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景山公园万春亭,向北眺望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鼓励人们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
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出行
是全球共识
越来越多的人们身体力行
倡导环保出行方式
但是目前机动车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那么它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呢?
机动车的危害
你了解多少?
1
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2018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4065.3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3089.4万吨、368.8万吨、562.9万吨、44.2万吨。汽车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超过90%,碳氢化合物(HC)超过80%。机动车等移动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分担率
按车型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量2018年,全国客车排放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 PM)排放量分别为1928.6万吨、200.3万吨、143.0万吨、6.5万吨,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7.4%、61 .3%、27.4%、15.3%。
各类型汽车的碳氢化合物
(HC)排放量分担率
各类型汽车的一氧化碳
(CO)排放量分担率
2018年,全国货车排放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930.7万吨、126.4万吨、378.9万吨、35.7万吨,占汽车排放总量的32.6%、38.7%、72.6%、 84.7%。
各类型汽车的颗粒物
(PM)排放量分担率
各类型汽车的氮氧化物
(NOx)排放量分担率
按燃料类型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量 按排放标准阶段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量2
长期驾驶对人身体的危害
腰肌受损
从生理上来说,驾车族最要紧的是避免长期驾车。长时间保持坐位姿势时,上身体重会重压椎间盘,容易使腰椎间盘突出。
眼睛疲劳
开车时间过长会感觉自己的眼睛酸涩、模糊,有时甚至感到眼球胀痛等症状,显然这是严重的用眼疲劳。
听觉受损
开车时,发动机的运转、喇叭等产生不同强度的噪音和汽车音响震耳欲聋的音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影响,可能会导致听力损伤、听力下降。
“BMW”族是什么
你知道吗?
听说现在出现了一种
“BMW”族
这可不是“宝马一族”哦
来了解一下!
“BMW”族
是公共汽车(Bus)、地铁(Metro)、步行(Walk)等首字母的缩写,是指在城市中通过乘坐公共汽车(Bus)、换乘地铁(Metro)、步行(Walk)等方式到达目的地的群体,简称“BMW”族!
是不是一种很健康、时尚的出行方式呢!
低碳出行能量消耗
“加减乘除”
让我们一起来!
多走一步路,少开一天车!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让我们一起
为环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坚持“无车日”的意义
在于通过每年富有仪式感的活动
涵养我们的环保意识
让每个人都能真正行动起来
把这种理念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天
如此,我们用绿色出行
创造的绿色生活才会真正到来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中山交警权威发布、运动健康网,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