇鳞次栉比,和游走老街小巷之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清源山是泉州人文历史的宝藏,山峦秀美,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众多。历朝历代,在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不同年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还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泉州西湖被密集的建筑包围着,那是人们周末休闲散心的好去处吧。远眺着这座旧貌换了新颜的千年古城,像我这样匆匆的行程,只能看到些只麟片爪,显然不足以真正的了解它更多的内涵和故事。也许,换个时间,可以邀三两好友,再来细细品味古泉州的前世今生、历史传奇,或者,能有更多有趣的发现?
---------------------------------------
【泉州】泉州,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一半的人口祖籍来自泉州,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保留着以南音、南戏、南少林、南建筑、南工艺为代表的五南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是中国特色剧种,原产于安溪县的中国十大名茶铁观音,以其清香雅韵的口感闻名于世,永春县的纸织画则是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资料来自网络综合,摘自:泉州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