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南昌工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宏越达大礼堂举行。校领导宋才火、陶也青、宋增建、胡鹏、陈宇、朱盛萍、胡志新出席典礼,教师和学生代表及2019届全体毕业生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常务副校长宋增建主持。
最暖心的毕业典礼
再听一遍校长的叮嘱
陶也青校长在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
六月,是生长的季节,夏花灿烂,勃勃生机。六月也是分别的季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当我们学校讨论学士学位授予和毕业生名单的时候;当我看到同学们在博雅广场、东大门、忠信楼前拍摄唯美毕业纪念照片的时候;当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同学们发出的毕业一段段抖音视频的时候;当我昨天下班时候,看到有同学用无人机拍摄南昌工学院美景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分别的时候就要来临了。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董事长王斌博士,代表学校董事会,学校党委和行政向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2018级新生入学开学典礼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欢迎你们,南昌工学院的宝贝们。为了你们的到来,我们等待了整整三十年。”今天,我们在毕业典礼的时候,我想对同学们说:“我们襁褓中的宝贝长大了,你们即将扬帆远航,你们即将放飞自我。”
在即将分别的日子里,我想送给同学们一个字,那就是“道”。在学校建校30周年的时候,我们来了很多嘉宾,其中,有一些大学的校长,大家都在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之道,大学正道。探讨如何办好一所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传道授业,是大学永恒的话题。
在学校东大门的东北面,我们竖了一块石,是安徽的灵璧石、观赏石。这个石头的形成有上亿年,放在我们学校也有十多年,去年很多人说我们的校园文化做的比较好,希望我们能为这个石头上镌刻一些字,然后我们集了一个王羲之的书法“道”。为什么集“道”这个汉字?其实这个“道”字比较早出现在春秋战国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道做出了许多诠释和注解。
在我们地球上,出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从空间上来说,就是北纬37度,从时间上说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古老中国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孕育了孔子、老子、墨子、荀子、商鞅等等伟大思想家,奠定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古希腊,也出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这样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那时候,探讨民族复兴之道,国家振兴之道,执政为民之道,乃至同学们成长成才之道。道,乃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可以用今天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今天颁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标志着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告一段落,或者是对同学们校园生活的一个“打卡”,或者说是你们进入社会的一张“入场券”。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外面的世界真很精彩。但是,有些路,注定是一个人走的。只要我们讲道德,有道德,担道义,走正道,我们就不会再纷繁复杂的社会迷失方向、丧失自我。
我真挚地祝愿同学们能用心中理想之光照亮前行的路,让理想既丰满又骨感。不仅要有诗和远方,还要有家国和边关。校友丁振军投笔从戎,与你们同龄的生命牺牲在凉山火海之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韶华易逝,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只有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前行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的精神,探寻未来的路。科学的精神是理性的基础,是勇气的源头。没有科学和理性的思维,一切行动都是盲目的。大学虽然传授给大家一些知识,教会了大家一些技能,但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脱重。希望同学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把“忠信笃行,自强不息”的精神带回去,我们还需要具备科学的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以敬畏之心,谦卑前行。
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地走好当下的路。踏入社会,真正的人生才开始,我们需要对人生无线热爱的“雷人”,也需要在面对坎坷时从容平和的“佛系”。苏东坡有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事,应似飞鸿踏雪泥”,一步一个脚印,抓铁有痕钉钉子,扎根基础,甘于奉献,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有委屈,有乐趣。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我们收获了学历学位,有的同学还收获了爱情,开始懂得人生。我们从懵懂少年,到意气风发;我们从追风少年,到壮志凌云。校园里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的开心,有的不开心,放在今天,都是不舍。
在你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真诚希望你们把开心和满意装进行囊,把不开心和不满意留给学校,你们的不满意将是南昌工学院不懈奋斗的动力。青春永不散场,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然是少年。
图文来源于:南青年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