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选择江农|①江农改变我的人生方向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当年我选择江农|①江农改变我的人生方向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春风化雨百年虹,万千桃李吐芬芳。江西农业大学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江农学子的青春往事。在他们人生的黄金年代里,江农是一份特殊的地标,记录了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了求知的殿堂。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两位优秀校友是怎样谈论他们当年为什么要选江西农业大学。

桂秋宇:

“农大学生普遍具有好学的品格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品格与精神让人一生受益无穷”

当年选择农大,主要基于我来自农村,世代为农,深知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艰辛,很想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状况、改善农业状况。一是想通过学习掌握先进技术,运用到生产当中,能使家庭责任田增产增收,能使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想通过学习知识改进技术,运用农业机械化缓解农业生产的艰苦状况,把父辈从繁重落后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在农大学习的四年时间里,有三点体会特别深刻:一是师生关系非常地融洽,老师对学生都很关心关爱;同学之间天真和睦,团结友爱、感情真挚,那时候大家都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热切向往,都非常积极乐观。二是印象中的农大图书馆总是那么拥挤,但环境却显得那么幽静,从那景象当中可见当时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三是学校学习期间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大学四年不变的晨操,下午课后的足球、篮球运动,活跃了气氛、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在农大学习的四年很充实,学的东西很多,无论专业知识还是课余知识,都受益匪浅,对后来的工作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或深或浅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值得肯定的是,受学校环境的熏陶,农大学生普遍具有好学的品格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品格与精神让人一生受益无穷,这能从我们广大校友身上得到体现。

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如今学校条件已大为改善,广大同学应该珍惜时光。同时,学生在以学为本的前提下,还应该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人物简介】桂秋宇,1989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机系农机专业,江西农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国企做技术员、车间主管、分厂厂长、总厂副厂长,后到港资企业做市场总监。2002年开始自主创业,创办的江西蓝天宇家纺用品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非公党组织示范点,旗下雨兰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个人先后评为省级创业标兵、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曾受访于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焦点访谈》栏目、省市电视报纸等媒体。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谭乐和: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这八个字已经深深渗透到我的骨子里面,它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第一桶金”。

1988年,我从江西余干考入江西农业大学土化专业,至今已32年。近年来,我每年都会回到母校,看望师长同学们,感受这里发展的点点滴滴。与30年前相比,现在的江西农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便利的交通、优美的校园、良好的设施条件、丰富的食堂饭菜……母校唯一没变的是她的八字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从大学时代起,这“八字校训”就教导着农大学子们成为一个踏实而不懈奋斗的人,这八个字已经深深渗透到我的骨子里面,它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第一桶金”。

我们大学时代物质相对匮乏,但农大精神、人文历史却底蕴深厚。江农除了教给我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养成了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锻炼了我的控制力、学习力与执行力,老师们以身示范教导我如何做人做事。很自豪地说,江西农大我没有白读。

俗话说,无农不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无悔选择和从事与农相关的专业与工作,在我看来肩负的是国家使命与责任担当。我想对那些即将面临人生选择的孩子们说,新时代的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高品质农业大有可为,把自己的理想、努力方向与国家需求、社会需求紧紧结合起来,立志成为一名当代农业科技人才必定大有前途。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人物简介】:谭乐和,男,1992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土化专业,现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为海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科技工作者、领军人才。致力于胡椒、菠萝蜜等特色热作工程化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图文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马超群

审稿:涂雯雯 戴志强

终审:左辉群 王志发

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本科院校-江西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办-当年我选择江农|①江农改变我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