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乡实践故事丨奉献基层 青春无悔(八)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我的返乡实践故事丨奉献基层 青春无悔(八)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奉献基层青春无悔

作者简介

王意明,男,中共党员,庐山市温泉镇桃花源村驻村第一书记。

从教师到基层工作者,从“软弱涣散村”到“综合先进村”,从“要我富”到“我要富”......这是温泉镇桃花源村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向党委政府提交的答卷,是桃花源村41户贫困户,143人全面实现小康的决心和勇气,也是我扎根基层两年的心路历程。

2018年10月,受学院党委指派,我来到庐山市温泉镇桃花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职。还在讲台授课的我,得知自己将前往基层扶贫,既激动又担忧,这是组织交予我的神圣使命,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驻村以来,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恪尽职守,牢记使命,奔走在“脱贫攻坚”一线,把青春热血泼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一步一脚印走进群众心里

提着资料袋走村入户,成为了我的日常,走到哪里就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哪里。2019年3月13日始,开设“第一书记讲微党课”,每次集体性会议,我都会结合村情进行政策宣传,把党的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时刻不忘总书记的教导,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贫困户陶七喜、汪水兰等常年患有慢性病,而又没有办理相关慢性病证,我和工作队得知情况后,接过贫困户的相关证件,逐一为他们办理了慢性病证,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就医问题。88岁五保老人吴加要,勤劳简朴,一日三餐非常不方便,而老人平时节俭不愿花钱到村里健康灶吃饭。我得知情况后,自费为老人支付在健康灶吃饭费用,同时,积极与学院对接,帮助教职员工采购老人种植的红薯、芋头等农副产品,帮助老人增收近千元。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陪同学院党委书记熊耀龙、副书记吴新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第一时间响应组织的号召,投入疫情防控之中,配合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做好疫情期间春耕备耕工作,我积极与庐山市有关单位及学院对接,协调农作物(茶叶、油茶等)20余万株,分发给各村民小组。同时,尽全力解决好当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题,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村民钱小毛,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茶叶种植和外出务工,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家中茶叶滞销。得知情况后,我积极通过互联网做好茶叶的宣传,产品销售得到学院大力支持,一次性投入5万元用于采购当地农副产品,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心系困难群众,真扶贫、扶真贫,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情,从细微处、群众身边事着手,一步一脚印走进了群众心里,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一心一意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要振兴必须依靠产业,困难群众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更离不开产业,产业发展是“引擎”,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作为重要任务。

2019年7月1日前后,驻村工作队组织桃花源村党总支党员代表一行14人赴学院交流基层组织建设,参观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凝聚力。

同年,在温泉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基层组织力量,我与村两委策划并实施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农户”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创建庐山市海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2.16亩、投入60余万元发展花卉种植产业项目。如今的桃花源村,已形成茶叶种植、花卉种植、葡萄种植、光伏发电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疫情期间,陪同庐山市扶贫办相关领导调研走访产业复工复产)

让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真正用于扶贫工作中,保就业,稳增收。村民吴隆煌,一家三口,本人及妻子均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家中唯一儿子又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除政策性保障收入外,无其他额外收入来源,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给吴隆煌家人安排了健康灶采购员公益性岗位,保证了一家三口一年近万元的稳定收入。如今,桃花源村设有公益性岗位17个,为10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户均近万元的稳定收益。

桃花源村从村集体收入几近为零的落后村庄,到如今实现村集体收入近40万元的突破,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从产业发展入手,一心一意壮大了集体经济,为桃花源村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后盾。

一点一滴汇聚强大力量

巩固好脱贫成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把“要我富”变成“我要富”,引导贫困户在精神上实现脱贫,驻村以来,我一直坚持通过选树典型、“三讲一评”、谈心谈话等方式做好贫困户的扶志扶智教育。如今,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的转变尤为让人欣喜。

村民钱元仔,肢体残疾,年幼时父母双亡,懒散邋遢,缺乏进取心,50多岁了依然孑然一身,“等靠要”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落实思想强烈,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打牌等不良嗜好。在村组织的帮扶下尽管实现了物质脱贫,而他的精神思想并没有随之改善。我和驻村工作队一直鼓励他要积极阳光生活,找个对象成家好好过日子。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如今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转变,不抽烟喝酒了,工作积极性也高了。在不久的将来,钱元仔将组成自己的家庭,日子也将越过越红火。

村民殷金兰,因丈夫早年病逝,留下三个小孩,家庭负担沉重,儿子因为厌学,读到高三就一直休学在家。担心孩子没有一技之长,今后如何找工作,如何在社会立足也成为了殷阿姨心头的一块心病。我和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积极登门做工作,鼓励小孩去学一门技术,为今后谋生找一条出路,如今,小孩已被学院录取,有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学习的保障。

“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一件可喜的事,贫困户自身有目标和想要过好生活的志气,是一件更让人欣慰的事。”精准帮扶,因户施策,从扶志扶智出发,一点一滴改变着困难群众的精神面貌,汇聚起桃花源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基层一干就是两年,在这两年里我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在这两年里,母亲突发重病,我也没有时间陪伴床前。两年的光阴换来了桃花源村村容村貌的改善和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换来了困难群众脸上的甜美笑容,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奉献基层,青春无悔。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官微出品———

来源|青春江传

编辑|邱雅婷

责任编辑|周彤

指导老师|邹娴婧朱奕洋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西专科院校-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我的返乡实践故事丨奉献基层 青春无悔(八)