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长江学院人文与艺术系: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让劳动教育从“纸上”落到“地上”
2018级法学专业闫亚峰报名参加了长江学院人文与艺术系的劳动实践项目,每周二下午到田间地头去劳作,他兴奋地和劳动实践项目管理老师说到,“下到田里干活,才真正地体会到农民的那份辛苦和不容易,自己一锄头一锄头整理杂草丛生的荒地,亲手播下种子,裤腿裹满泥巴,汗水浸湿全身,但是干劲十足,不亦乐乎,在劳动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非常期待收获的那天”。
今年3月,人文与艺术系成立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建成3个校内外教育实践基地:与抚州临川区付家村合作建成“田间种植实践基地”、与抚州市农业科研所合作开发“研学实践基地”、与校后勤保障处合作成立“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启动5个不同形式的校内外劳动实践项目,第一批参与劳动实践学生130余人,覆盖在校3个年级学生。学习强国平台、江西新闻、抚州电视台、抚州发布等多家媒体聚焦我系劳动教育实践,进行深入报道。
长江学院人文与艺术系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原则,秉承“五育”并举新时代教育理念,找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打破劳动教育理论课堂与劳动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壁垒,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开拓协同育人新渠道,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让劳动教育不再是“纸上课堂”。
01
强化项目设计、增进劳动实践趣味性、专业性
该中心根据学生个性和专业特点,研发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项目,设计劳动内容、周期、时长及具体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学生自由选择,在线报名,同学们对劳动实践项目内容非常感兴趣,报名火爆。目前为止,已经有5个劳动实践项目开始运行:“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推出“校园文化墙体设计、银杏林景观LOGO设计、卫生片区包干、食堂帮厨组”等维护校园卫生环境、提升校园形象的项目,同学们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兴趣任选参与;“付家村田间种植基地”推出“实验农场”,两亩田地由30位学生全程管理,学生需要进行翻地、种植、维护、采摘整个农务劳作;“抚州市农业科研所”推出农科知识研学项目,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实地体验,通过深入农科一线,充分了解现代农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大计背景下,劳动被赋予的新定义。
02
优化过程管理、提升劳动实践规范性、创新性
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制定学期劳动教育实践计划,规划劳动任务。项目管理老师针对劳动任务的特点,妥善分工,开展必要劳动培训和安全教育,明确劳动纪律和要求,做好考勤并记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情况。每个实践项目组配备一名劳动技能导师,聘请当地农民、技术工人、农业科研人员担任,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实践效果。
03
细化制度保障、构建劳动实践实质性、长效性
劳动教育实践中心完善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及激励机制,将劳动实践纳入本系人才培养计划,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可以置换相应的学分;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典型推选活动。以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劳动之星”评选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团队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等评比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典型,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给予表扬,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之一;结合创新创业比赛、学生志愿者活动、思政教育实践等,积极研究衍生活动项目,建立长效推进、推广机制。
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得劳动教育从“纸上”落到“地上”,让学生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理解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争做时代的奋斗者。
END
-长江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总监制:储瑶、田宝贵
图片来源于: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官网
文案撰写:廖志勇
本期编辑:张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