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院概况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8年成立社会科学部,2000年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22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2人。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2人、本科生518人。
学院合署有江西省知识产权学院和华东交通大学MPA教育中心,拥有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所、江西省研究生联合培训基地、法治江西与法律人才智库培养基地,设有五个学科相关研究中心。
近五年以来主持承担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3项,其中国家课题4项,教育部项目2项;横向课题12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6项,共计11次;出版著作、教材41部;在中文核心、重点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233篇。
专业介绍
法学(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以交通法为培养特色,学生系统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训练,培养能够运用法学原理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并能够在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法律职业人才。
我校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下设民商法、宪法行政法、刑法3个二级硕士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公共事业管理
依托我校管理学、法学、经济学、交通运输与工程等学科的优势,培养以公共管理为核心的懂经济、通法律、精管理、善交通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规划决策、沟通协调、信息传播、调查评估、危机处理、形象管理等管理工作。
我校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有MPA专兼职导师30余人;在全国300多所办学单位中位列前30%,在江西省名列第3,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硕士点,就业率每年均保持在95%以上,是一个具有较大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把握中外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学知识,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
注重专业知识与交通企业文化、交通行业业务知识的融合,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交通行业工作环境并展开相关业务工作。依托中国古代文学二级硕士点的师资,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并重,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率不断上升。
知识产权法
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强调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办学定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在司法机关、政府部门、科技创新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从事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影响
学院既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2019年,人文学院代表队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科技作品总决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天下第一难考”司法考试中,法学专业学生通过率创新高达73.5%,远高于全国的平均通过率,居省高校前列。
我院学子先后获得59项省部级以上奖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科技作品大赛省部级4项;体育类省级及以上奖项3项,大学生英语、城市管理等竞赛一、二、三等等共30多项,全国第八届青少年书画现场大赛特别金奖1项;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大赛三等奖1项,其他比赛奖项20项。
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包括立法、执法、检察机关,法院、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企业、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公共交通及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等。
重点就业单位
中国中铁公司、中铁建公司、国有五大银行及其它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清华大学计算机中心、江中制药、天虹商场有限公司、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院、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江铃集团、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江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监会、鲁能集团、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省市县检察院、法院(上海、广东、江西、江苏、浙江)等。
进群了解更多资讯
人文学院高招咨询群
扫描二维码
阅读2020年报考指南
编辑:彭美珍
责任编辑:黄菲
审核:曾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