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当你听到文旅时
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是否勾起你遨游于
历史长河及中华文化的深深渴望
会否遐想于
旅行的闲适
那么,来
请搭乘文旅号列车
带你了解独一无二的文旅
01
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文法学院文史系,创办于1941年。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老一辈史学工作者姚名达、谷霁光、周鸾书、姚公鶱、欧阳琛等人研究领域广阔,学术成果丰硕,奠定了雄厚的历史学研究基础。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近年来,在杜德凤、黄今言、许怀林、方志远、梁洪生、张艳国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学科层次不断提高,学院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02
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历史学(师范类)、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文物与博物馆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旅游管理(MTA)、学科教学(历史)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历史学(师范类):培养学生史学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建立起本、硕、博系统培养模式,以利史学学习与深造,适应新时代对史学精英的需要。通过史学训练,培养学生史学能力、史学意识、史学思维,满足人才需求,适应教育需要。我院历史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西地方史教学团队为江西省教学团队。2020年历史学科荣膺艾瑞生校友会6星级专业。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或省直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编辑、宣传等方面工作。
▲学院特色比赛:历史系师范生专业技能教学风采大赛
旅游管理: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旅游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拥有江西省金牌讲解班试点基地。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旅游会展高端管理部门、大型酒店饭店和知名旅行社行业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在旅游规划一线从事旅游策划规划实践工作。
▲学院特色比赛:导游风采大赛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精神和深厚人文素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宽广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既能在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从事经营、管理、研究工作,也能从事文化创意、策划、经营、经纪和管理等工作。
▲学院特色比赛:文化产业管理技能大赛
文物与博物馆学:培养能系统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知识,实践技能强,能独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复合型、宽基础的博物馆学及相近学科的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在文博专门机构、政府文物管理部门、考古部门及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学院特色比赛:博物馆讲解大赛
03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严谨、学术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讲师21人。
▲文旅学院全体教师
学院教师中52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有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的访问学者,也有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知名主讲人。学院的专任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方志远教授迄今已十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通过该平台把《中国通史》推向了全国,提高了本院教育教学的知名度。
▲方志远教授
04
教学资源
学院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已基本实现了精品优化。目前有省级视频公开课“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江西历史与省情”,校级精品课10门。结合学科优势,学院近几年来大力推动教材建设,成绩斐然。
学院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中外期刊、数据库与网络资源等。建成了文物陈列室、植物考古实验室、模拟客房实验室、茶艺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文化遗产影像创意实验实训室等,为学院各专业的本科教学,特别是为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在上海各大酒店、江西师范大学附中、江西省博物馆等多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每年都安排一次实地见习,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科研课题开展专业调研。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实习基地情况表▼
目前学院各专业共计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对教学促进作用,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科研项目成果融入教学,将科研学术论文融入教学,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
学院具有一定社会资源,每年邀请大批国内知名学者举行讲座和交流,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学院努力为学生开辟实践园地,各专业分别建设了专业对口、数量适当的见习、实训、实习基地共30余个,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学院对本科生培养的国际化日益重视,每年都邀请海外学者为本科生开办讲座,并与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学术联系。
学院近年接受校友及其他机构、个人捐赠超过30余万元,为学生设立了“吴小平—刘海莲奖学金”、“灵宝奖学金”等奖学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目前尚有多种奖学金正在接洽之中。
05
学生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建设。学院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大学生德育答辩成绩以科研加分的形式计入推免综合成绩,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开展创新性科研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举办专项供求见面会等形式,多种渠道获取用人单位信息,并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同时健全毕业生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对近年来的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并追踪掌握老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毕业学生在工作单位受到普遍好评,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都在各行各业担任重要的职务,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
06
优秀校友
邵鸿,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1991年至1993年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副教授。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
曹树基,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该系的创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
何大进,1978年至1992年在江西师范学院学习、任教。2005年任广州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2009年兼任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院长,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代表。
刘晓明,1980年至1984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任广州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广州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
张天清,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在江西省委讲师团工作。现任江西日报社总编辑。
张勇,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任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黄道炫,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彭印,1983年至1987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文化部优秀专家,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吴永明,1988年至1992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第十五届“江西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现任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07
办学特色
学院办学特色可用“一个融通,三个结合”来概括。“一个融通”是打破学科壁垒,注重专业融通,搭建学院专业发展的学科平台。“三个结合”则是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注重教育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基本方针,将“古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绿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办学特色。
其一,古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注重地方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学院成立了“区域社会资料中心”、“南方古村落研究中心”,为深入进行江西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同时加大对江西苏区问题研究,突出江西红色资源,成立了“苏区振兴研究院”,出版了《中央苏区史》等教材。在全校开设了“江西历史与省情”的公选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其二,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历史教育不仅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重任。为此,学院不仅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与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立长期联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参加宣讲团进行爱国主义宣传,体现了历史学教育的主体精神。
其三,绿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围绕“旅游专业办学为旅游产业实践服务”宗旨,学院建设形成了一支强大优质的旅游规划队伍。编制多层次旅游规划40余个,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全体专业教师通过参加旅游规划、承担旅游咨询、进行旅游策划、组织专业培训、完成专题调研等系列工作,全面介入旅游实践工作。配合全省旅游文化高端人才需求,学院创办了“金牌讲解班”,成为全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试点项目,也成为江西省高端讲解人才协同培养的金字招牌。
08
招生计划
学院2020年本科生招生计划
来吧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历史的底蕴当中
一起看遍各地的风景
一起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们在这等你
文旅学院在这等你
本文转载自江西师大文旅先锋
本版编辑:袁秋婷 肖冬兰
值班编辑:胡昕
给文旅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