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特聘教授朱华祥以长期的新闻工作背景、独特的观察判断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力等优势,被江西教育网聘任为特约评论员。这是我校教授首次获此殊荣。朱华祥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和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被学生称为“朱老”的教授。
他微微卷曲的头发露出几缕银发,圆框眼镜下的眼睛,一笑起来就眯成一条缝,透露出岁月累积的睿智。正在讲话的他,表情丰富、手势舞动、言辞幽默,迎来台下阵阵掌声——他就是我校特聘教授朱华祥,2015年至今,在我校任特约教授一职,负责《大学语文》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程的教学。
浏览朱华祥的“个人简介”,不免让人产生距离感。但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蔼然可亲、谦逊有礼的人。他非常爱笑,有他的地方就有欢笑,有时就像个孩子一般。他又善谈,课间时分,常常可以看见他与三五个学生交谈的身影。除了丰富阅历、从业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渊博的知识早已成了他的个人魅力,打破了文人墨客不易亲近的陌生感,因此,同学们都亲昵的喊他一声“朱老”。
《左传》有言:立功立德立言。立言又分两部分:一是著述;二是讲授。他既著书立说,又传道授业。“作为一个从事文化、艺术、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很想把自己摸索几十年、且教科书上少见的、与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有关的知识、经验、研究、见解等,传授给大学生,使他们在知识重构阶段,能够清晰寻找到的新目标,明白上大学的真正意义,并通过通识课程,努力达到丰富大学生文化存在与精神存在的目的。”朱华祥这样说道。
朱华祥的课堂绝对见不到硬搬照抄的课本内容,而是包罗万象、鞭辟入里。学生们既能学习知识,又学会思考,还能打开眼界。因此,三尺讲台便成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因为讲得精彩,又常讲常新,他的课一直是许多旁听生的首选,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咀嚼有味。
公管专业的学生罗紫芬说:“听朱老讲解的近代史,让我对历史的学习有了新的角度和高度,让一个有着文科思维的理科生重新喜欢上了历史。”
私下里,同学们非常乐意和朱华祥探讨热点话题,相互交流观点,时常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在他的社交软件里无不可见一些新颖的内容,有时是绘画、有时是古诗词、有时是历史、有时是电影、有时又是旅游......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朱华祥讲不到的。
“思想是教育的根本”,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思想一直是朱华祥的信念。在课堂上,他试图启发同学们的心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时常以友人之态提醒大家,看待问题,角度要广;面对疑惑,要勤于思考;对待人生,要注重格局,并耐心细致的向学生们展现课文中诗人和学者的品质。
作为经历丰富的老教师,又是饱腹诗书的学者,他不断思考自己的不足,常常向他人提问,他说:“年到花甲,只想单纯地教书,能影响一个是一个呀。”在朱华祥的内心,教育和生活一样需要情怀。他对于教书育人的情怀便是立足于当下存在的种种教育问题,竭尽所能地凭借一己之力,把自身的学与问传达给学生。他说:“想为孩子们打开大学语文和中国近代史纲的大门”。
对于此次成功选聘为特约评论员,朱华祥说:“在离开新闻岗位多年后,还能被聘为教育行业的评论员。说明宝刀未老。其意义在于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此,他表示,将从履行一个教师对教育工作严肃考量的职责出发,站在学院角度,做到以高度责任心对待这项工作,尽力完成教育网分配的任务,并主动撰写对教育有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